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小鬼当家之1978 > 第10章 顽童扛鼎幼儿园 立志到哪里都要拔头份的小豆丁

时光荏苒,肖镇小朋友迎来了他的三周岁生日。

按照计划,也为了方便照顾,姑姑肖正云将他从文家湾接到了巴县城里,送入口碑颇佳的巴县机关直属幼儿园,期望他能接受更正规的学前教育。

然而,所有人都低估了这个“小身体里住着老灵魂”的娃娃,所能掀起的风浪。

………………

肖镇凭借其与生俱来的“社交牛逼症”和远超同龄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入园仅仅三天,就成功“统一”了机关幼儿园的大小班级。

他不仅能清晰地说出每个小朋友的名字、记住他们爱吃的零食,还能组织简单的游戏,甚至会用小零食进行“战略分配”。

很快,从三岁的小豆丁到六岁的大班孩子,见了他都会恭恭敬敬、奶声奶气地喊一声“镇哥儿”。

老师们起初觉得好笑又惊奇,只当是孩子王,并未太在意。

然而,肖镇的“领导才能”很快超出了幼儿园的安全边界。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他利用老师短暂的疏忽,竟然成功“策动”了数十名小朋友,像一群出笼的小鸡,跟着他们信赖的“镇哥儿”,溜出了幼儿园的后门,直奔后面的小山坡密林,开展他策划的“真人版大型躲猫猫”活动。

山林对于这些城市小屁孩是陌生而危险的。

结果可想而知,在兴奋的追逐和躲藏中,先后有五名小朋友不慎扭伤了脚踝,坐在林子里哇哇大哭。

面对“重大伤亡”,肖镇并未慌乱。他小眉头一皱,指挥其他孩子找来结实的树枝,然后用他不知从哪里学来的方法,迅速用藤蔓和树枝编成了几个简陋的“陆地担架”(更像是拖耙),指挥大点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伤员”放在了上面,一行人浩浩荡荡、却又拖拖拉拉地把伤员“运”回了幼儿园。

当幼儿园老师看到这支由几十个泥猴般的孩子组成、还拖着几个哭哭啼啼“伤员”的队伍出现在门口时,直接吓得脸色煞白,当场石化。幼儿园瞬间炸了锅。

后果是严重的。肖镇人生中第一次,被他那向来温婉的姑姑肖正云,提起了鸡毛掸子,结结实实来了一场“竹笋炒肉”。

小家伙屁股火辣辣地疼,但硬是咬着没哭,只是用乌溜溜的眼睛瞪着姑姑,眼神里满是“至于吗”的委屈和不忿。

晚上,文云淑从朝天门忙完,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得知此事,眼前一黑。

她强压着火气,立刻去供销社买了几十份点心、水果,拉着脑袋耷拉、走路一瘸一拐的肖镇,挨家挨户去给受伤的小朋友和家长道歉、赔不是。

文云淑赔尽了笑脸,肖镇也被迫用他最奶甜的声音说着“阿姨对不起,我错了”、“叔叔,我再也不敢了”。

………………

消停了没几天,户外大型运动会是不敢搞了,肖镇又把“才华”转向了室内。

他不知从哪里学来一套“精准打击”的语言艺术,专挑小朋友的“痛处”说。

“丫丫,你的新裙子真好看,就是被你穿得像抹布。”

“胖虎,你跑起来地上的灰都比你轻。”

“小美,你画的太阳像歪嘴的茄子。”

……

他那张小嘴叭叭的,用最天真无邪的表情,说着最“戳心窝子”的话。

不到半天功夫,机关幼儿园大、中、小三个班,哭声此起彼伏,宛若大型合唱现场。

老师们焦头烂额,循着哭声源头,再次锁定了肖镇。

这次,肖正云觉得光打不行了,得让他长长记性。

于是,肖镇被罚双手举着一个装满水的搪瓷盆,站在县委家属院的中庭坝子上“示众”。

三岁的娃娃,举着沉甸甸的水盆,小脸憋得通红,胳膊直打颤,汗水混着偶尔溢出来的水珠往下淌。

他爱面子,硬是咬着牙不哭,也不让盆掉下来。

这一幕,让他彻底在机关家属院“一战成名”,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记住了这个又皮又犟的“镇娃子”。

………………

晚上文云淑回来,看着儿子胳膊上明显的红痕,又是心疼又是生气。母子俩进行了一次严肃而平等的“交流”。

“镇娃儿,你跟妈妈说,你到底想咋样?幼儿园不好吗?”

“妈妈,他们太幼稚了。”肖镇撇着嘴,“教的‘1、2、3’、‘a、o、e’,我早就会了。

那些游戏也没意思,浪费我思考人生大事的时间。”

文云淑和闻讯过来的肖正云面面相觑,哭笑不得。

还没等幼儿园斟酌好是否要发出“劝退”或“开除”这个惹事精的通知,肖镇自己先“光荣”地收拾了他的小书包、小水壶,主动跟他妈说:“妈,我跟你去朝天门吧,幼儿园我不去了,没劲。”

于是,年仅三岁的肖镇,正式“辍学”,开始了每天跟着母亲文云淑,乘坐那辆二手丰田面包车,往返于巴县大黄桷树家和朝天门批发城之间的“商海见习”生涯。

………………

入冬后,重庆的湿冷魔法攻击开始显现。肖镇嫌弃每天往返奔波辛苦,怂恿他妈:“妈,楼上楼下都是我们的,装几台空调嘛,我们直接住这里多方便!”

