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模拟:领导求我别莽了! > 第152章 教育质量提升,青云镇学子崭露头角

一夜的狂热喧嚣过后,清晨的青云镇显得格外宁静。

孙镇长的办公室里,烟味已经被开了一夜的窗户吹散,只剩下淡淡的茶香和宿醉后的疲惫。桌上那台老旧的彩电已经关了,但昨夜那一个个不断跳动的捐款数字,仿佛还烙印在每个人的视网膜上。

最终的数字定格在五百七十二万。

这个数字像一座沉甸甸的金山,压得孙镇长和财政所老张一晚上都没睡踏实。他们一会儿兴奋地搓手,一会儿又忧心忡忡地叹气,情绪在狂喜和焦虑之间反复横跳。

“五百多万……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财政所老张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手里捏着一张刚从银行打印出来的对账单,纸都快被他手心的汗浸透了。

孙镇长端着搪瓷缸子,吹了吹上面漂浮的茶叶末,喝了一大口滚烫的茶水,试图用高温来镇定自己狂跳的心脏。“钱是好东西,也是个烫手的山芋。全县的眼睛都会盯着我们,这笔钱怎么花,必须明明白白,一分一厘都不能出错。”

他的目光转向沈铭,这个从头到尾都表现得最平静的年轻人。

沈铭一夜没睡,但精神尚好。他正在一张白纸上写写画画,规划着什么。昨晚那条来自京城的神秘短信,以及脑海中系统那一声突兀的警报,让他心中的兴奋很快被一种冷静和警惕所取代。

【危机预警】的提示很明确:机遇与风险并存。

这意味着,这位神秘的来客,既可能成为教育改革的巨大推力,也可能是一个难以预料的变数。

“京城来的……口气还不小。”孙镇长也想起了这件事,他凑过来看了看沈铭的手机,“说规划图不够好,周五就到。今天都周二了,这人什么来头?不会是哪个校友捐了点钱,就想回来指手画脚,捞个名誉校董当当吧?”

官场混久了,孙镇长对这种事见得太多。名利二字,总是相伴相生。

“不像。”沈铭摇了摇头,停下笔,“系统给了预警,说明这个人能量不小,绝不是想捞个虚名那么简单。”

他没有解释系统的存在,只是将结果说了出来。孙镇长听了,眉头皱得更深。未知的,才是最麻烦的。

“不管他是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沈铭将手里的纸推到孙镇长面前,“当务之-急,是把我们的‘将台’和‘土坝’先筑牢了。这是我草拟的一个章程,您看看。”

孙镇长和老张凑过去一看,纸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青云镇教育发展基金监督管理委员会章程(草案)》。

章程内容很详细,核心思想只有一个:透明。

委员会成员构成,要求必须包含镇纪委代表、捐款校友代表、镇人大代表、学生家长代表以及教师代表。每一笔资金的支出,都必须经过委员会半数以上成员签字同意,并且定期在镇政府门口的公告栏和新设立的公众号上进行公示,精确到每一块砖、每一支粉笔的采购单价。

孙镇长看着这份草案,眼神越来越亮。他那颗被官场规则浸泡多年的心,瞬间就明白了沈铭的用意。

这是在自断手脚,也是在穿上铠甲。

把钱袋子的钥匙交出去,就杜绝了所有贪腐的可能,也堵住了所有想说闲话的嘴。当青云镇的教育基金像水晶一样透明时,任何想来摘桃子、泼脏水的人,都无处下手。

“好!就这么办!”孙镇长一拍桌子,“我马上召集人开会,今天就把这个委员会的架子搭起来!他京城来的也好,省城来的也罢,想在青云镇办事,就得按咱们的规矩来!”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青云镇都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

在监督委员会成立的第二天,伴随着隆隆的机械声,那栋承载了几代人记忆的破旧教学楼被推倒了。许多村民和孩子站在远处,默默地看着,眼里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盼。

钱,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被转化成钢筋、水泥和崭新的教学设备。

陈望老师成了工地上最忙碌的人,他那张手绘的蓝图被放大成工程图纸,他每天都戴着安全帽,在现场来回奔波,跟施工队核对每一个细节,严苛得像是在雕琢一件艺术品。

新的教师招聘也异常顺利。特级教师陈望的加盟,加上青云镇“教育兴镇”的巨大声势和充裕的资金,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了许多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教师。

