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模拟:领导求我别莽了! > 第209章 一个人的战争,三千万的蓝图

第209章:一个人的战争,三千万的蓝图

招待所房间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沈铭死死地盯着眼前光幕上那一行金色的标题,心脏的跳动声在寂静的深夜里,响得如同擂鼓。

【空手套白狼:一份价值三千万的扶贫计划书】

空手套白狼?

三千万?

饶是沈铭早已习惯了模拟器给出的各种惊世骇俗的“莽夫路线”,在看到这行字时,也感到一阵头皮发炸,一股凉气从尾椎骨直冲后脑。

这已经不是“莽”了。

这是疯了。

他只是一个县委办副主任,一个连哄带骗,才从石头村村民那里拿到一份“有条件投降书”的基层干部。他手里一没权,二没钱,三没人。县财政的裤兜比脸都干净,周文海的话还在耳边,那几百万的搬迁安置费就已经是无法逾越的天堑,现在模拟器直接把数字翻了十倍,变成了三千万。

这不是画饼,这是在画一个太阳,想把所有人都晃瞎吗?

沈铭感觉自己的喉咙有些发干,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顺着那行标题,点开了方案的详细内容。

幽蓝色的光幕上,文字如流水般浮现,构建出一个匪夷所思却又逻辑环环相扣的疯狂蓝图。

【核心思路:跳出“扶贫等于花钱”的传统思维定式。将“石头村异地搬迁”项目,从一个消耗财政的“负担”,包装升级为一个能够吸引投资、创造价值的“资产”。你所需要做的,不是去向县里“要”钱,而是要创造一个“价值三千万”的盘子,让县里所有的部门,都抢着往这个盘子里放东西。】

沈铭的瞳孔微微一缩。

把负担变资产?

他继续往下看。

【第一步:重新定义产品——从“贫困村搬迁”到“文旅康养示范区”。】

【具体操作:你必须立刻撰写一份全新的项目计划书。在这份计划书中,绝口不提“扶贫”的艰难与沉重,而是将新村的选址,定义为“青云县首个集民俗体验、山地运动、康养度假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区”。石头村的历史不再是贫穷的烙印,而是“百年坚韧,绝壁求生”的独特文化Ip。】

【关键节点:这份计划书,必须做到极致的专业与诱人。它不是一份报告,而是一份商业计划书。你需要利用【过目不忘】与【智谋】,整合你所知的一切数据,从土地增值潜力、劳动力资源优势、文化旅游价值等多个角度,论证该项目至少价值“三千万”。】

沈铭看得心惊肉跳。他仿佛看到了一条全新的思路,一条他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他不是去要钱盖房子的,他是要去打造一个价值三千万的旅游区?

这简直是异想天开!

可模拟器接下来的推演,却让他感到了彻骨的寒意与一丝病态的兴奋。

【第二步:拆解价值,分发“政绩”——让每个部门都成为你的“股东”。】

【国土局:在新村选址上,你规划出的“文旅康养”用地,将不再是普通的农村宅基地。一旦项目获批,土地性质变更,地价将数倍增长。对于国土局长老王而言,这不是麻烦,而是“盘活闲置土地,实现国有资产大幅增值”的亮眼政绩。】

【建设局与劳动局:周文海他们只看到了村民是负担,但你必须让他们看到,石头村村民常年在悬崖峭壁上劳作,这是全县独一无二的“高空作业特种人才库”。计划书中要明确提出,成立“石头村建筑工程队”,经过专业培训后,定向承接县内所有高空基建项目。这对于建设局是解决了施工难题,对于劳动局是“精准培训,解决深度贫困人口就业”的典范案例。】

【文旅局与农业局:新建的宗祠,不是封建残余,而是“民俗文化展示馆”;村民们种的土豆玉米,可以升级为“悬崖农场”体验项目;赵阳心心念念的特色养殖,可以包装成“生态黑猪认养”计划。每一个环节,都是文旅局和农业局可以拿来向上汇报的“创新亮点”。】

【……】

一条条看下来,沈铭的后背已经完全被冷汗浸湿。

这个计划,就像一个精密的连环套。它把一个巨大的财政窟窿,巧妙地分解成了十几个小金矿,然后精准地分发给每一个相关的职能部门。

他要做的,不是去求爷爷告奶奶地求他们办事,而是拿着一份份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蛋糕”,去问他们:“这份功劳,你要不要?”

没有人会跟政绩过不去。

这套路,太野,也太毒了!

