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模拟:领导求我别莽了! > 第69章 一个电话,空手套白狼

办公室里的空气还残留着泡面和浓茶混合的味道,夕阳最后的余温从窗户退去,天色正从深蓝转向墨黑。刘闯、周凯、李红三个人,像三尊刚刚结束了一场苦战的雕像,脸上挂着疲惫,眼神里却闪烁着一丝微弱但真实的火光。

那份刚刚出炉、还带着打印机温度的策划案初稿,就摆在沈铭的桌上,像是一面刚刚立起来的旗帜,虽然简陋,却迎风招展。

就在这股由疲惫和兴奋交织而成的奇特氛围中,沈铭拿起了那部红色的座机电话,沉稳地拨下了一串号码。

刘闯三人面面相觑,不明白主任在这个时候要给谁打电话。是向孙镇长汇报阶段性成果?不像,孙镇长那头,沈铭一向是当面去说的。

电话“嘟”了三声后被接通,听筒里传来一个清脆干练的女声。

“喂,你好。”

沈铭身体微微向后靠在椅背上,声音平静得像是在谈论今天的天气:“您好,请问是县电视台的林记者吗?”

林记者?

刘闯刚从口袋里摸出烟盒,动作僵在了半空。周凯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头顶灯管的白光。李红更是紧张地攥住了衣角。

他们瞬间想起了那个在采砂场事件中,扛着摄像机、冲在最前面的飒爽身影。

“我是,请问你是?”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一丝职业性的警惕。

“我叫沈铭,青云镇的。”

“沈铭……沈主任?”电话那头的女声立刻多了几分熟稔和笑意,“当然记得。怎么,你们青云镇又有哪个不开眼的采砂场要被端了?我可先说好,同样的新闻,第二次上头条可就难了。”

这位女记者名叫林晚,上次采砂场的报道让她在台里出了不小的风头,也让她记住了沈铭这个总能搞出大新闻的乡镇干部。

办公室里,刘闯三人大气都不敢出,竖着耳朵听着沈铭这边的动静。他们感觉自己像是坐在了牌桌上,而沈铭,正在进行第一轮的叫牌,谁也不知道他手里捏着什么牌。

“比端掉采砂场还有意思。”沈铭的语气里带着一丝笑意,“林记者,我们青云镇准备办一个节。”

“办节?好事啊,现在各地都搞旅游节、文化节,你们镇有什么特色?”林晚的语气听起来有了些兴趣。

沈铭顿了顿,然后缓缓吐出三个字:“给土豆。”

“……”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达数秒的沉默。办公室里的空气也仿佛凝固了。刘闯嘴角的肌肉抽动了一下,似乎在极力忍着什么表情。李红的脸已经开始发烫,她觉得这简直是公开处刑,仿佛能透过电话线感受到那位女记者的错愕。

“……沈主任,”林晚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确认般的迟疑,“你没开玩笑吧?土豆……节?”

“不开玩笑。”沈铭的语气依旧沉稳,他没有急着去解释那些花里胡哨的活动,而是换了一种叙述方式,“林记者,我想给你讲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丰收、希望和尊严的故事。”

他的声音不高,却有一种奇特的感染力,让听筒那头的林晚不自觉地安静了下来。

“我们镇的红星村,有几十户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流了一年的汗,种出了几万斤沙地土豆。个大,皮薄,口感又面又沙,是难得的好东西。可现在,因为销路不畅,这些土豆,这些他们一年的指望,眼看就要烂在地里。”

“我们扶贫办想帮他们,但又不想只是简单的捐款、收购。我们想用一种全新的方式,为他们找到出路,也为我们青云镇,找到一条产业振兴的新路。所以,才有了这个‘土豆美食节’的想法。”

电话那头的林晚没有立刻回应。作为一个记者,她听过太多类似的“助农故事”,很多都是地方政府为了宣传而炮制出来的套路。虽然感人,但缺乏新闻的“爆点”。

“沈主任,你的心情我理解。”林晚的语气很客气,但意思也很明确,“这种助农活动很多,我们台里也报道过不少,不一定……有足够的新闻价值。”

拒绝的意味已经很明显了。

李红的心沉了下去,周凯的眉头也皱了起来。空手套白狼,哪有那么容易。

然而,沈铭似乎早就料到了这个回答。

“如果,我告诉您,我们不是简单的卖土豆呢?”他话锋一转,“我们准备发动全镇的餐馆,搞一场‘土豆菜品创新大赛’,评选‘十大金牌土豆菜’。我们还要举办‘土豆趣味运动会’,让城里来的家庭有吃有玩。我们要把一颗小小的土豆,做成一场全民参与的乡镇狂欢。”

“更重要的是,”沈铭加重了语气,每一个字都像一颗敲在鼓点上的石子,“这个活动,镇里一分钱预算都没给。是我,以扶贫办主任的个人名义,向镇长立下了军令状,办砸了,所有损失我个人承担。”

办公室里,刘闯三人猛地抬起头,震惊地看着沈铭的背影。

这件事,沈铭之前只跟他们提过他跟孙镇长保证过,但他们没想到,居然是立下了“军令状”,还赌上了自己的腰包!这个疯子!