很快,一支由陈望领衔,老中青三代结合,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组建完成。

崭新的多媒体教学一体机运进临时搭建的板房教室时,一位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的年轻女老师,忍不住伸手抚摸着那光滑的屏幕,眼眶都红了。她在大学里用的就是这个,本以为回到乡镇,这辈子都跟这些先进设备无缘了。

一个学期的时间,在琅琅的读书声和工地的轰鸣声中飞速流逝。

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红白相间的墙体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塑胶跑道铺设完毕,绿色的草坪足球场也初具雏形。图书馆里,一排排崭新的书架正等待着书籍的填充。

青云镇的变化,震动了整个清河县教育界。

起初,许多人都在看笑话。县一中、二中的校长们在私下里议论,言语间颇有些酸味:“硬件上去了又怎么样?教学质量是靠钱能堆出来的吗?一群泥腿子,还能飞上天不成?”

他们等着看青云镇在全县统一期中考试里出丑。

考试那天,孙镇长比考生还紧张,在镇政府门口来回踱步,一上午就抽了半包烟。

沈铭则和陈望一起,站在新教学楼的楼顶,看着孩子们走进考场。

“有信心吗,陈老师?”沈铭问。

陈望扶了扶眼镜,目光平静地望着下方那些年轻的身影。“知识的种子已经播下,也浇了水,施了肥。至于能开出什么样的花,我们只需静待花开。”

等待结果的日子是煎熬的。

县教育局的电话,是孙镇长亲自接的。他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可微微颤抖的手还是出卖了他。

“喂,是……是教育局的王科长吗?啊,对对,我是孙建国……成绩出来了?哦,哦……怎么样啊?”

电话那头的王科长沉默了足足有十几秒,久到孙镇长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老孙……”王科长的声音听起来像是见了鬼,“你们青云镇……是给学生吃什么仙丹了?”

孙镇长一愣:“啥?”

“全县五千多名考生,你们镇中心小学的总平均分,从上次摸底的全县倒数第三,直接冲到了全县第五!”

“第……第五?!”孙镇长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这还不算完!”王科长的声音也激动起来,“单科成绩更吓人!你们的英语平均分,全县第二!只比县实验小学低了零点五分!还有,全县单人总分前五十名,你们镇占了三个!其中一个叫李小虎的,考了全县第九!”

“第九……第九……”孙镇长拿着话筒,嘴里反复念叨着这个词,整个人都傻了。他感觉自己像是在听天书,每一个字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却变得那么不真实。

电话那头的王科长还在滔滔不绝地分析着数据,可孙镇长已经一个字都听不进去了。他猛地挂断电话,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通红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沈铭。

“我们……我们……”他张着嘴,却发不出完整的声音,眼泪毫无征兆地就涌了出来。这个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男人,此刻哭得像个孩子。

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青云镇。

当学校门口的红色喜报贴出来时,整个镇子都沸腾了。无数家长挤在榜单前,寻找着自己孩子的名字和成绩,激动得又哭又笑。那些曾经认为读书无用的村民,此刻看着喜报上那一个个亮眼的名次,眼神里充满了震撼和懊悔。

事实,胜于一切雄辩。

青云镇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创造了一个教育史上的奇迹。

庆祝的鞭炮声从早上一直响到晚上,整个镇子都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骄傲和喜悦之中。

晚宴上,孙镇长喝得酩酊大醉,拉着沈铭的手,翻来覆去就说一句话:“沈铭啊,你就是我们青云镇的宝!是文曲星下凡!”

沈铭笑着,将他扶到椅子上坐好。他看着周围一张张淳朴而喜悦的笑脸,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模拟器可以给出唯一的活路,但这条路,终究是靠着所有人的努力和信任,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就在这时,他口袋里的私人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

喧闹的环境中,这声震动微不可察,却让沈铭的心头猛地一跳。

他走到一个安静的角落,拿出手机。屏幕上是一条短信,来自那个沉寂了数月的京城号码。

短信内容依旧简短得像一道命令。

“周五到了。我在镇口那棵歪脖子柳树下。”

沈铭的瞳孔微微一缩。

他抬起头,透过窗户望向镇口的方向。夜色深沉,什么也看不见。但脑海中,那个一直沉寂的【危机预警】图标,此刻正缓缓地、有节奏地,闪烁着一圈微弱的红光。

那个神秘的、不知是敌是友的人,终于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