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模拟:领导求我别莽了! > 第104章 挖掘古镇历史,打造文旅名片

办公室里,寂静无声。

那道冰蓝色的光幕缓缓隐去,连同那振奋人心的“65%”和“唯一的活路”也一并消失在意识深处。世界重新恢复了它的质感,窗外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桌上茶杯里早已凉透的茶水,以及空气中那股档案盒散发出的、混合着灰尘与旧时光的陈腐气味,都变得无比真实。

沈铭靠在椅背上,没有动。

他能感觉到自己心跳得很快,一下,又一下,沉重地敲击着胸腔。后背被汗水浸湿的衬衫紧贴着皮肤,夜风从敞开的窗口吹进来,带来一阵凉意,让他起了一层细密的鸡皮疙瘩。

一百二十七次模拟失败的窒息感,仿佛还残留在身体里。那些在模拟中遭遇的白眼、轻蔑的笑容和无可奈何的叹息,都像是真实的经历,在他脑海里留下了一道道刻痕。他从未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一个地区的困境是何等的根深蒂固,那种在传统赛道上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追赶的绝望,足以压垮任何一个有志之士。

而现在,系统却告诉他,在所有人都看不到的地方,藏着一条路。

一条听上去荒诞不经,甚至有些可笑的路。

文化旅游?

沈铭将这四个字在唇齿间无声地念了一遍,自己都觉得有些不真实。这玩意儿,在县里的工作报告里都属于“软实力”、“长远规划”一类的词,是用来点缀门面的,从来没人当真。孙镇长能同意吗?镇上那些习惯了算计一亩地能多收几斤粮食、一个厂能解决多少就业的干部们,能理解吗?

他几乎可以预见到,当他把这个构想拿到班子会上讨论时,会是怎样一番场景。大家会用一种看疯子的眼神看着他,或许还会有人在私底下议论,沈主任是不是搞土豆节搞得太顺利,有点飘了,开始不切实际了。

这比当初提议搞“土豆节”的风险大得多。土豆节失败了,损失的是钱和物,他沈铭大不了背个处分,从头再来。可这个“文旅项目”要是失败了,打击的将是整个青云镇好不容易才凝聚起来的一点心气和自信。

这的确是一条“莽夫路线”。

沈铭缓缓吐出一口气,胸口的烦闷与激荡交织在一起。他站起身,走到那半面墙的档案前,目光从那些印着“招商引-资”、“项目洽谈”的文件夹上扫过,最后,落在了最底下那个角落里,一本孤零零的、书脊已经开裂的《青云镇志》上。

【历史的真相,沉睡在布满灰尘的故纸堆里,也流传在行将就木的老人唇边。去寻找它们,那将是你点燃第一把火的火种。】

系统最后的提示,像一句咒语,在他耳边回响。

他蹲下身,将那本厚重的镇志抽了出来。封皮是深蓝色的硬壳,边角已经磨损得露出里面的纸板。他用手拂去上面的灰尘,指腹传来粗糙的触感。

就是这东西,藏着青云镇唯一的活路?

“吱呀——”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王科员的脑袋探了进来,脸上带着小心翼翼的讨好笑容。

“主任,您……还没走啊?”他看到办公室里只亮着一盏台灯,沈铭一个人蹲在档案堆前,像是在寻宝,不由得愣了一下,“食堂的饭早就凉了,我让师傅给您在小锅里热着呢,要不……先去吃点?”

沈铭抬起头,昏黄的灯光在他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他没有回答王科员的话,而是拍了拍手里的镇志,问道:“王哥,你是在镇上长大的吧?”

“是啊,土生土长。”王科员不明所以,但还是立刻回答,“打我爷爷那辈儿起,就没出过这青云山。”

“那你小时候,听家里的老人说过咱们镇以前的事吗?比如,很久很久以前。”沈铭的目光很专注。

“以前的事?”王科员挠了挠头,努力回忆着,“就那些呗,说咱们这儿以前穷,吃不饱饭,后来政策好了,才慢慢过上好日子……哦,对了,我爷爷总说,镇西头那条老街,以前不是这样的,是石板路,两边都是店铺,可热闹了。还有镇外那条河,说以前上面有渡船,专门渡人和马帮的。”

