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模拟:领导求我别莽了! > 第81章 联系电视台,偶遇那位女记者

沈铭拉开门,门轴发出一声沉闷的呻吟。

走廊里的光线涌入昏暗的办公室,也照亮了门外那三张煞白的面孔。

刘闯、周凯、李红三人,像三只受惊的土拨鼠,正扒在走廊的栏杆上,姿势僵硬地朝这边张望。听到开门声,三人的身体同时一震,齐刷刷地转过头来,目光像探照灯一样锁定在沈铭脸上,充满了急切、恐惧和一丝渺茫的希冀。

刘闯的嘴唇哆嗦着,想问什么,却一个字也发不出来,只是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他看见沈铭手里还拿着那份策划案,心顿时沉到了谷底。

完了,被镇长原封不动地打了回来。

周凯扶了扶眼镜,镜片下的眼神黯淡下去,已经开始在脑中盘算,如何用最体面的方式,将这个注定失败的项目进行收尾清算。

李红则紧紧攥着衣角,指节都捏白了,她甚至不敢去看沈铭的表情,生怕看到哪怕一丝一毫的沮丧。

“主……主任?”最终还是刘闯,用一种近乎耳语的声音,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沈铭看着他们三个这副如丧考妣的模样,没说话,只是把手里的策划案卷成一个纸筒,在刘闯的肩膀上不轻不重地敲了一下。

“都杵在这儿干什么?等孙镇长请你们喝茶?”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语气也平淡,但就是这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反而让三个人更加摸不着头脑。

“那……那方案……”周凯小心翼翼地指了指沈铭手里的纸卷。

“通过了。”沈铭吐出三个字,说完便迈开步子,朝楼下走去,“钱,明天到账。都愣着干嘛,活不干了?”

“通……通过了?”

刘闯感觉自己的耳朵嗡的一声,像是被人打了一拳。他愣在原地,过了足足三秒,才猛地转头看向周凯和李红,眼睛瞪得像铜铃:“我没听错吧?主任说通过了?”

周凯的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他那套引以为傲的逻辑分析系统,在这一刻彻底崩溃,蓝屏了。他设想过一百种失败的可能,唯独没想过“成功”这一种。孙镇长……那个以稳健着称,把“不出事”奉为圭臬的孙镇长,竟然会同意如此疯狂的计划?

李红的反应最直接,她捂住了嘴,眼圈瞬间就红了。但这次,那不是委屈和绝望的泪水,而是激动和狂喜。她看着沈铭已经走下楼梯的背影,那个背影在她的视线里,仿佛笼罩着一层看不见的光。

“快!跟上!”刘闯最先反应过来,一拍大腿,也顾不上形象了,三步并作两步地追了下去,嘴里还嚷嚷着,“主任,您慢点!台阶滑!”

扶贫办的办公室里,气氛与一个小时前已是天壤之别。

如果说之前是弥漫着硝烟和绝望的战壕,那现在,就是吹响冲锋号角的誓师大会。

“时间紧,任务重,废话我不多说。”沈铭站在办公室中央,目光从三名下属脸上扫过,“从现在开始,我们扶贫办进入战时状态。周凯,你的新方案,今天下班前必须拿出正式版,越详细越好。刘哥,你的后勤保障,明天必须见到第一批成果。李红,宣传文案,今晚就得动笔。”

“是!”三人异口同声,声音洪亮,充满了劫后余生的亢奋。

“好,都动起来吧。”沈铭挥了挥手,自己则走到了办公室里那台老旧的黑色电话机旁。

这台电话机年纪比他都大,机身上布满了细小的划痕,拨号盘早已换成了按键式,但那沉重的听筒和古朴的造型,依旧散发着浓浓的时代气息。

他要做的事,是整个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说服县电视台。

这是撬动整个活动的支点,也是孙镇长最终会松口的根本原因。没有媒体的引爆,所谓的美食节,不过是青云镇的自娱自乐,一场昂贵的笑话。

“主任,您要找电视台?”周凯凑了过来,脸上带着一丝忧虑,“县台新闻部的电话不好打,一般都是让去宣传部开介绍信,流程很复杂。”

“我知道。”沈铭拿起听筒,一股陈旧塑料的味道扑面而来。他没有去翻那本厚厚的电话簿,而是直接在键盘上按下一串烂熟于心的号码。

那是县委宣传部的电话。

在模拟器里,他尝试了无数次。直接打给电视台新闻部,接电话的要么是实习生,要么是态度敷衍的老油条,一听是乡镇要搞什么活动,三言两语就打发了。唯一的通路,是先通过宣传部,找到一个对口的领导,由领导出面协调,才有可能见到记者。