然而,最疯狂的,还是最后一步。

【第三步:寻找杠杆,借势压人——在县委书记点头之前,先让市领导“感兴趣”。】

【核心操作:这份价值三千万的计划书,第一个看的,不能是青云县的任何一个领导。你需要寻找一个时机,将这份计划,以“一个基层干部对扶贫工作的大胆构想”的形式,递到更高层,最好是市级领导的案头。】

【最优时机:即将召开的“全市扶贫工作现场会”。】

【目标:你不需要市领导立刻拍板,你只需要他在会上,对着青云县的领导,不经意地问一句:“听说你们县有个年轻人,搞了一个文旅扶贫的新模式?有点意思,回头研究一下。”】

【连锁反应:这一句话,就是撬动整个青云县的杠杆。县委书记会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在市里“挂上号”的项目。原本的犹豫、为难,会瞬间转变为“高度重视”。原本的推诿、扯皮,会立刻变成“全力配合”。你担心的所有阻力,都将迎刃而解。】

“砰!”

沈铭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胸膛剧烈地起伏。

他看明白了。

彻彻底底地看明白了。

这哪里是空手套白狼,这分明是拿着一根鸡毛当令箭,不对,是自己画了一根令箭,然后逼着所有人承认它是真的!

整个计划,胆大包天,异想天开,每一步都走在悬崖的刀刃上。

先用一个虚构的“三千万”价值,画出一张巨大的饼,把县里所有部门都捆绑上战车。再利用一次高规格的会议,借市领导的口,给这辆还没开动的战车,强行加上一个“市级关注”的引擎。

只要市领导那句话一出口,假的也得变成真的。三千万的投资,县里就算是砸锅卖铁,也得给凑出来!

因为那不再是沈铭一个人的项目,而是整个青云县领导班子,在市领导面前的脸面!

“呼……呼……”

沈铭大口地喘着气,他感觉自己全身的血液都在燃烧。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冰冷的夜风灌了进来,让他滚烫的头脑稍微清醒了一些。

周文海说得对,按部就班,这是一条死路。

可模拟器给出的这条路,又何尝不是九死一生?

撰写一份价值三千万的商业计划书?他一个学中文的,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

在全市扶贫工作现场会上,把材料递给市领导?他连会场的门朝哪开都不知道,更别提近距离接触市里的大人物了。

任何一个环节出错,他都会摔得粉身碎骨。

可他脑海里,又一次浮现出三爷那决绝的眼神,和那句“一起从这后山的鹰愁崖上,扔下去!”。

他没有退路。

沈铭缓缓地吐出一口浊气,眼神中的最后一丝犹豫,被一种破釜沉舟的疯狂所取代。

不就是疯一次吗?

反正从绑定模拟器开始,他就没走过正常路。

他关上窗户,重新坐回桌前。

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日历,距离他向村民承诺的“下次”,时间已经不多了。

他将山上带回来的那个笔记本摊开,看着上面记录的一条条承诺,那些字迹,此刻仿佛带着滚烫的温度。

“医疗保障……”

“教育保障……”

“就业与生计……”

“宗祠与归根路……”

他盯着这些字看了很久,然后打开了招待所房间里那台老旧的电脑。

电脑开机很慢,发出嗡嗡的声响。

在蓝色的屏幕亮起后,沈铭新建了一个文档。

他的手指悬在键盘上,片刻之后,重重地敲下了第一行字。

【关于将石头村整体搬迁项目,打造为“青云县首个文旅康养示范区”的可行性报告(草案)】

就在他准备敲下回车键,开始这趟疯狂的旅程时,口袋里的手机,突兀地振动了起来。

深夜的来电,让沈铭的心头一紧。

他拿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的名字,让他愣了一下。

张伟。

县委孙书记的司机。

这么晚了,他打电话来做什么?

沈铭按下接听键,将手机放到耳边。

“喂,张哥。”

“沈主任,还没睡呢?”电话那头传来张伟一贯热络的声音,但背景里却有些嘈杂。

“没,在整理白天的材料。张哥你这是?”

“嗨,别提了,”张伟压低了声音,语气里带着几分抱怨,“陪老板在外面应酬,刚结束。这不,送老板回家的路上,想起个事,就给你打个电话。”

“什么事啊,张哥?”沈铭的心提了起来。

“也不是大事,”张伟打了个哈欠,“就今天下午,老板从市里开会回来,脸色一直不大好看。我在车上听他念叨了好几次,说下下周市里要来咱们县开个什么扶贫现场会,点名要咱们县拿出一两个‘拿得出手’的亮点项目来。老板正为这事发愁呢,说咱们县的扶贫工作,做得实,但就是没亮点,报上去的东西,年年都是老一套,没新意。”

张伟的声音还在继续,但沈铭的耳朵里,却只剩下了“嗡”的一声。

下下周?

全市扶贫现场会?

拿得出手的亮点项目?

