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微弱的、带着扫描性质的未知能量涟漪,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虽然在林夜的心海中激起了波澜,但并未能持续太久便消散无踪。
林夜保持着极致的静默,【深渊之眼】的能力被催发到当前极限,如同最精密的雷达,反复扫过能量涟漪消失的空域,试图捕捉任何一丝残留的痕迹。
一分钟。
五分钟。
十分钟。
一无所获。
对方显然极其谨慎,且拥有着远超之前那个“网络爬虫”的隐匿技术。这次短暂的扫描,更像是一次试探性的触碰,一次投石问路。
林夜缓缓收敛了外放的精神力,眼中的锐光却丝毫未减。非但没有因为失去对方踪迹而沮丧,反而一种更加浓烈的兴趣被勾了起来。
“是在找我?”他低声自语,声音在空寂的烂尾楼顶回荡,“因为那个废物?还是因为我动用了网络层面的力量?”
无论是哪种原因,都意味着两件事:
第一,他所处的“世界”,远比他想象的更复杂,存在着其他拥有系统、且可能形成某种松散联系或至少能相互感应的个体或组织。
第二,他已经被注意到了。从暗处的狩猎者,变成了可能被其他猎手盯上的潜在目标。
这种身份的微妙转变,没有带来恐惧,反而激发了一种更深的兴奋和挑战欲。
一直碾压蝼蚁,固然爽快,但久了也会乏味。现在,似乎出现了值得认真对待的“同行”?
他的意识沉入系统界面。
“系统,分析刚才的能量波动特征。建立档案,命名为‘未知扫描者一号’。尝试推断其系统倾向性或可能的来源。”
【指令收到。能量波动特征已记录归档。】
【分析中……能量性质偏向:信息遮蔽、远程感知、逻辑运算。攻击性倾向:低(本次行为)。】
【推测:可能为‘信息侧’、‘辅助侧’或‘侦察侧’系统宿主。与已吞噬的‘网络爬虫系统’存在一定底层逻辑相似性,但能级与复杂度远超。】
【警告:对方可能具备更强的反侦察与隐匿能力。建议宿主提升相关能力或保持静默。】
信息侧?辅助侧?
林夜品味着这些词汇。听起来,不像是以直接战斗或审判见长的类型。更像是一个……躲在幕后的情报官或观察者?
如果是这样,那对方的威胁等级就需要重新评估。其本身战斗力可能不强,但其背后可能链接着更庞大的网络或组织。打草惊蛇,未必是好事。
“保持静默?”林夜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那不是我的风格。”
被动等待从来不是他的选择。既然对方露出了痕迹,哪怕再细微,也必然有迹可循。
他再次将注意力投向【深渊之眼】所见的那个罪恶能量世界。但这一次,他的关注点不再是那些明亮的罪孽光斑,而是试图去寻找那些不协调的、异常的区域。
既然存在其他系统宿主,他们是否也需要“能量”?他们是否也会在城市中活动?他们的能量特征是否会与普通罪孽或情绪有所不同?
他耐心地“巡视”着。时间一点点流逝。
忽然,在城市东南区域,一片罪孽浓度中等偏上的区域,一小块极其微弱的空白区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片区域的能量流动似乎被某种力量极其精细地梳理过,所有溢散的、杂乱的情绪粒子都被某种无形之力约束或吸收,导致那块区域在能量视野下显得过于“干净”,与周围污浊的环境格格不入。
这种“干净”,本身就是一种异常!
林夜立刻集中“视线”。
【深渊之眼】深度聚焦!
在那片“干净”区域的中心,他隐约捕捉到了一个极淡极淡的、几乎与环境融为一体的人形轮廓。这个轮廓周身笼罩着一层极其微弱的、不断波动的能量场,正是这个能量场在持续地、高效地吸收着周围溢散的情绪能量,并同时释放出某种极细微的信息屏蔽力场,使得普通人和低级设备几乎会下意识忽略他的存在。
找到了!
虽然无法看清具体样貌,也无法确定其系统具体名称,但这种高效吸收情绪能量并自带信息屏蔽的特性,完美符合“信息侧”或“辅助侧”系统的特征!
这绝对是一个“同行”!而且,看起来正在“进食”!
一个大胆的计划瞬间在林夜脑中成型。
他不想立刻动手。对方隐匿能力极强,一旦打草惊蛇,很可能立刻远遁千里。他需要更稳妥的方案。
他回想起刚才吞噬“网络爬虫”后获得的【信息触须】能力。或许……可以从对方最擅长的领域,发起一次无声的挑战?
他小心翼翼地分出一缕比发丝还要纤细的精神力,将其转化为【信息触须】,没有直接触碰对方那强大的屏蔽力场,而是如同病毒般,极其缓慢地、隐蔽地渗透进对方力场所依托的环境基础网络中——主要是附近区域的Wi-Fi路由器和基站信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