但那太慢了。他没有时间走流程。

模拟器给出的另一条“匪夷所思”的路线,是直接联系上次报道采砂场事件的那位女记者。她的电话号码,在模拟器中作为一个隐藏信息,被沈铭轻易获取。

电话接通了,里面传来一个公式化的女声:“喂,你好,县委宣传部。”

“您好,我找一下新闻科的于科长。”沈铭报出了一个名字。

“于科长去市里开会了,您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我是青云镇政府的沈铭。我们镇最近出了一个新闻素材,我觉得很有报道价值,想跟咱们新闻口的记者同志直接沟通一下。”

“哦?什么新闻?”对方的语气依旧平淡,显然对这种“自报家门”的素材电话已经习以为常。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沈铭缓缓说道,“一个乡镇,为了拯救几万斤即将腐烂的土豆,决定用七天时间,举办全县第一个‘土豆美食节’。这背后,有扶贫干部的担当,有民营企业家的善举,有全镇百姓的自救。我们想问问,贵台对这个《七十二小时土豆救援记》的故事,感兴趣吗?”

他没有说“请你们来报道”,而是用了“感兴趣吗”这个问法,将姿态从请求者,巧妙地转换成了故事的提供者。

电话那头沉默了。

足足沉默了五六秒,那公式化的女声才再次响起,但这次,语气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

“你说你叫什么?”

“青云镇,沈铭。”

又是一阵沉默。这次的沉默更长。刘闯他们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屏住呼吸,紧张地看着沈铭。

终于,电话那头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语气彻底变了,带着一种恍然大悟和一丝掩饰不住的笑意。

“沈铭……青云镇……我想起来了,采砂场那个事,是你捅出来的吧?”

沈铭的心里“咯噔”一下。

这个声音……他猛然间觉得有些熟悉。

“是我。”

“有意思,”电话那头的声音变得轻快起来,“你这个小镇干部,可真是不消停。刚拆完采砂场,又开始折腾土豆了?”

沈铭几乎可以确定了,他试探着问了一句:“请问您是……?”

“我就是你嘴里那个‘新闻口的记者同志’。”对方笑了起来,“上次去你们青云镇,还是我带的队。怎么,这么快就把我忘了?”

沈铭的脑子飞速运转,上次来采访的记者有好几位,但为首的,确实是一个短发、干练,说话很直接的女记者。没想到,今天接电话的,竟然就是她本人!

这已经不是偶遇了,这是精准制导。

“原来是您,真是不好意思,我……”

“行了,别客套了。”女记者打断了他,语气恢复了职业的干练,“你刚才说的那个‘土豆救援记’,听起来有点意思。但是,我先问清楚,你说的这个‘美食节’,是已经确定要办了,还是只是一个想法?”

“军令状已经立下,五十万资金已经到位,全镇已经开始动员。”沈铭回答得干脆利落。

“呵,还真是你的风格。”女记者轻笑了一声,似乎对沈铭这种破釜沉舟的做派很是欣赏,“你把策划案给我发一份。我的邮箱,就是我名字的拼音,后面加上咱们县电视台的域名。”

“您叫……?”沈铭这才意识到,自己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

“苏淮,江苏的苏,淮河的淮。”

“好的,苏记者,我马上发给您。”

“先别急着高兴,”苏淮的语气又严肃起来,“我只是个人对你的点子感兴趣,不代表台里一定会报道。你也知道,我们新闻是有排期的。一个乡镇的活动,想上晚间新闻,难度不小。我得先看看你的方案,再跟我们主任汇报。”

“我明白。但我相信,这个故事,值得你们跑一趟。”沈铭的声音里,充满了强大的自信。

“行,那就让我看看,你这个小镇干部,又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电话挂断了。

沈铭握着还有些温热的听筒,缓缓放回原位。

他转过身,对上了三双写满“奇迹”二字的眼睛。

“周凯,”他看向已经呆若木鸡的策划人,“听到了吗?苏记者要看我们的方案。你那份方案,现在不是写给孙镇长看的了,是写给全县人民看的。每一个字,都不能丢青云镇的脸。”

周凯猛地一个激灵,像是被注入了强心针,他一把抓起桌上的纸笔,眼神里燃烧着前所未有的火焰:“主任,您放心!我就是今晚不睡觉,也一定给您弄出一份最牛的方案来!”

沈铭点了点头,目光又落向窗外。

他知道,苏淮的出现,让这场豪赌的胜算,从三成,一下子提升到了七成。

而他要做的,就是在这几天里,把剩下的那三成,也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