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模拟:领导求我别莽了! > 第156章 新的挑战,镇里土地流转的难题

那条短信静静地躺在手机屏幕上,每一个字都像一块冰,散发着商业社会独有的、不带体温的寒气。

“恭喜。你的‘希望’,刚刚获得了官方认证。它的估值,现在更高了。我们可以谈谈收购的条款了。”

收购。

这个词让沈铭的眼皮跳了一下。

他站在宿舍的窗前,窗外是青云镇沉睡的轮廓,远处工地的灯火已经熄灭,只剩下几盏孤零零的路灯,在夜色中勾勒出道路的走向。

几个小时前,孙镇长在电话里那几乎要吼破音的狂喜还回荡在耳边。县委书记赵峰,在全县干部大会上,将“青云镇模式”和他的名字,变成了全县最炙手可热的词汇。那是来自权力顶层的肯定,是一道足以照亮前路的万丈光芒。

而现在,秦姝的这条短信,则像那光芒背后的阴影,冷静、巨大,带着资本的逻辑,提醒他这场游戏的另一套规则。

一个要他当标杆,一个要跟他谈收购。

一个把他捧上神坛,一个把他拉回估值表。

沈铭忽然觉得有些滑稽,他感觉自己像一个在河边辛辛苦苦淘金的砂工,一抬头,发现河的两岸,一边站着官府的仪仗队,敲锣打鼓要给他披红挂彩;另一边则站着最大的金铺老板,面无表情地指着他篮子里的砂金,问他开个什么价。

他关掉手机,没有回复。

第二天一早,整个镇政府的气氛都变了。

走廊里,人们的脚步都轻快了几分,见面打招呼的声音也比平时洪亮,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一种与有荣焉的兴奋。青云镇,这个在县里长期抬不起头的穷乡镇,一夜之间,成了被聚光灯笼罩的明星。

孙镇长办公室的门难得地敞开着。他正站在一块新立起来的白板前,手里拿着一支红色记号笔,意气风发,指点江山。

“沈铭,来,快来!”看到沈铭,孙镇长立刻热情地招手,脸上的褶子笑成了一朵盛开的老菊花。

白板上,已经被他画满了各种歪歪扭扭的方框和箭头。

“你看,”孙镇长用笔头重重地敲着白板,“赵书记的讲话,就是东风!东风来了,我们的船就得立刻扬帆!我琢磨了一晚上,光有一个好学校不够,教育是软件,我们还得有硬件!”

他画了一个巨大的圈,圈里写着四个大字:“现代农业”。

“昨天下午,市里一家做有机蔬菜的公司就打电话来咨询了!还有省城那个文旅公司,也追问我们后续规划。还有秦女士的那个团队,昨天一早就进驻了,带着各种咱们看不懂的仪器,在西边的荒坡上勘测。这说明什么?说明资本的嗅觉比我们灵敏!他们都闻到肉香了!”

孙镇长的声音里充满了亢奋,仿佛已经看到无数的投资像潮水般涌入青云镇。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土地!要连片的、成规模的土地!我们那些东一块西一块的巴掌田,种不了有机蔬菜,也搞不成观光采摘园。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土地流转!”

他大手一挥,在“现代农业”旁边,又重重地写下了“土地流转”四个字。

沈铭看着孙镇长画的宏伟蓝图,没有说话。他知道,镇长想的没错,产业要落地,土地是根基。只是,这根基,并不像白板上的方框那么容易画出来。

“镇长,这件事,村民们……”

“村民?”孙镇长打断了他,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这还有什么问题?天大的好事!土地租出去,每年躺着拿租金,人还能进园区里打工,拿双份的钱!以前是咱们求着人家,人家还不来。现在是金元宝送到家门口,谁会往外推?”

