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模拟:领导求我别莽了! > 第217章 下山的路,与人心的温度

第217章:下山的路,与人心的温度

夕阳的最后一丝余晖被西边的山脊吞没,天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暗沉下来。

“鬼见愁”断崖上的风,没了白日里的燥烈,变得阴冷而潮湿,裹挟着草木的腥气,吹在每个人汗湿的脊背上,激起一阵寒意。

那场惊心动魄的救援已经结束,但真正的考验——下山,才刚刚开始。

“都别慌,听我说。”沈铭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定心石,稳住了刚刚松懈下来又有些手足无措的人群。他的脸色在暮色中显得有些苍白,但眼神依旧明亮,扫过每一个人,“担架前面两个人,王大壮,你来。再来个脚底稳的。后面两个人,要力气大的。其他人,分两队,一队在前面用手机照亮,清石头,一队在两边护着,防止担架打滑。”

他的指令清晰、简单,没有半句废话。

村民们立刻行动起来,没有丝毫的杂乱。刚才还是一盘散沙、只会哭喊的人群,此刻仿佛成了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王德发村长带头,几个年轻人立刻掏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功能,在前面探路。另外几个壮汉则自觉地站到了担架两侧。

沈铭走到担架旁,弯下腰,仔细检查了一下绑在三爷身上的绳结,又帮他把身上盖着的旧外套拉了拉,掖好边角。

“三爷,路有点颠,您忍着点。”

担架上的老人睁开眼,浑浊的目光在沈铭的脸上停留了片刻,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担架被平稳地抬起,队伍开始缓缓向山下移动。

钱晓晓跟在队伍的末尾,她没有打开手机的录像功能,只是用眼睛,用自己的全部感官,记录着眼前的一切。

下山的路,比她想象中更难走。所谓的路,不过是村民们常年踩出来的一条土径,狭窄、陡峭,布满了碎石和树根。抬着担架的人每一步都走得极其小心,额头上的汗珠在手电筒的光束里,像滚动的珍珠。

没有人说话,山林里只听得见沉重的呼吸声、脚踩在落叶上的沙沙声,以及偶尔因调整担架而发出的低沉号子。

一个抬担架的汉子脚下一滑,担架猛地倾斜了一下。旁边护着的几个人立刻伸手扶住,前面探路的王德发回头低声骂了一句:“你个憨货,看着点脚底下!”

那汉子也不还嘴,只是嘿嘿笑了两声,用肩膀把担架重新顶稳。

钱晓晓注意到一个细节,一个走在担架旁的妇人,时不时会从口袋里掏出手帕,踮起脚,费力地给前面抬担架的男人擦一把脸上的汗。而那个男人,自始至终没有回头,只是脚下的步子,似乎更稳了。

她还看到,沈铭走在队伍的最侧面,位置最危险,他几乎半个身子都悬在山路外侧。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不断地出声提醒:“左边有块石头,脚抬高点。”“前面是下坡,慢一点,压住步子。”

他的后背挺得笔直,但在手电筒光束偶尔扫过时,钱-晓晓能看到他额角不断渗出的冷汗,和他紧抿的嘴唇。那件借来的干净外套,已经被汗水浸湿,紧紧贴在身上,勾勒出他宽阔的背脊轮廓,也让那下面的伤势,显得更加触目惊心。

“沈主任,你歇会儿吧,让二牛替你。”王德发走到沈铭身边,压低了声音说。

“我没事。”沈铭的回答简单干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前面的担架。

“你后背那伤……”

“死不了。”沈铭打断了他,语气不容置疑。

王德发看着他坚毅的侧脸,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走到更前面,更卖力地清理着路上的障碍。

钱晓晓的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她当了这么多年记者,见过太多被包装出来的“英雄事迹”,也写过太多歌功颂德的稿子。那些稿子里的人物,形象高大,语言完美,事迹感人。可没有一个,像眼前这个男人一样。

他没有豪言壮语,做的却是最搏命的事。他受了伤,却把别人的安危放在第一位。他的“莽”,不是无脑的冲动,而是一种把所有责任都扛在自己肩上的决绝。

这才是故事。一个不需要任何修饰,就能撼动人心的故事。

她下意识地放慢了脚步,与队伍拉开了一点距离,从口袋里掏出那个小小的采访本。借着手机屏幕微弱的光,她没有写下任何事件的经过,只是在本子的扉页上,写下了几个字:

