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模拟:领导求我别莽了! > 第180章 县委内部的派系斗争

沈铭走出县委大院门口的时候,阳光正好。

他没有回头,但能感觉到身后那栋庄严的灰色大楼里,正有无数双眼睛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像昆虫的复眼一样,将他的背影切割、分析、揣摩。

县委办综合科的办公室里,几个年轻的科员正凑在一起,压低了声音。

“看见没?新来的沈副主任,直接走出大门了。”

“不是吧?刘副主任刚给他派了那么个要命的活儿,他这就撂挑子了?”

“这哪是撂挑子,这简直是当众撕破脸啊!我刚才去送文件,看见信访办档案室那阵仗,别说一周,一个月都理不完。他这是……破罐子破摔了?”

“不好说。你们忘了上午会上,他怎么把刘副主任的脸按在地上摩擦的?这人邪乎得很,不能按常理揣度。”

“再邪乎,还能凭空把那些卷宗变没了不成?我赌他现在是去找关系诉苦去了。等着瞧吧,这第一天就杠上,不死也得脱层皮。”

议论声像水面的浮萍,飘忽不定,却迅速蔓延开来。

刘源的办公室里,窗帘拉着,光线昏暗。张文博敲门进来,小心翼翼地汇报:“刘主任,沈铭……他离开大院了。”

正在闭目养神的刘源猛地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错愕,随即化为浓浓的轻蔑和讥讽。

“走了?”他从鼻子里哼出一声冷笑,“我还当他有多大能耐,原来也是个银样镴枪头。这就顶不住了?我还以为他会跑到周文海那里去哭鼻子,或者干脆来我这儿拍桌子呢。”

“看方向,不像是回家的路,倒像是……去了街上。”张文博推了推眼镜。

“去街上?”刘源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笑声里满是快意,“好啊,这是被吓破了胆,不知道该怎么办,上街闲逛散心去了?年轻人,心理素质还是不行。把他给我盯紧了,我倒要看看,他能逛出什么花儿来。”

在他看来,沈铭的这一行为,是典型的鸵鸟心态,是面对无法解决的难题时,最懦弱的逃避。一个连压力都扛不住的年轻人,不足为惧。

而在另一间办公室,周文海则完全是另一番心境。

他背着手,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地板被他踩得咯吱作响。

“出去了?确定是走出大院了?”他问自己的秘书。

“确定,主任。很多人都看见了。”

周文海停下脚步,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不对劲。

太不对劲了。

以他对沈铭上午表现出的那种沉稳和锐利来看,这绝不是一个会因为压力而崩溃逃避的人。刘源的招数虽然阴狠,但还没到能把人一击必杀的地步。

那么,他出去干什么?

找关系?陵川县里,王景山书记就是最大的关系,他还需要找谁?

去告状?他可以直接跟王书记汇报,何必多此一举?

周文海想不通。这种脱离掌控的感觉让他有些烦躁。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沈铭的手机,听筒里传来的却是冰冷的关机提示音。

“关机了……”周文海放下电话,眼神变得愈发深邃。

这小子,到底在玩什么花样?

此时的沈铭,正走在陵川县最繁华的解放路上。周围是喧嚣的人声和车流,但他却仿佛置身于一个安静的结界之中。

就在他迈出县委大院大门的那一刻,脑海中,冰冷的系统提示音清晰地响起。

【叮!】

【新事件已开启:融入县委办并应对派系斗争】

【事件描述:您已成为县委内部权力博弈的焦点。一方欲用您为刀,破除旧局;一方视您为钉,必欲除之;亦有旁观者,坐山观虎斗。您必须在复杂的派系斗争中生存下来,并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

【任务难度:高】

【任务提示:身处漩涡,任何明确的站队行为都可能导致万劫不复。请谨慎您的每一个选择。】

支线任务,终于开启了。

这印证了他刚才在档案室里的判断。他现在就像一个被放在棋盘天元位置的棋子,看似风光,实则四面受敌,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刘源的“信访卷宗”,就是推向他的第一只“兵”。这只“兵”的目的,不是为了吃掉他,而是为了绊住他,让他无法呼应王景山书记的“帅”。

如果他真的傻乎乎地去跟这只“兵”缠斗,去熬夜整理那些故纸堆,那他就输了。因为他浪费了最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辜负了棋盘另一端,那个真正执棋者的期望。

所以,他必须跳出这个局部战场。

他要让所有人,包括刘源和周文海都看明白一件事——他沈铭要下的,是王景山书记亲自开的这盘大棋,而不是刘源摆下的那盘斗兽棋。

怎么跳出去?