孙镇长笑呵呵地拍了拍沈铭的肩膀:“你放心,这事我有数。回头开个村民大会,我亲自去讲,把账给大家算清楚,保证人人喜笑颜开。”

看着孙镇长过于乐观的表情,沈铭心里那点不安,反而更重了。

他走出办公室,没有直接回自己的座位,而是下意识地朝着镇子西边的方向走去。那里有一大片地势平缓的坡地,因为土壤贫瘠,大部分都荒着,只有少数几户人家还在上面种些耐旱的杂粮。

离着老远,就看到几个穿着笔挺西装、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人,正围着一台看起来很精密的仪器在操作。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正拿着望远镜,不时和旁边的人交流着什么。

他们是秦姝的团队。

而在坡地的另一头,几个扛着锄头的村民正聚在一起,对着那群“城里人”指指点点,脸上的神情,不是孙镇长想象中的“喜笑颜开”,而是混杂着警惕、疑惑和深深的忧虑。

沈铭走了过去。

“沈主任!”

看到他,村民们像是找到了主心骨,立刻围了上来。

领头的是个皮肤黝黑的老人,姓钱,村里人都叫他钱大伯。他是这片土地上最固执的庄稼人,也是村里辈分最高的老人之一。

“沈主任,那些人是干啥的?拿着些稀奇古怪的家伙,在我们祖坟山周围晃悠了两天了。”钱大伯的语气里带着质问。

“他们是来考察投资环境的,想看看咱们这片地能不能搞现代农业。”沈铭解释道。

“搞农业?”另一个村民立刻接话,“我听着咋是要建什么工厂?要把我们的地都收走?”

“不是收走,是流转,就是租给他们。”

“租?”钱大伯的眉头皱得更深了,他浑浊的眼睛里闪着一丝锐光,“咋个租法?租多少年?一亩地给多少钱?要是他们把地给弄坏了,种不出庄稼了,以后我们老钱家的子孙吃什么?”

一连串的问题,像连珠炮一样砸过来,每一个问题都无比现实。

沈铭耐心地解释着:“大伯,这些都还没定,现在只是初步考察。如果真要流转,肯定会开村民大会,把所有条款都摆在明面上,一五一十跟大家商量,保证不会让大家吃亏。”

“商量?”一个年轻些的村民冷笑了一声,“我们听过别的村子的事。一开始说得天花乱坠,合同一签,钱一拿,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公司老板跑路的有,拿了地不给钱的有,把好好的水田搞得又咸又硬的也有。到时候我们找谁去?地没了,钱花光了,哭都没地方哭!”

这番话,立刻引起了周围人的一片附和。

“就是!土地是我们的命根子,给了别人,心里不踏实!”

“我们不要那几个租金,自己种点红薯玉米,饿不死就行!”

沈铭看着他们群情激奋的样子,心里一沉。他知道,孙镇长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对于这些祖祖辈辈靠土地为生的农民来说,土地不仅仅是生产资料,更是他们最后的保障,是他们的根。让他们把根交出去,哪怕是暂时的,那种深入骨髓的不安全感,也不是几句“保证”就能消除的。

他正想再安抚几句,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孙镇长的短信:“速回,县里调查组到了!”

沈铭只好对村民们说:“大家的心情我理解,这事不着急,我保证,没有得到绝大多数人同意之前,谁也动不了大家的地。我先回镇里一趟,回头再专门来村里和大家细聊。”

说完,他匆匆赶回镇政府。

果不其然,孙镇长的办公室里,坐着几个县里来的干部,领头的是教育局和宣传部的副手。他们是奉赵书记之命,前来总结推广“青云镇模式”的。

孙镇长红光满面地介绍着教育改革的种种举措,调查组的人一边听一边记,不时点头称赞。

沈铭坐在末位,心思却完全不在会议上。他脑子里,一边是孙镇长和调查组口中那个光鲜亮丽、即将腾飞的“青云镇”,另一边,则是钱大伯他们那一张张写满焦虑和不信任的脸。

两个青云镇,一个在云端,一个在泥土里。

而他,正被夹在中间。

会议开到一半,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一个镇政府的年轻干事探进头来,脸色有些为难,对着沈铭小声说:“沈主任,外面……外面有几个村的村长和族老,点名要见您。”

孙镇长正说到兴头上,被打断了,顿时有些不悦:“没看到县里领导在吗?什么事这么急?让他们等着!”

