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模拟:领导求我别莽了! > 第128章 不厌其烦,沈铭的真诚打动老人

###

院门关得死紧,门轴发出不甘的呻吟,震落几缕尘埃。

沈铭站在门外,后背还残留着被猛推一把的力道。他没有动,静静听着门内那一声压抑不住的、仿佛耗尽了毕生力气的苍老哽咽。

巷子里的空气凝固了。

那些原本在窃窃私语、伸长脖子看热闹的村民,此刻都噤了声。他们预想过沈铭会灰头土脸,会恼羞成怒,却没想过会是这样一种近乎悲壮的收场。刘根生的那声“滚”,骂得太重,太决绝,像是把这辈子所有的怨气和悲愤都吼了出来。

“我就说吧,刘大爷这块石头,谁也啃不动。”

“这沈主任也是,非要往枪口上撞,图啥呢?”

“唉,看着怪可怜的。”

议论声又低低地响了起来,这次,同情多过了幸灾乐祸。在他们看来,这场交锋,沈铭输得一败涂地。

沈铭却不这么想。他能感觉到,那扇门板背后,不是坚不可摧的堡垒,而是一个老人用尽全力撑起的、一戳就破的纸房子。那声怒吼,不是驱逐,是求饶。是求他不要再说了,不要再揭开那道血淋淋的伤口。

他转身,迎着巷子里众人复杂的目光,平静地走了出去。

第二天,天还没大亮,沈铭又来了。

他没穿那身显得正式的干部服,只套了件寻常的深色夹克。手里没拿文件袋,也没拿任何礼品,就这么空着手,像个早起散步的邻家后生。

他走到刘根生的院门前,门依旧虚掩着。他没有敲,只是轻轻推开,走了进去。

刘根生已经起来了,正弯着腰,在菜地里拔草。听到脚步声,他头也没抬,声音沙哑地迸出两个字:“出去。”

沈铭没说话,他环顾了一下院子,看到墙角靠着一把扫帚。他走过去,拿起扫帚,开始清扫院子里落下的槐树叶。

院子里很安静,只有扫帚划过地面的“沙沙”声,和刘根生拔草时偶尔弄断根茎的轻微声响。

刘根生直起腰,看着那个自顾自扫地的年轻人,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我让你出去,你听不懂人话?”

沈铭停下扫帚,看着他,语气平和:“大爷,您忙您的,我扫我的。这院子干净了,您住着也舒坦。”

说完,他低下头,继续扫地。动作不快,但很认真,连墙角的碎石都被他细细地扫了出来。

刘根生被他这不按常理出牌的架势噎得半天说不出话。他见过上门送礼的,见过上门说教的,见过上门拍桌子的,就是没见过上门来给他当义工的。他一肚子的火气,对着一个闷头干活不还嘴的后生,竟然不知道该从何处发作。

“我不用你可怜!”他憋了半天,吼出一句。

“我没可怜您。”沈铭抬起头,答得坦然,“我就是觉得,这院子这么好,不该这么乱。”

刘根生彻底没话了。他瞪着沈铭,沈铭也看着他,眼神清澈,没有半分谄媚或算计。最后,刘根生像是斗败了的公鸡,重重哼了一声,转过身,用更大的力气去拔他的草,仿佛那些草是他的仇人。

一上午,两人就这么一个拔草,一个扫地,谁也不再跟谁说话。

院外的村民们都看傻了。

“这……这是什么路数?沈主任给刘大爷家当上长工了?”

“你瞧瞧,扫得多干净!比我家那小子勤快多了。”

“刘大爷竟然没再赶他走,邪门了!”

中午,沈铭扫完了地,把扫帚放回原处,对着刘根生的背影说了一句:“大爷,我下午再来。”然后就走了。

刘根生拔草的动作顿了一下,依旧没回头。

下午,沈铭果然又来了。

这次,他手里提了个小布袋。他走到刘根生面前,把布袋打开,里面是一些黑乎乎的、带着点油光的饼状物。

“这是什么?”刘根生警惕地看着他。

“豆饼。沤熟了当肥料,养地。”沈铭把布袋放在墙角,“我看您那几棵黄瓜长得有点慢,可能是缺肥了。”

刘根生盯着那袋豆饼,眼神复杂。他是庄稼人,伺候了一辈子土地,自然识货。这种用老法榨油后剩下的豆饼,是最好的农家肥,现在城里都难买到了。这小子,竟然能弄来这个。

“我用不着。”他嘴上依旧强硬。

沈铭也不跟他争,放下东西,看到院里的水缸快见底了,便自觉地拿起扁担和水桶,往村口的井边走去。

刘根生看着他一摇一晃地挑着水走远,又看看墙角的豆饼,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蹲下身,继续摆弄他的菜地。

