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风骨:王翦传 > 第37章 【鹰扬三川】韩非哭秦:你放的才是杀招!

【1】

骊山北阪的官道在暮春的阴雨里泥泞不堪,车辙深深,如同大地溃烂的伤口。王翦勒马驻足在一处高坡的松林阴影下,墨色皮甲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目光穿透迷蒙雨雾,死死锁住山道拐弯处那辆艰难跋涉的青篷辎车。车轮每一次陷入泥泞再奋力挣脱的呻吟,都清晰地传入他耳中。

“将军,”蒙骜压低的声音带着雨水的湿冷,“韩国使车,韩非就在里面。函谷关守将快马密报,车驾仪仗简陋,随行不过十数老仆,疑点重重。是否按例截停,详加盘查?”

王翦没有立刻回答。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断水”剑冰凉的剑格。韩非入秦,秦王渴盼已久,视若拱璧。但越是如此,这辆穿越烽烟、孤零零驶向咸阳的韩国马车,就越像一枚裹着蜜糖的毒饵。

他想起邙山鬼火中飘出的《甘石星经》残页,星图精准指向项燕故里下相;想起大梁城下公子虔墓中那与骊山皇陵如出一辙的墨家枢机……一张无形的大网,似乎正随着六国疆土的崩塌,悄然收紧,最终的目标,直指咸阳,直指那座正在骊山深处日夜开凿的、汇聚了帝国气运的终极陵寝。

“截。”王翦的声音斩断雨丝,冰冷如铁,“蒙骜带一队锐士,堵住前路。本将亲查后厢。记住,礼数周全,但寸缕必察!”

“喏!”

马蹄踏破泥水,黑甲锐士如幽灵般从两侧松林涌出,瞬间封死狭窄的山道。青篷马车猛地停住,拉车的驽马不安地打着响鼻。车帘掀开,露出一张苍白而疲惫,却依旧带着刀锋般冷硬棱角的脸——正是韩非。

“前方……何人……阻路?”韩非开口,那闻名天下的口吃在湿冷的空气中更显艰涩,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里费力地挤出来,带着压抑的喘息。

王翦策马上前,雨水顺着兜鍪边缘流下,划过他岩石般冷峻的面颊:“大秦上将军王翦,奉王命巡防京畿。韩子入秦,路途艰险,末将特来护送,并……查验车驾,以策万全。”他刻意加重了“查验”二字,鹰隼般的目光扫过车厢,最终落在韩非紧抿的、毫无血色的唇上。

韩非的瞳孔几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随即化为一声短促而喑哑的冷笑,像是砂纸摩擦:“将……军……好……心。请……便。”他放下车帘,将自己隔绝在狭小的空间里,只留下一句带着刻骨疲惫与讥诮的尾音,“莫……惊……扰……了……书……简。”

王翦翻身下马,皮靴陷入冰冷的泥泞。他挥手,锐士们如臂使指,两人一组,迅速而专业地检查车辕、轮毂、篷布夹层、随行仆役的包裹。王翦则亲自走向车尾的辎重厢。厢门被一把黄铜大锁锁住,锁孔边缘有细微的、新鲜的划痕。

“钥匙。”王翦的声音不容置疑。

车内沉默片刻,一只骨节分明、微微颤抖的手从帘缝中伸出,递出一枚小巧的青铜钥匙。王翦接过,入手冰凉。插入锁孔,转动。咔哒一声轻响,锁开了。一股混合着陈旧书卷、淡淡药草和一种难以言喻的、类似水银挥发的金属腥气扑面而来。

辎重厢内堆满了捆扎整齐的竹简,如同沉默的士兵列阵。王翦的目光锐利如刀,手指拂过一捆捆竹简的边缘、捆绳的结扣、木匣的榫卯……忽然,他的指尖在最底层一个不起眼的、蒙着灰尘的松木长匣边缘停住。

匣盖边缘,有一道极其细微、若非刻意观察绝难发现的缝隙,颜色比周围木质略深,像是被某种粘稠液体反复浸润过。

“取出来。”王翦退后一步,两名锐士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将那沉重的长匣抬出车厢,放在泥泞的地上。雨水迅速在匣盖上汇成细流。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普通的木匣上。王翦蹲下身,没有用工具,直接伸出双手,手指扣住匣盖边缘那处深色的缝隙,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猛地向上一掀!