那干事看了沈铭一眼,欲言又止。

沈铭站起身,对孙镇长和调查组的领导们欠了欠身:“不好意思,我去处理一下,马上回来。”

他走出办公室,只见走廊里站着七八个人,正是西坡那几个村的村长和几位德高望重的族老,钱大伯也在其中。他们神情严肃,看到沈铭出来,齐齐围了上来。

“沈主任,我们是来交底的。”为首的李家村村长开门见山,“我们合计过了。发展,我们支持。但土地的事,我们有三个条件,或者说,是三条底线。”

他伸出三根粗糙的手指。

“第一,性质必须是租赁,不是买卖,年限不能超过十年,十年一议。地,永远得姓我们自己的姓。”

“第二,租金不能是死价。得跟公司的效益挂钩,他们挣得多,我们分红就得多。我们不能当睁眼瞎,让他们拿我们的地发大财,我们只喝点汤。”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必须在合同里写明,流转的土地只能用于农业种植,绝不能搞任何永久性建筑,不能改变土壤结构。十年后,他们必须把一块能种庄稼的好地,原封不动地还给我们。”

李村长的话,说得斩钉截铁,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

沈铭看着他们,这些朴实的庄稼汉,此刻脸上都带着一种不容侵犯的决绝。他知道,这不是刁难,这是他们能想出来的、保护自己权益的唯一办法。

他下意识地开启了【洞察人心(中级)】。

反馈回来的信息,不再是单一的情绪,而是一片复杂的情感光谱。

【目标群体:村长及族老代表。】

【表层情绪:坚定、警惕、集体性焦虑。】

【深层动机:扞卫祖产,恐惧未来的不确定性,对“资本”的天然不信任,维护家族在村中的话语权。】

【内心执念(群体性):土地是最后的尊严。】

沈铭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他意识到,这已经不是一个经济问题,甚至不完全是一个民生问题。它触及到了这片土地上,数百年延续下来的乡土伦理和生存哲学。

想用一份标准的商业合同去解决这个问题,无异于痴人说梦。

送走村长他们,沈铭没有立刻回会议室。他独自一人回到自己那间简陋的办公室,关上门,背靠着门板,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窗外的阳光正好,但他却感到一阵寒意。

赵书记的赞扬,秦姝的资本,孙镇长的蓝图,村民的底线……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将他牢牢罩住。

他走到桌前,摊开一张青云镇的土地详图。那上面,密密麻麻、犬牙交错的,是上千个地块,代表着上千户人家的利益和情感。

要把这些碎片拼成一整块,难度不亚于走钢丝穿越万丈深渊。

一步踏错,刚刚被捧上高空的“青云镇模式”,就会瞬间摔得粉身碎骨。而他,沈铭,将会是第一个罪人。

他盯着那张地图,只觉得头痛欲裂。那些交错的线条,仿佛变成了一张张充满疑虑和恐惧的脸。

常规的办法,开会、宣传、许诺……他几乎能预见到结果,那只会让对立和猜忌越来越深。

这一次,问题似乎无解。

沈铭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闭上了眼睛。

这比当初硬刚副镇长,比高薪挖老师,要复杂一百倍。那些是和明确的敌人斗,而现在,他的“对手”,是这片土地上最淳朴,也最固执的人民。

他该怎么办?

脑海中,那个冰冷的机械界面,似乎感受到了他的困境,悄然浮现。

【当前事件:青云镇土地流转难题。】

【事件定性:高风险、高收益、根本性变革。】

【检测到宿主面临决策困境,是否开启模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