“活路。他的,和他们的。”

队伍在黑暗的山林里艰难穿行,一个多小时后,终于看到了山脚下救护车闪烁的灯光。

当担架被稳稳地放在救护车旁时,所有人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那根紧绷了一晚上的弦,终于彻底松了下来。

年轻医生和护士立刻上前,开始进行专业的检查和固定。

“沈主任,这回该我给您看看了吧?”医生转过身,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口气,走向靠在一棵树上喘息的沈-铭。

沈铭正想摆手,医生已经不由分说地掀开了他背后的外套。

“嘶——”

周围的村民们,在看清他后背伤势的瞬间,齐齐倒抽了一口冷气。

那件白衬衫的碎片,与凝固的血痂、翻开的皮肉黏在一起,在救护车顶灯的照射下,呈现出一种斑驳而恐怖的景象。

“你这是不要命了!”医生的火气一下子上来了,“这么深的伤口,在山里捂了这么久,感染了怎么办?必须马上处理!”

他说着,就要拉沈铭上救护车。

“先送三爷走。”沈铭却按住了他的手,摇了摇头,“车上空间有限,耽误不了这几分钟。”

“你……”医生气得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时,已经被抬上救护车担架的三爷,突然挣扎着要坐起来。

一个护士连忙按住他:“老人家,您别动,您有骨裂的可能。”

三爷却不理会,他伸出一只枯瘦的手,指向车外的沈铭,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

王德发连忙凑过去,附耳倾听。

片刻后,他直起身,眼圈泛红,对着沈铭大声喊道:“沈主任!三爷说,他要看着你先处理伤口,不然他就不走!”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那个倔了一辈子的老头,此刻,却用这种方式,表达着他的关心。

沈铭看着车里那个固执的老人,又看了看周围一张张写满担忧的脸,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他不再坚持,冲着医生苦笑了一下:“行吧,那就麻烦你了。”

医生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手上的动作却很轻柔,指挥着护士拿来消毒工具和纱布。

清洗,消毒,上药,包扎。

每一步,都牵动着在场所有人的心。村民们自发地围成一个圈,将沈铭和医生护在中间,挡住了山下的夜风。

钱晓晓站在圈外,看着这个男人沉默地忍受着盐水清洗伤口的刺痛,看着村民们自发维护他的举动,看着那个躺在救护车里的老人投来的关切目光。

她忽然觉得,自己之前对“官场”的认知,太过片面和冰冷。原来在这复杂的人情世故之下,也可以有这样滚烫的、不计回报的真心。

伤口处理完毕,医生给沈铭打了一针破伤风。

“行了,这几天伤口别沾水,按时换药。”医生交代完,又忍不住补充了一句,“我当医生这么多年,没见过你这么不把自己当回事的干部。”

沈铭笑了笑,没接话。他走到救护车门边,对着里面的三爷说:“三爷,这下您放心了吧?到医院好好检查,养好身体。村里的事,有我。”

三爷定定地看了他几秒钟,那双浑浊的老眼里,有什么东西悄然碎裂,又有什么东西在重新凝聚。他缓缓地点了点头,抓住了沈铭的手。

那只手,干瘦,却出奇地有力。

“这石头村……以后,就交给你了。”

说完,他松开手,躺了回去,仿佛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

救护车门关上,闪烁着灯光,消失在盘山路的拐角。

直到车灯再也看不见了,沈铭才彻底放松下来,身体的疲惫和背后的疼痛如潮水般涌来。他靠在树干上,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村民们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关心着他的伤势。

“沈主任,今晚就别走了,去俺家住!”

“对对,俺家婆娘炖了鸡汤!”

就在这片温暖而嘈杂的氛围中,沈铭口袋里的手机,突兀地震动起来。

他掏出手机,屏幕上亮起的来电显示,让他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来电人:县委办-周立。

那个处处针对他的资深副主任。

沈铭皱了皱眉,按下了接听键,将手机放到耳边。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电话那头就传来了一个冰冷而尖锐的质问声,穿透了山村夜晚的宁静,带着一股兴师问罪的寒意。

“沈铭!你人死哪儿去了?还知不知道自己是县委办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