“咔嚓!”

木质的榫卯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匣盖被生生掰开!预想中的竹简并未出现。匣内,赫然躺着一柄造型奇诡的青铜连弩!弩身狭长,闪烁着幽冷的金属光泽,三支闪烁着蓝汪汪淬毒幽光的短矢,已稳稳地扣在滑槽之中,弩机紧绷,蓄势待发!弩身下方,压着一块半个巴掌大小、刻着奇异飞鸟图腾的玄铁令牌——燕国太子丹门下死士的“燕翔令”!

【2】

“刺客!”蒙骜的怒吼与锐士们拔刀的呛啷声同时炸响!数把雪亮的秦剑瞬间指向车厢!

车帘猛地被掀开!韩非苍白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近乎崩溃的惊骇与难以置信,他死死盯着那具杀意凛然的青铜弩和那枚燕国令牌,嘴唇剧烈地颤抖着,却因极度的震惊和口吃,一个字也吐不出来,只有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怪响,仿佛濒死的窒息。

“好一个‘莫惊扰了书简’!”王翦缓缓起身,雨水冲刷着他脸上的泥点,眼神却比那淬毒的弩矢更冷,“韩子,这‘书简’,果然惊世骇俗!押下!”

锐士如狼似虎地扑上。韩非没有反抗,任由自己被粗暴地拖下马车,按倒在冰冷的泥水里。他依旧死死盯着那具弩,眼中翻涌着巨大的困惑、被利用的愤怒,以及一种更深沉的、仿佛信仰崩塌般的绝望。雨水混着泥浆糊了他一脸,狼狈不堪。

咸阳宫章台殿,青铜兽首吞吐的龙涎香也压不住那股无形的硝烟。韩非被两名郎官押着,跪在冰冷的金砖上,衣衫泥污,发髻散乱,形容枯槁。那具致命的青铜连弩和“燕翔令”,如同最刺眼的罪证,陈列在御阶之下。

御座之上,嬴政冕旒低垂,玉藻后的目光如同冰封的深渊。李斯侍立阶下左侧,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一尊泥塑,唯有笼在袖中的手指,微微蜷曲了一下。

“韩非,”嬴政的声音不高,却似金铁刮过殿柱,带着山雨欲来的威压,“寡人渴慕大才,虚席以待。你,便是如此‘报效’寡人的期许?以燕国刺客之弩,酬寡人求贤之心?”他每说一句,殿内的空气便凝固一分。

韩非猛地抬头,泥水顺着散乱的发丝滴落,他奋力挣扎,脖颈上青筋暴起,喉咙里发出嘶哑破碎的音节:“秦……王!非……不……知……此弩!有……人……构陷!”他急促地喘息,试图组织语言,可那该死的口吃在巨大的冤屈和压力下,如同无形的绞索,越收越紧。“匣……匣……乃……旧……物……离……韩……时……他……人……所……赠……”他越是急,话语越是破碎不堪,听在众人耳中,只觉苍白无力,甚至可笑。

“构陷?”李斯终于动了,他上前一步,声音平稳,却字字如刀,“韩子此言差矣。此弩乃燕国墨匠秘造,机括精巧,淬毒见血封喉。令牌更是太子丹心腹死士信物,从不离身。

若非韩子应允,何人能将此等杀器,神不知鬼不觉藏入你贴身的书匣?且偏偏是在入秦觐见大王之时?”他微微一顿,目光转向嬴政,语气沉痛,“大王,韩非,韩之公子也。其心向韩,昭然若揭!昔日在韩,便屡献‘弱秦’、‘存韩’之策。今入咸阳,眼见秦并天下之势不可阻挡,故国将倾,遂铤而走险,借献书之名,行刺王杀驾之实!其心可诛!其行当戮!”