这一天,沈铭挑满了水缸,又帮着把菜地浇了一遍,临走时,依旧是那句:“大爷,我明天再来。”

第三天,沈铭又准时出现在院门口。

他一进门,就看到刘根生正坐在小马扎上,手里拿着一把小锤子,在修理一个旧了的锄头柄。

沈铭没说话,走过去,在他身边蹲下,看着他忙活。

刘根生似乎已经习惯了他的存在,没再开口赶人。他用小锤子将一个松动的木楔子往里敲了敲,试了试,还是有些晃。

“大爷,光用楔子不行。”沈铭终于开口,“这木头用久了,里面都空了。得用鱼胶混着木屑填实了,再上楔子,才牢靠。”

刘根生敲打的动作停了下来,他抬起眼,狐疑地看着沈铭:“你还懂这个?”

“我爷爷是木匠。”沈铭说着,站起身,“您等我会儿。”

他转身出了院子,没过多久,就从镇上的五金店里买来了鱼胶和一把小锉刀。他回到院子里,蹲下来,接过刘根生手里的锄头,用锉刀在另一块废木头上锉下细细的木屑,和鱼胶搅和在一起,小心翼翼地填进锄头柄的缝隙里。

他的动作很熟练,也很专注。阳光照在他的侧脸上,神情认真得像是在修复一件珍贵的文物。

刘根生就这么看着,一言不发。他看着这个年轻人灵巧的手指,看着他额上渗出的细密汗珠,眼神渐渐从审视,变得有些恍惚。

他仿佛看到了几十年前,那个同样蹲在这院子里,修补着农具的自己。那时候,他媳马就坐在旁边的门槛上,一边纳着鞋底,一边含笑看着他,嘴里絮絮叨叨地念着:“你省着点力气,别把自己累坏了……”

“好了。”沈铭的声音把刘根生从回忆里拉了回来。

他把修好的锄头递过去。刘根生接过来,握在手里晃了晃,严丝合缝,纹丝不动。

他摩挲着温润的木柄,许久,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那口气里,有卸下的防备,有认命的无奈,也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释然。

“你小子……”他看着沈铭,摇了摇头,“比镇上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强。”

这是三天来,刘根生对他说的第一句不带刺的话。

“坐吧。”他指了指旁边的小马扎。

沈铭依言坐下。

“你昨天说的那个……民俗馆,”刘根生看着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像是自言自语,“真能建成?”

“能。”沈铭的回答只有一个字。

“把我老婆子的照片放进去……让全镇的人都看着?”

“对。不光是照片,还有她的故事。您来讲,我们找人写下来,就刻在照片旁边。”沈铭说,“让以后的小辈们都知道,咱们青云镇,有过这么一位好奶奶,好妈妈。”

刘根生沉默了。他从口袋里摸出烟袋,装上一锅旱烟,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呛人的烟雾在他布满皱纹的脸前弥漫开来,遮住了他的表情。

沈铭就安静地等着,他知道,老人心中最硬的冰,正在融化。

一锅烟抽完,刘根生把烟锅在鞋底上磕了磕,站起身,走进了屋里。

过了一会儿,他拿着一个用红布包裹得整整齐齐的小包袱走了出来,递给沈铭。

沈铭有些疑惑地接过来,感觉手里沉甸甸的。

“这里面,是她年轻时候戴过的银镯子,还有……我们的婚书。”刘根生的声音有些发颤,他别过头,不去看沈铭的眼睛,“民俗馆要是建好了,就把它放进去。”

沈铭的心猛地一颤,他知道,这薄薄的红布里包裹的,是一个老人全部的念想和信任。

“还有,”刘根生走到墙角,指着那袋沈铭昨天拿来的豆饼,“这个,你拿回去。我这几分地,用不着这么好的肥料。”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声音低得像蚊子哼。

“新小区的那个……‘天空农场’,要是真能弄成,到时候再给我留点。”

说完,他便转身回了屋,留下沈铭一个人站在院子里,手里捧着那个沉甸甸的红布包袱。

沈铭低头看着包袱,嘴角慢慢勾起一抹弧度。他知道,这场持续了三天的无声战役,他赢了。

他小心翼翼地将包袱揣进怀里,转身走出了院子。巷子里的村民们看到他出来,脸上不再是幸灾乐祸,而是写满了不可思议。

就在这时,沈铭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他掏出来一看,是一条新信息,来自市里的周敏。

信息很短,只有一句话,外加一个附件。

“沈主任,你要的‘新生活说明书’,概念稿出来了。看看这个‘包装’,你是否满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