脱离了终末回廊那令人窒息的终结领域,重返正常宇宙空间的感觉,如同从深海骤然浮出水面。尽管周遭依旧是冰冷的真空和遥远的星光,但那相对稳定的物理规则和游离的能量,都让林夜感到一种劫后余生般的“温暖”。
他此刻正处于一个未知的星域,远离了铁心帝国的追踪和终末回廊的威胁。但他不敢有丝毫松懈,体内力量的亏空和灵魂的疲惫如同警报般不断鸣响。寻了一处漂浮的、不起眼的小行星带,林夜隐匿其中,开始争分夺秒地恢复。
“太初罗盘”悬浮在他身前,融合了核心碎片后,它不再仅仅是导航工具,更像是一个微型的、与宇宙本源共鸣的奇物。其散发出的微弱力场,自然而然地抚平着周围规则的细微涟漪,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静修领域,大大加速了林夜的恢复过程。
深渊之力如同涓涓细流,缓慢而坚定地补充着干涸的经脉。脑海中,与“归墟之喉”对抗的每一帧画面、每一次规则碰撞的细节,都在反复回放、剖析。那不是痛苦的折磨,而是宝贵的资粮。他对【混沌奇点】的“包容”,对【起源终焉】的“循环”,以及对那丝微弱“定义”权柄的运用,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深渊共鸣度虽然数值上没有立刻提升,但其根基变得更加浑厚,掌控力愈发精微。
数日后,林夜睁开双眼,眸中精光内敛,气息沉静如水,之前的伤势和疲惫已一扫而空,状态甚至更胜往昔。
是时候规划下一步了。
他再次激活“太初罗盘”,集中精神,去感知那几处模糊的共鸣点。融合了一块核心碎片后,这种感知变得清晰了许多。三个相对明确的方位,如同黑暗中的灯塔,在他意识中勾勒出大致的轮廓。
第一个方位,共鸣感带着一种蓬勃而又扭曲的生命气息,仿佛有无尽的生机在疯狂滋长,却又被某种力量束缚、扭曲,充满了矛盾。
第二个方位,则弥漫着一种凝固与流逝交错的时间悖论感,那里的时间规则似乎极其混乱,过去、现在、未来可能交织在一起。
第三个方位,最为奇特,共鸣感若有若无,仿佛存在于空间的夹层之中,难以捉摸,需要极高的空间造诣才能触及。
三选一。
林夜陷入沉思。时间悖论区域过于凶险,以他目前对时间法则的涉猎,贸然进入风险太大。空间夹层难以定位,不确定性太高。相比之下,那充满扭曲生命气息的方位,虽然同样未知,但至少目标明确,且“生命”本身,与“创世之核”的“塑造”与“调和”权柄,似乎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
“就选第一个。”林夜做出决断。太初罗盘的指针微微调整,稳定地指向那片充满生机的星域。
没有耽搁,林夜再次启程。他不再依靠实体飞船,而是以自身力量包裹,借助太初罗盘对空间的微妙影响,进行着一种更高效、更隐蔽的潜行。沿途,他谨慎地避开了一些明显有强大文明痕迹的星域,以及几处散发着不祥气息的宇宙险地。
经过数次中短途的规则跳跃,他抵达了目标星域的外围。
眼前的景象,让他微微怔住。
这并非他预想中的、充满原始丛林或奇异巨兽的生命乐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无比浩瀚、由无数发光藤蔓、巨大菌类网络、以及流淌着能量液的脉管状结构交织而成的……**星云!
无数星球,如同果实般,被这些散发着柔和绿光、粉光、蓝光的巨大生命网络包裹、连接,构成了一个横跨数个光年的、超巨型的生态系统。磅礴的生命能量几乎凝成实质,在网络间奔腾流淌,发出低沉而宏大的嗡鸣,仿佛一个沉睡巨人的心跳与呼吸。
然而,林夜的【深渊之眼】却看到了更深层的东西。这片看似生机勃勃的“生命织网”深处,弥漫着一种不自然的强制统一性。所有的生命形式,无论原本是碳基、硅基还是能量体,都被一种强大的、源于网络核心的意志强行“编织”在了一起,失去了独立的进化可能。生机中透着僵化,繁荣下隐藏着控制。
“创世之核”的碎片,会在这里?它那“调和”的权柄,是被用于维持这个庞大的共生体系,还是……被这个体系的控制者所利用,甚至禁锢?
林夜隐匿着气息,如同微尘般靠近这片“生命织网”的边缘。他尝试将精神力如同触须般,小心翼翼地探入那发光的网络。
瞬间,一股庞大、温和却不容置疑的集体意志,如同潮水般沿着他的精神力反向涌来!
“外来者……欢迎……加入永恒的和谐……成为织网的一部分……共享生命的不朽……”
这意志没有明显的敌意,更像是一种基于本能的同化邀请。但它那浩瀚的力量和绝对的统一性,让林夜感到心悸。一旦意志不够坚定,很可能就会被这温柔的浪潮吞噬,成为这巨大生命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失去自我。
林夜立刻斩断精神连接,眼神凝重。“这里的‘生命’规则被某种力量高度统合了,排斥一切异质存在。碎片很可能就在网络的核心,被这股集体意志守护着,或者说……禁锢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