“李……斯!”韩非目眦欲裂,挣扎着想要站起,却被郎官死死按住。极致的愤怒冲破了口吃的桎梏,他竟嘶吼出声,字字泣血:“你……嫉……我……才!惧……我……夺……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此……弩……非……我……所……置!我……韩……非……若……有……异……心……天……地……共……诛!”吼声在空旷的大殿回荡,带着穷途末路的悲怆。

“够了!”嬴政猛地一拍御案,声震屋瓦!他霍然起身,冕旒玉藻激荡。韩非的怒吼与李斯看似公允的诛心之论,如同两把毒匕,在他心中反复搅动。他欣赏韩非的才华,那本曾让他拍案叫绝。但眼前这具冰冷的杀人凶器,那枚象征着燕国死士的令牌,还有韩非那身为韩国公子、永远无法抹去的烙印……疑云如同跗骨之疽,啃噬着他最后的信任。

“韩非!”嬴政的声音如同寒冰,每一个字都带着森然杀意,“你口口声声献书,书在何处?莫非这杀器,便是你予寡人的‘见面礼’?”

“书……书在……车……轴……”韩非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瘫软下去,声音细若游丝。

章台殿的森然杀意,被隔绝在廷尉诏狱的厚重石墙之外。地牢深处,水珠从冰冷的石壁渗出,滴落在污浊的草垫上,发出单调而催命的回响。王翦站在那辆已被拆解得七零八落的青篷马车前,目光如鹰隼扫过每一个部件。空气里弥漫着铁锈、霉味和残留的泥腥气。

“将军,都拆遍了。”一名精干的黑衣狱吏抹了把额头的汗,“车辕、轮毂、篷架,连坐垫里的填充蒲草都掏出来捻过了,除了些寻常杂物,并无竹简。韩非所言‘车轴’,恐怕是情急之下的胡言乱语,或是故布疑阵……”

【3】

王翦沉默着,蹲下身,拿起那根被卸下的主车轴。榆木所制,沉重而粗粝。轴身沾满干涸的泥浆,几处磨损严重的地方露出木头的本色。他粗糙的手指一寸寸抚过轴身,指腹感受着木质的纹理和细微的起伏。

在靠近中央轴承位置的泥垢下,触感似乎有极其细微的异常——那并非磨损的凹凸,而是一种规则的、刻意打磨过的光滑平面,与周围的木质过渡极其自然,若非他指力惊人且心神专注,绝难察觉。

“锉刀。细刃锯。”王翦的声音毫无波澜。

狱吏一愣,随即递上工具。王翦接过,如同最老练的工匠,先用锉刀小心刮去那处光滑平面上的厚厚泥垢。泥垢褪去,一道长约半尺、宽仅一指的笔直缝隙显露出来!缝隙边缘严丝合缝,几乎与木质纹理融为一体!

他换过细刃锯,刃尖精准地刺入缝隙起始处,手腕稳如磐石,开始沿着缝隙走向,极其缓慢而均匀地切割。锯木的沙沙声在地牢中格外刺耳。

在那昏暗且弥漫着紧张气息的室内,黑衣狱吏和一旁身经百战、向来沉稳的蒙骜,此刻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他们的眼睛瞪得溜圆,死死地盯着眼前正在进行的操作。

只见那锯刃缓缓而又坚定地深入车轴,每一寸的推进都牵动着众人的心弦。随着锯刃的深入,一块薄如蝉翼、与车轴本体几乎同色的长方形木片,被小心翼翼地撬起。那动作犹如对待世间最珍贵的宝物,生怕有一丝的闪失。

当这块木片被成功撬起后,一个隐藏得近乎完美的暗格,赫然暴露在众人眼前。暗格的边缘处理得极为精细,若不是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经验,根本难以发现其中的端倪。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这个暗格上,心中满是好奇与期待。

暗格内,没有众人所预想的机簧,也没有令人胆寒的毒刺。只有一卷用素帛仔细包裹的竹简,静静地躺在那里。王翦神情庄重地将竹简取出,入手沉甸甸的,带着车轴木料特有的微凉与油润。

这种触感让他的心中涌起一丝别样的感觉。他缓缓解开素帛,露出里面色泽古朴、打磨光润的竹片。竹片在微弱的光线下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最外侧一枚竹片上,用古雅的篆体清晰地刻着两个大字——《五蠹》!