电话那头的林晚,显然也被这个信息震住了。

一个乡镇干部,自掏腰包,用一种听起来“极不靠谱”的方式,去解决一个最实际的扶贫难题。这其中蕴含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弧光,让她这个新闻老手瞬间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助农故事了。

沈铭感觉火候差不多了,抛出了最后的诱饵。

“林记者,您觉得,‘一个年轻干部和一颗土豆的豪赌’,这个标题,够不够劲爆?一个乡镇,在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的情况下,如何用一场别开生面的节庆实现自我救赎,这个故事,有没有深度?”

林晚的呼吸声在听筒里清晰可闻。她脑海里已经开始浮现出新闻专题的画面:一边是老农愁苦的脸和堆积如山的土豆,另一边是沈铭在镇政府会议上拍着胸脯立下军令状的场景,中间穿插着美食节热闹的场面和游客的笑脸……

这故事,有画面,有冲突,有悬念,有人物,还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导向。

“沈主任,”林晚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你们的活动,定在什么时候?”

成了!

办公室里的三个人,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脏狂跳的声音。

“时间还没最终敲定,大概在两周后。”沈铭撒了个不大不小的谎,他总不能说自己这边连策划案都还是初稿。

“好。”林晚当机立断,“这样,下周三,我先带个摄像过来踩点,跟你和村民聊一聊,拍点前期素材。如果情况真如你所说,我会向台里申请一个专题报道组。”

“随时欢迎。”沈铭的声音里听不出一丝波澜。

挂掉电话,沈铭转过身,看到的是三张精彩纷呈的脸。

李红张着嘴,像是还没从刚才那番对话中回过神来。周凯的眼神里,震惊、佩服和巨大的压力交织在一起,复杂无比。

还是刘闯最先反应过来,他把那根捏了半天的烟塞进嘴里,却忘了点火,只是干嚼着过滤嘴,含糊不清地开口了:

“主任……你……你这是八字刚画了一撇,就把满汉全席的菜单给报出去了?连锅都还没热呢,就把电视台的首席大厨给请来了?”

他的比喻粗俗,却异常贴切。

周凯扶了扶眼镜,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发干:“主任,下周三……电视台就要来踩点?今天已经是周四了,满打满算,就剩下五天时间。”

五天!

他们现在手里只有一份二十多页的草稿,钱一分没有,人手只有他们四个,镇上大部分人还都等着看笑话。五天之内,他们要拿什么东西出来给电视台“踩点”?

办公室里刚刚因为策划案完成而升起的那点轻松气氛,瞬间被一股巨大的压力冲得烟消云散。

沈铭看着他们,脸上没有半点玩笑的意思。

“兵贵神速。没有压力,哪来的动力?”

他走到那块白板前,拿起记号笔,在“策划案”三个字下面,重重地画了一道横线。

“周凯,这份策划案,必须在明天天黑之前,变成一份能直接拿给赞助商和媒体看的最终版。要图文并茂,要数据详实,要让外行看了觉得热闹,内行看了觉得门道。”

他又看向刘闯。

“刘哥,你那份赞助商名单,今晚就得列出来。明天开始,我们分头行动,你去跑企业拉赞助。周五下班前,我必须看到第一笔赞助款打到我们专门申请的临时账户上。”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李红身上。

“李红姐,红星村那边,明天你必须再去一趟。不是去沟通,是去动员。把我们的计划原原本本地告诉村民,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在胡闹,我们是在为他们的土豆拼命。还有志愿者队伍,周末之前,我要看到报名表。”

一连串不容置疑的命令,像密集的鼓点,敲在每个人的心头。

三个人都呆住了,他们原以为今晚可以好好歇一口气,没想到,这才是冲锋号的开始。

沈铭放下笔,环视着自己这三个神情各异的“兵”,嘴角扬起一个微小的弧度。

“诸位,我们的草台班子,今天就算正式开张了。开张第一炮,能不能打响,就看这五天了。”

他顿了顿,补上了最后一句话,像是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

“谁也别想着能休息,从现在开始,到美食节办完,我们所有人都一样。”

“吃住,就在这间办公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