文云淑也觉得有理,大手笔一口气买了八台东芝大柜机,安装在批发商城关键区域。

随后在二楼僻静处隔了两间房,简单布置,母子俩索性直接住在了仓库里。

肖镇迅速适应了新角色。每天一早,他就充当起“小跑堂”,拿着钱,独自去临街的早餐铺,给妈妈和自己买包子、馒头、豆浆、稀饭。

他对钱的概念清晰,算账从无差错。更多的时候,他会一个人溜达着,步行近二十分钟,去解放碑的新华书店看书。

他能安静地在那里待上一上午,捧着一本远超他年龄的书籍看得入神,直到肚子饿得咕咕叫,才依依不舍、蔫头耷脑地自己走回朝天门。

………………

1981年底的社会治安仍显复杂。

肖镇独自往返书店的路上,凭借其超常的警觉性和他外公、父亲潜移默化中教导的防范意识,竟然敏锐地察觉并成功摆脱了四起意图拐带他的人贩子。

有一次他甚至利用身材矮小的优势,钻入人群密集的菜市场,大声呼喊,引得众人围观,让人贩子无从下手。这些险情让他后怕,也让他更加谨慎。

文云淑得知后,又惊又怒,立刻加强了安保。

她通过关系,从市武装部接收了十五名退役后未能妥善安置、且多数曾在西南战场负伤复员的原肖正堂所在部队的军人,组建了商城的秩序维护队。

这些经历过战火洗礼的汉子,纪律性强,责任心重,他们的存在,极大提升了商城的安全系数。

在商城里,肖镇也没闲着。

看书看累了,他就在童装区溜达。

有时看到来自郊县或贵州的客户犹豫不决,他会主动上前,拿起衣服在自己身上比划,用稚嫩却条理清晰的话介绍:“阿姨,这个衣服我穿起好好看哦,料子也舒服,不信你摸嘛!” 他长得白净可爱,口齿伶俐,往往能促成交易。

文云淑见状,索性跟他“约法三章”:凡是经他手帮忙卖出去的衣服,同样给他5%的销售提成。

于是,肖镇那个精致的日本牛皮小书包里,开始出现厚厚一沓属于他自己的“佣金”。

他并不乱花,只是享受着这种凭自己“本事”赚钱的成就感。

三岁的肖镇,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方式,告别了传统的学前教育,一头扎进了改革开放初期商业浪潮的漩涡中心。

他在朝天门这个巨大的社会课堂里,以一种远超年龄的成熟和独特的方式,继续着他的成长与“思考人生”。

文云淑这一年赚了很多钱,已经是千万富姐,重庆城响当当的文老板,还是个巾帼创富英雄,文云淑在1981年获得了四川省和重庆市省市两级的“三八红旗手”荣誉,同样是省、市、县三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文云淑越发低调了,她在1981年秋季报了政法大学的自学函授大专班,她觉得什么时候学到的知识都是自己的,这也是她老公从东北调到武汉时写信打电话着重强调的。

两口子还不知道,陷入疯狂推销的好大儿已经在琢磨明年夏天墨西哥城世界杯狂欢盛宴的事了,这小子才3岁多点啊,想法可真是大胆之极。

小饭桶的老工具人文明大表哥今年已经在沙坪坝三中读高二,成绩嘛跟老工具人的动手学手艺能力完全成反比。

文明读三中,当然是缴纳了500块巨额择校费用,还要搭上他表叔张维礼打招呼的人情,不然抱着钱人家也不收,好学校对于文明这种没啥学习天赋的普通人来说是另一种折磨。

1981年这一年,操碎心的小表弟平时为了照顾老工具人失落的情绪,都和他妈安排的刘建林叔叔(还记得肖正堂参军一起坐绿皮车那个人嘛,这是人家弟弟,因伤退伍了)一起坐4路电车去沙坪坝三中看望慰问文明大表哥。

至于为啥这么殷勤,当然是小豆丁已经在想明年夏天墨西哥城踢波大赛挣钱的事了。

对又一次文云淑想把小饭桶塞进市直机关幼儿园,小豆丁小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还有一件特有意思的事,巴县家属院机关的热心大娘大姐给他姑肖正云介绍了一个公安局工作的小伙子,跟他二舅家表哥文强一个名字,还好肖正云是个颜值党直接拒绝了。

弄得小人人那几天听闻这个消息,连拉客升单赚佣金这么喜欢的事都没啥兴趣。

他妈妈问他怎么回事,这小子来一句“儿童的事少打听!”

然后小屁股就挨了一下“能不能好好说话?”

“能,亲爱的妈咪!”

“又怪声怪调的,哎你爸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探亲假,这砍脑壳的灾贼硬是放心我娘儿俩在重庆,这都几年了啊!”……

肖镇知道他妈再是四川女服装大王,三八红旗手,她妈妈终究还是个21岁多的对爱人充满依赖的女孩子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