蒙骜凑近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声音中带着一丝震惊:“真是《五蠹》!韩非竟把命根子藏在这等地方!”他看向王翦,眼中充满敬佩,由衷地赞叹道:“将军神目如电!”要知道,在这之前,无数人都曾在这看似普通的车轴上搜寻过,却都一无所获。而王翦却能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发现这隐藏极深的暗格。

然而,王翦却眉头紧锁,脸上并无喜色。他深知这件事情背后可能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情况。他缓缓展开竹简,开篇便是那力透竹背的锋芒:“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字迹遒劲,笔锋之中透着一种凌厉之气,确系韩非真迹无疑。

但王翦并未被这真迹所迷惑,他的指尖并未在文字上过多停留。他有着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他抚过竹片的背面、侧面,感受着那微妙的触感,仿佛要从这细微之处探寻到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不对!这竹片的厚度……似乎略有不均?

他拿起其中一片靠近中间位置的竹片,凑近墙壁上昏暗的油灯。火光跳跃,映照着竹片。正面是酣畅淋漓的《五蠹》正文。

但当光线以极小的角度掠过竹片表面时,那些原本光滑的竹片纹理深处,竟隐隐浮现出另一层极其浅淡、如同水波般流动的刻痕!那刻痕并非文字,而是某种……奇异的、断断续续的线条!

王翦的心猛地一沉。他立刻将竹片翻转,看向背面。背面空无一字,但在同样角度的光线下,那些奇异的线条刻痕再次浮现!这些线条与正面的文字完全错开,深藏于竹片肌理之内,若非特定光线角度和敏锐观察,根本无法察觉!这是……阴阳文?一种将隐秘信息刻于竹片纹理夹层中的秘传技艺!

他迅速调整竹片的角度,让油灯的光线几乎平行于竹面。双眼死死盯住那些若隐若现的线条。线条极其纤细复杂,并非文字,而是……某种姿态诡异的手形轮廓!十指或并拢如刀,或屈曲如钩,或交缠如丝……每一个手势都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韵律与力量!

“术……以……知……奸……”

王翦的瞳孔骤然收缩成针尖!他死死盯着其中一个反复出现的手势轮廓——拇指内扣,四指并拢如刀,掌心向外!这正是他在咸阳宫前,以血肉之躯挡下魏妤毒刃时,本能施展出的“封山式”巫舞手印!是那源自楚地蛮荒、沟通天地鬼神的秘舞姿态!

“术以知奸”——韩非法家“术”论的核心精义!

而此刻,这法家的核心思想,竟以楚地巫舞手印的形态,用失传的阴阳文技艺,深藏在《五蠹》的竹简夹层之中!

王翦的手指死死捏住那片薄薄的竹片,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至四肢百骸,仿佛捏住了一块来自幽冥的寒冰。

车轴暗格里的《五蠹》真迹,竹片夹层中“术以知奸”的巫舞手印,韩非入秦路上那辆藏着燕国刺客杀器的马车……这些支离破碎的线索,如同散落在深渊边缘的碎片,被一股无形的巨力牵引着,正缓缓拼凑出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轮廓。

韩非,这位法家集大成者,他的思想深处,竟流淌着楚地巫舞的血脉?还是说……那源自楚地、暗合骊山皇陵枢机的巫舞,本就是某种更古老、更隐秘的“法”与“术”的源头?而韩非入秦,究竟是韩国绝望的献祭,还是……某个庞大棋局中,一枚被多方势力精心操控、注定要在咸阳宫溅血的棋子?

“将军?”蒙骜的声音带着疑惑和不安,王翦的沉默让他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

王翦缓缓将那片蕴藏着惊天秘密的竹简收回怀中,紧贴着心口的位置。那冰冷的触感,仿佛带着韩非无法言说的悲鸣与控诉。他抬起头,望向诏狱深处那不见天日的黑暗甬道,声音低沉得如同地底涌动的暗流:

“备马。本将……要再入章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