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多子多福:女将军求我开枝散叶 > 第135章 算术课里的醍醐灌顶

篝火还在燃烧,田老三的血泪控诉还在人群中回荡。

那些刚从司马景那里享受过“恩惠”的流民,此刻脸上满是羞愧和迷茫。他们开始怀疑自己,也开始怀疑那个看起来慈悲的老将军。

但云梦璃却发现了一个问题。

仇恨能唤醒人心,却无法建立新的信仰。

她看着那些流民的眼神,虽然对司马景的愤怒重新点燃,但对北境的认同依然摇摆不定。他们只是从一种迷惑中清醒,却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仇恨终归是仇恨。”

散会后,云梦璃独自坐在帐中,眉头紧锁。

她想起师父常说的话:破除虚妄容易,建立真实却难。

司马景的毒计虽然被暂时压制,但病根还在。

那些流民心中依然残存着对“不劳而获”的向往,对“天上掉馅饼”的幻想。

第二天清晨,云梦璃提笔写了一封信,派人快马加鞭送往都护府。

信中只有一句话:“夫君,梦璃有惑,请赐教。”

......

三日后,顾长生亲自来了。

他没有带护卫,没有张扬,只是悄悄出现在云梦璃的帐中。

“夫君!”

云梦璃惊喜地起身,却见顾长生摆了摆手。

“不必多礼。你信中所问,我已明白。”

顾长生在椅子上坐下,端起茶杯轻抿一口。

“司马景的毒计,不在于他给了什么,而在于他让人相信可以不劳而获。要解这个毒计,光靠仇恨不够,得让人明白创造的价值。”

云梦璃点头:“可是夫君,那些流民大多不识字,道理讲得再深,他们也听不懂。”

“谁说要讲深奥的道理?”

顾长生笑了笑,站起身来。

“走,我带你去个地方。”

两人来到安置点东边的一处简陋校舍。这里是专门为流民子女设立的蒙学课堂,几十个六七岁的孩子正在认字。

“先生来了!”

孩子们看到顾长生,立刻欢呼起来。

他们都认识这位经常来看望他们的“大都护”,虽然不太明白这个称呼的分量,但知道他是个好人。

“今天不学认字。”

顾长生走到讲台前,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算”字。

“今天我们学算术。”

孩子们好奇地瞪大眼睛。算术?那是什么?

云梦璃站在教室后面,心中同样疑惑。夫君要用算术解决人心问题?

“第一道题。”

顾长生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碗的图案。

“司马将军给每个人一碗粥,这碗粥值多少钱?”

孩子们面面相觑,一个瘦小的男孩怯生生地举手。

“先生,我不知道。”

“没关系,我们一起算。”

顾长生很有耐心,他在黑板上写下一串数字。

“一斗米,市价三十文。一斗米能煮十碗粥。那么一碗粥值多少文?”

“三文!”

一个机灵的女孩抢先答道。

“很好。”

顾长生在黑板上写下“3文”。

“第二道题。”

他又画了一个锤子和一块砖的图案。

“在工坊里劳动一天,能换来多少粮食?”

这个问题对孩子们来说太复杂了。顾长生便走下讲台,来到一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孩子面前。

“小石头,你爹在砖窑干活对吧?”

“嗯!”

小石头用力点头。

“他一天能挣多少劳动券?”

“十二个!”

“十二个劳动券能买多少粮食?”

小石头掰着手指头算:“能买二十四斤米!还能买菜!还能给我买笔和纸!”

顾长生点点头,回到黑板前写下“24斤米 菜 笔和纸”。

教室里安静下来。

所有人,包括云梦璃,都开始思考这两个数字的含义。

“现在我们比较一下。”

顾长生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线,将两道题分开。

“左边,司马将军的一碗粥:三文钱。”

“右边,工坊的劳动:二十四斤米,外加蔬菜和学习用品。”

“哪个多?”

“右边多!”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喊道。

“那为什么有人会觉得左边的好呢?”

一个瘦小的女孩举手:“因为左边不用干活?”

“对了。”

顾长生在“左边”下面写了两个字:“不劳”。

然后在“右边”下面写道:“劳动”。

“可是有些大人说,不劳而获多好啊,躺着就有饭吃。”

小石头眨着大眼睛问道。

顾长生笑了:“小石头,你觉得一直躺着,一直吃别人给的一碗粥,这样的日子好吗?”

小石头想了想,摇摇头:“那样我就永远不能学写字了,也不能帮爹娘干活了。”

“说得好。”

顾长生在黑板上又写了一行字:“司马将军的粥,今天有,明天呢?”

孩子们愣住了。

对啊,如果司马将军不给了呢?

“可是工坊不一样。”

顾长生指向“右边”。

“在工坊干活,今天能挣劳动券,明天也能挣,后天还能挣。为什么?因为你们在创造东西,在建设家园。”

他在“劳动”旁边画了一座小房子,一块田地,一座桥梁。

“你们的爹娘用双手造砖,别人就有房子住。造农具,别人就能种田。造桥,大家就能过河。”

“你们创造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这个道理,永远不会变。”

教室里鸦雀无声。

云梦璃看着那些孩子们的眼神,从迷茫变成思考,从思考变成明悟。

最简单的数字,最朴素的道理,却比任何雄辩都更有说服力。

“现在谁能告诉我,司马将军和我们北境,哪个是真的对你们好?”

“北境!”

“工坊!”

“我们自己干活好!”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喊着。

一个小女孩举手:“先生,我明白了!司马将军给的粥就像糖果,甜甜的,但是吃完就没了。工坊的工作就像种田,虽然累,但是能一直有收成!”

“说得太好了!”

顾长生走过去摸了摸女孩的头。

“你们都很聪明。现在回家后,把今天学到的算术题告诉爹娘,好不好?”

“好!”

孩子们兴奋地应道。

下课后,云梦璃跟着顾长生走出教室。

“夫君,您这招真是妙极了。用最简单的数字,让所有人都明白了道理。”

“数字不会骗人。”

顾长生望着远处的工坊炊烟。

“司马景的毒计,说到底就是让人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可数字会告诉他们,世上哪有免费的午餐。”

“即便是孩子,也能算明白三文钱和二十四斤米的差别。”

云梦璃若有所悟:“夫君是想让孩子们回去说服大人?”

“孩子的话,大人最容易相信。”

顾长生点点头。

“而且这些道理从孩子嘴里说出来,比我们费尽口舌去解释要有用得多。”

当天晚上,安置点里出现了奇特的景象。

无数个家庭中,都在上演着同样的对话。

“爹,您知道司马将军的粥值多少钱吗?”

“这......”

“只有三文钱!可您在工坊一天能挣二十四斤米呢!”

“哪个划算您算算嘛!”

那些曾经对司马景“恩惠”念念不忘的大人们,被自己的孩子算得哑口无言。

数字摆在面前,容不得半点辩驳。

三文钱的粥,二十四斤的米。

傻子都知道选哪个。

更重要的是,孩子们还在继续算。

“爹,您说司马将军能一直给我们粥喝吗?”

“这个......”

“可是工坊能一直让我们干活挣钱吗?”

“当然能,只要肯干活。”

“那还有什么好想的?”

孩子们的逻辑简单而直接,没有成年人那些复杂的心理负担。

司马景毒计的最后一丝毒素,就这样被一群孩子的算术题给彻底清除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