王科员说得零零碎碎,都是些当成睡前故事听的民间闲话,他自己也没当回事。可这些话落进沈铭的耳朵里,却与镇志上那些干巴巴的文字,开始互相印证。

“马帮……”沈铭低声重复了一句。

“对啊,就说是什么‘茶马古道’从咱们这儿过。”王科员笑了笑,觉得有些荒唐,“主任,您问这个干啥?这都猴年马月的老黄历了,现在谁还走那玩意儿啊。”

在他看来,沈铭不关心那些几十万、上百万的投资项目,反而对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感兴趣,实在是有些奇怪。

“没什么,随便问问。”沈铭没有多解释,他将镇志放到办公桌上,对王科员说:“王哥,饭我就不吃了,你帮我个忙。”

“您说!主任您尽管吩咐!”王科员立刻挺直了腰板。

“明天一早,你帮我跑一趟县档案局和地方志办公室,就说我们镇要修编镇志,需要查阅所有和‘青云镇’、‘青云驿’以及‘茶马古道’相关的历史资料,不管是文字还是图片,只要有,都帮我复印一份回来。用镇政府的名义去,这是公事。”

王科员彻底懵了。

修编镇志?这活儿清闲是清闲,可也是最没油水、最出不了成绩的苦差事啊。现在全镇上下的心思都在怎么搞经济、怎么挣钱上,主任怎么突然想起干这个了?难道是土豆节大获成功,孙镇长要给主任安排个清闲岗位,准备提拔了?

他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种可能,但嘴上却不敢有半点含糊,立刻应承下来:“好嘞!主任您放心,我明天一早第一个到档案局门口等着!”

“去吧,早点休息。”沈铭挥了挥手。

王科员一步三回头地走了,还体贴地帮他把办公室的门轻轻带上。

整个世界又只剩下沈铭一个人。

他坐在椅子上,将那本《青云镇志》翻开。书页泛黄,字迹是铅印的宋体,带着一种特有的年代感。

“青云镇,古称‘青云驿’,乃明清时期通往西南之‘茶马古道’重要驿站之一……”

他一字一句地读着,这一次,他的心态和下午时完全不同。下午,他是在失败的废墟里寻找经验教训;而现在,他是在尘封的宝藏中寻找开启未来的钥匙。

他需要证据,需要一个完整、动人、足以说服孙镇长,说服所有人的故事。他不能直接说这是模拟器给出的答案,他必须让这个看似天方夜谭的构想,建立在坚实的历史依据之上。

夜深了,镇政府大院里最后几扇窗户的灯也熄灭了。只有沈铭的办公室还亮着。

他全神贯注地翻阅着,时而用笔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关键的词句,时而皱眉思索。他发现,这本镇志虽然提到了“青云驿”和“古道”,但记载都非常简略,语焉不详,似乎编撰者也并未觉得这是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

这恰恰说明,这段历史,已经被遗忘了太久。

当他翻到“人物志”一栏时,一个名字忽然跳入了他的眼帘。

“……顾学文,曾任本镇镇长,退休后致力于地方史料搜集与整理,对青云镇古道文化有深入研究,着有《青云驿考》初稿,未曾发表……”

顾学文!老镇长!

沈铭的呼吸一滞。他记得孙镇长提过一嘴,镇里有位退休多年的老镇长,德高望重,就住在镇西的老街上。

【……历史的真相,也流传在行将就木的老人唇边。】

系统的提示再次浮现。

沈铭看着那个名字,又看了看“着有《青云驿考》初稿”这几个字,心脏猛地一跳。他感觉自己像是挖到了宝藏的入口,那扇尘封已久的大门,就在眼前。

他合上镇志,看了一眼窗外深沉的夜色,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查阅县里的资料是面上的工作,是官方的佐证。而真正的活水,真正的故事和灵魂,或许就藏在那位老镇长的记忆里,和那份从未发表过的《青云驿考》初稿中。

明天,除了让王科员去县里,自己必须亲自去登门拜访这位老镇长。

这个念头一定,沈铭感觉浑身的疲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即将踏上全新征程的亢奋。他知道,这条路不会好走,但他别无选择,也充满期待。

他站起身,关掉台灯,将办公室的门锁好。走在空无一人的走廊里,他的脚步声清晰而坚定。今晚,他或许会做个好梦,梦里,不再是冰冷的洽谈会和失败的结局,而是古道上清脆的马帮铃响,和驿站里温暖的灯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