他握着手机,看着电脑屏幕上那行刚刚敲下的标题,全身的血液,在这一瞬间,彻底沸腾了。

瞌睡送来了枕头。

不,是悬崖边上,有人递过来一根绳子。

那条万亿分之一生机的活路,它的起点,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

电话那头的张伟还在抱怨着应酬的辛苦,声音里透着司机独有的、对领导行程的了如指掌和一丝恰到好处的牢骚。

“……老板也是,为这事头发都快愁白了。市里要亮点,咱们青云县哪有什么亮点?年年都是那几样,扶持养殖,修路通水,人家市领导耳朵都听出茧子了……”

沈铭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但他握着手机的手却稳如磐石。他强迫自己将那股冲上头顶的狂喜压下去,用一种近乎闲聊的平稳语气,顺着张伟的话往下说。

“确实,扶贫工作不好干,出成绩难,出亮点更难。孙书记也是辛苦。”

“谁说不是呢。”张伟像是找到了知音,话匣子打得更开了,“所以啊,沈主任,你最近要是没什么特别要紧的事,最好别拿鸡毛蒜皮的小事去烦老板。他这会儿正上火呢。”

“明白,多谢张哥提醒。”沈铭顿了顿,状似不经意地问了一句,“对了张哥,你刚才说那个全市的现场会,大概是什么时候开?我们也好提前准备一下,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这个问题问得极有水平,既表达了下属的积极性,又没暴露任何个人意图。

“下下周三,具体时间还没定。”张伟不疑有他,随口答道,“主题是‘创新扶贫模式,探索长效机制’。行了,不跟你聊了,老板家到了,我得挂了啊。”

“好,张哥慢走。”

电话挂断,房间里重新恢复了死寂。

沈铭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足足过了半分钟。然后,他缓缓地、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那口气息,带着滚烫的温度。

下下周三。

创新扶贫模式。

探索长效机制。

这十二个字,像十二道金光,将他脑海中那个名为【空手套白狼】的疯狂计划,彻底照亮。

模拟器给出的那条万亿分之一生机的活路,它的起点,就这么毫无征兆地、精准地砸在了他的脚下。

巨大的兴奋感过后,是更加巨大的压力。

他转过身,看向招待所那台老旧的台式电脑。电脑屏幕上,幽蓝色的光映着他年轻的脸,也映着那一行刚刚敲下的标题:【关于将石头村整体搬迁项目,打造为“青云县首个文旅康养示范区”的可行性报告(草案)】。

三千万的盘子。

撬动全县的杠杆。

借市领导的东风。

每一个词都充满了魔力,也充满了致命的危险。而现在,他,一个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的中文系毕业生,要用不到十天的时间,把这个天方夜谭变成一份逻辑严密、数据详实、足以让市领导都“感兴趣”的商业计划书。

荒谬感和使命感,像两只巨手,死死攥住了他的心脏。

他拉开椅子,坐下。手指放在键盘上,却一个字也敲不出来。

脑子里一团乱麻。文旅康养怎么规划?土地增值怎么计算?文化Ip如何打造?高空作业人才库的商业价值怎么评估?

这些名词,他都懂,但要把它们组合成一份无懈可击的报告,不亚于让一个厨子去造火箭。

周文海那张写满焦虑的脸,财政局长哭穷的模样,国土局长老王的扑克脸……一个个身影在他脑海里闪过。常规的路,已经被堵死。

他闭上眼睛,脑海里又浮现出石头村那昏暗的土坯房,浮现出三爷那决绝的眼神,浮现出那个小女孩捧着凉馒头、清澈又怯懦的目光。

没有退路了。

沈铭睁开眼,眼中的最后一丝迷茫被彻底驱散。

“系统。”他在心中默念。

【智谋 55】、【过目不忘】、【洞察人心】……所有的技能在这一刻仿佛都活跃了起来。

他再次将手指放在键盘上,这一次,没有再犹豫。

他没有直接开始写正文,而是先新建了一个文档,命名为“素材库”。

然后,他闭上眼睛,【过目不忘】技能全力发动。

他的大脑仿佛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超级计算机。无数被遗忘在记忆角落里的信息,开始被飞速地检索、分类、重组。

——县政府网站上公布的、枯燥无味的年度经济数据报告,里面有青云县过去五年的Gdp增长率、旅游收入、固定资产投资额……

——几年前他在县图书馆随手翻过的一本《青云县志》,里面详细记载了鹰愁崖周边的地质地貌、水文气候、民间传说……

——一次饭局上,建设局的某个科长酒后吹牛时提到的,县里正在规划一条穿山公路,其中一段的爆破和悬挂作业难度极大,外面的工程队报价高得吓人……

——农业局门口宣传栏里贴着的、关于推广特色农产品的文件,里面有对“青云黑猪”的肉质分析和市场前景预测……

——甚至是他刚到县委办时,整理旧档案时看到的一份作废的旅游规划草案,里面有专家对青云县南部山区旅游资源的初步评估……

那些曾经被他当成无用信息、一扫而过的文字和数字,此刻都变得清晰无比,散发着全新的价值。

他的手指开始在键盘上飞舞。

“啪嗒、啪嗒、啪嗒……”