不是靠发脾气,不是靠告状,而是要用一份无可辩驳、光芒万丈的功绩,直接升维,让刘源的那些小动作,显得幼稚而可笑。

那份教育改革方案,就是他的倚天剑。

沈铭停下脚步,抬头看去,面前是一栋四层高的建筑,白底红字的招牌格外醒目——新华书店。

他迈步走了进去。

书店里很安静,只有轻微的翻书声和空调的嗡嗡声。空气中弥漫着油墨和纸张的清香,与县委大院里那种混杂着香烟、茶叶和权谋的味道截然不同。

他径直走上二楼的社科区,像一个饥饿的猎人,精准地扑向自己的猎物。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23)》

《教育体制改革前沿理论与实践》

《城乡二元结构下的财政转移支付研究》

《关于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解读》

一本,两本,三本……

他很快抱了小半摞书,找了一个靠窗的僻静角落坐下。

阳光透过玻璃窗,在他身上和书页上洒下温暖的光斑。他翻开第一本书,【过目不忘】技能全力运转。

一行行文字,一张张图表,一个个案例,不再是枯燥的符号,而是化作了奔流不息的数据洪流,涌入他的大脑,被迅速地拆解、吸收、重构。

他上午在会上提出的“造血”和“引擎”理论,还只是一个基于青云镇经验和已知数据的初步构想,是一个框架。现在,他要用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理论和实践,为这个框架填充血肉,铸造筋骨。

他要的,不仅仅是让王景山满意。

他要的是,这份报告一拿出来,就能成为全县,乃至全市教育改革领域无法绕开的标杆。它要有理论高度,有政策依据,有详实数据,有创新的模式,还要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他要让这份报告本身,成为他最坚硬的铠甲,最锋利的武器。

到那时,刘源还在纠结他有没有去整理那堆破烂卷宗,就已经不重要了。当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天上的皓月吸引时,谁还会在意地上的一块绊脚石?

这,就是他的破局之法。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沈铭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他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青云镇的实践经验,与书本上的理论模型相互碰撞、印证,激发出无数新的火花。

他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又豁然开朗,手指在书页上无意识地划过,仿佛在勾勒一幅宏伟的蓝图。

不知过了多久,他合上了最后一本书,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窗外的天色已经由明转暗,华灯初上。

他看了一眼手机,上面有七个来自周文海的未接来电,还有几条信息,内容大同小异,都是问他在哪里,情况怎么样,要不要帮忙等等。

沈铭只是扫了一眼,没有回复。

他站起身,将那一摞书整齐地放回原处。此刻,他的脑海里,那份关于“陵川县教育发展新模式”的报告,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框架,它的每一个章节,每一个论点,甚至每一个关键数据,都已清晰无比,呼之欲出。

他走出新华书店,夜晚的凉风吹在脸上,让他感觉无比清醒。

县委办的那些人,大概还在猜测他是不是躲在哪个角落里唉声叹气吧。刘源,或许正得意于自己的计谋得逞。周文海,可能还在为他的不确定性而烦恼。

沈铭嘴角微微上扬。

他没有回县委大院,也没有回家,而是信步拐进了旁边的一条小巷。穿过小巷,眼前出现了一座环境清幽的院落,门口挂着一块牌子——陵川县招待所。

这里是县里接待上级领导和重要客人的地方,守卫森严,寻常人根本进不去。

沈铭却径直走了过去,在门口警卫探寻的目光中,他没有说话,只是掏出了自己的工作证。

警卫看清证件上“县委办副主任”的字样和照片后,立刻挺直了身体,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沈铭点点头,迈步走进了招待所的大门。

他来这里干什么?

夜色深沉,无人知晓。那个本应在档案室里埋头苦干的新任副主任,此刻却如一个幽灵,悄无声-息地踏入了陵川县另一个权力的隐秘中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