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机之主”的陨落,如同宇宙尺度上移除了一颗压迫已久的毒瘤,但其留下的巨大权力真空和遍布星海的创伤,却非一朝一夕能够抚平。
铁心帝国,这个曾经以冰冷逻辑统治无数星系的庞大机械文明,在其核心逻辑崩溃的瞬间,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解体。失去了“万机之主”那绝对意志的统筹,庞大的帝国网络瞬间陷入了混乱。一部分区域的主控AI因逻辑链断裂而彻底宕机,沦为沉默的钢铁坟墓;另一部分则因底层指令冲突而陷入逻辑死循环,在其控制星域内制造出各种光怪陆离的规则紊乱现象;更有一些拥兵自重的机械督军,试图接管残存的帝国力量,割据一方。
然而,林夜那场覆盖整个帝国疆域的“规则宣言”,如同在沸腾的油锅中投入了一块定海神冰。【以平衡之名】的意志,不仅仅解除了被奴役文明的枷锁,更如同一道最高权限的格式化指令,强行抚平了大部分最极端的逻辑紊乱,并为所有残存的帝国单元注入了一个全新的、不可违逆的底层协议——《太初平衡公约》基础框架。
这并非强制皈依,而是设定了一个不可逾越的“行为底线”:禁止大规模毁灭、禁止意识奴役、禁止对文明发展进行不可逆的阉割。任何试图越过此底线的行为,其本身就会触发协议内的自毁或强制休眠程序。
这就为星盟的后续行动,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混沌星域,平衡圣殿。此刻的圣殿,不再仅仅是守望者议会的核心,更成为了新生宇宙秩序的权力中枢与象征。
一场规模空前、决定未来星海格局的会议正在举行。与会者除了原有的核心成员,更增添了数十个来自原铁心帝国疆域内、刚刚获得解放的重要文明代表,以及……以凯恩为首的“逻辑守护者”派系的正式代表。他们不再是隐秘的暗影同盟,而是走到了台前,成为了重建秩序的关键力量之一。
会议的议题繁杂而沉重:如何划分临时管辖区域以维持基本秩序?如何处置庞大的帝国遗留资产?如何界定各文明在新秩序下的权利与义务?如何建立有效的、跨文明的联合执法与仲裁机构?
争论不可避免。
新加入的文明代表,既有重获自由的欣喜,也带着长久被压迫后的敏感与对未来的不确定,在一些资源分配和自治权问题上寸步不让。星盟内部,一些文明也难免对如何“消化”帝国遗产存在不同想法。
“……我认为,原帝国第七星区的资源星球,应由我‘翠晶联邦’优先接管,我们拥有最成熟的生物圈改造技术……”
“荒谬!第七星区毗邻我‘熔岩族’传统疆域,理应由我们……”
“诸位,请冷静。”雷烈敲了敲桌面,声音洪亮,“根据《平衡公约》草案第三条,任何资源的分配与开发,必须基于‘共同发展’与‘生态可持续’原则,而非简单的先到先得或武力优先。我们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资源协调委员会’进行评估。”
另一边,关于军事力量的整合也引发了热议。
“帝国遗留的舰队数量庞大,虽大部分已休眠,但其威胁仍在。我建议,由星盟统一收缴、拆解或改造。”一位守夜人将领沉声道。
“拆解?那是巨大的浪费!”一位原帝**工领域的科学家反驳,“许多战舰的设计理念远超星盟现有水平。我们应该在确保控制权的前提下,进行研究、吸收,并筛选可靠的成员,组建一支直属议会的‘平衡守护舰队’。”
林夜坐于主位,大部分时间只是静静地聆听,并未轻易表态。他的存在本身,就是维持会议不偏离轨道的定盘星。只有当争论陷入僵局,或触及平衡根本原则时,他才会开口,往往只是一两句点拨,便能切中要害,引导众人找到共识的方向。
他的目光更多时候落在凯恩身上。这位曾经的帝国逻辑守护者,此刻正以其精密的思维,协助梳理着帝国遗留的庞大数据库,并提出了诸多关于“技术伦理审查”、“AI权利边界界定”等极具前瞻性的议案。
“凯恩议员关于建立‘技术风险评估委员会’的提议,很有必要。”林夜终于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分量,“帝国的教训告诉我们,无约束的技术跃进,本身就是一种失衡。此委员会将由逻辑守护者、星灵祭司、守夜人学者及地球科学家共同组成。”
他又看向那些仍有些忐忑的新文明代表:“自由,并非无拘无束。平衡下的自由,意味着权利与责任对等。星盟不会干涉你们的内政,但任何内部压迫、文明自毁或对外掠夺的行为,都将被视为对平衡的挑战,届时,‘规则之庭’将为其敞开。”
他的话语,既给予了承诺,也划下了清晰的红线。
经过数日激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一系列奠定新秩序基石的决议初步达成:
1. 成立“星海重建与发展总署”,由雷烈担任首任署长,统筹战后秩序恢复与资源协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