清脆的键盘敲击声,成了这个深夜里唯一的交响乐。

他不再是一个迷茫的文学青年,而是一个贪婪的猎手,将所有能找到的“弹药”都搜刮进自己的“素材库”。

一个小时后,当他再次睁开眼时,那个名为“素材库”的文档里,已经密密麻麻地填充了上万字的内容,涵盖了经济、地理、人文、政策、市场等十几个方面。

这些,就是他画出那个“三千万太阳”的颜料。

他深吸一口气,点开了那份报告的草案。

这一次,他的思路前所未有的清晰。

【智谋】技能像是给他开启了上帝视角,让他能轻易地看穿各个部门的“痛点”和“G点”。

他没有按照常规报告的格式来写,而是完全采用了商业计划书的模式。

第一部分:项目概述与愿景——“唤醒沉睡的悬崖:青云县文旅康养新纪元的开篇之作”。他用极具煽动性的语言,将石头村的贫困描绘成一种“未经雕琢的璞玉”,将搬迁定义为“价值发现之旅”。

第二部分:市场分析与潜力——他将县志里的民间传说、鹰愁崖的险峻风光,包装成“极限挑战 寻根文化”的独特Ip。他引用了近年来国内小众旅游市场的增长数据,大胆预测,一旦项目建成,仅凭“华夏第一险村”这个噱头,每年就能吸引至少五万名以上的徒步和探险爱好者,直接创造上千万的旅游收入。

第三部分:核心资源与优势——这一部分,是他为县里各个部门量身定做的“政绩蛋糕”。

“……石头村二百一十三名村民,世代在悬崖上耕作,其身体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及对高空环境的适应性,是本县独一无二的宝贵人力资源。建议由劳动局牵头,成立‘青云县鹰愁崖特种工程队’,承接县内高空基建项目。这不仅解决了村民的长远生计,更能为县财政每年节约至少三百万以上的工程外包费用……”

“……新村选址毗邻规划中的南山旅游公路,土地性质一旦从集体农用地变更为旅游开发用地,根据周边县市同类项目经验,土地价值预计增值四到五倍。此举将极大盘活我县南部山区闲置土地资源,实现国有资产的爆炸式增值,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一次重大创新……”

“……复建的王氏宗祠,应定位为‘青云山地民俗博物馆’,收藏并展示石头村百年来与天争命的农具、文献与影像资料。文旅局可将其申报为市级爱国主义与奋斗精神教育基地……”

他写得越来越快,整个人都进入了一种奇妙的“心流”状态。

他仿佛看到,国土局长老王看到土地增值报告时,那张扑克脸上挤出的菊花般的笑容;他仿佛听到,建设局周文海看到“特种工程队”方案时,拍着大腿叫好的声音;他也仿佛闻到了,农业局赵阳看到“悬崖黑猪生态认养”计划时,口水流下来的味道。

这不是一份报告。

这是一份无法拒绝的诱惑。

时间在键盘的敲击声中飞速流逝。窗外的天色,从墨黑,到藏青,再到泛起鱼肚白。

招待所的走廊里,传来了服务员打扫卫生的声音。

沈铭停下了敲击。

他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站起身,走到窗边,拉开了窗帘。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亮了青云县城的轮廓。

他转过身,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份已经长达三十多页、图文并茂的报告。标题被他加粗、放大,在晨光中闪烁着惊心动魄的光芒。

【关于将石头村整体搬迁项目,打造为“青云县首个文旅康养示范区”的可行性报告】

报告的末尾,他用【智谋】推演出的最精准的财务模型,计算出了一个数字——项目总价值预估:3200万元。

他几乎一夜未睡,身体疲惫到了极点,但精神却亢奋得像一团燃烧的火。

一个人的战争,打响了第一枪。

他将报告打印了出来,厚厚的一沓A4纸,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像一块滚烫的铁。

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这份报告,就是他手中唯一的武器。但武器再好,如果不能在最关键的时刻,递到最关键的人手里,也不过是一堆废纸。

下下周三,全市扶贫工作现场会。

他一个县委办副主任,连会场的外围警戒线都未必能靠近,又该如何穿越重重人墙,将这份“炸药包”一样的东西,神不知鬼不觉地,放到市领导的桌上?

沈铭看着日历上那个被圈出来的日期,眉头,再次紧紧地锁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