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官场模拟:领导求我别莽了! > 第101章 新的挑战,镇里招商引资的困境

天台上的风,带着山野夜晚特有的凉意,吹散了酒意,却吹不散压在心头的思绪。

孙镇长那句“咱们青云镇,下一步,靠什么?”问完,便不再说话,只是把目光投向远方连绵的群山。那黑黢黢的轮廓在夜色里像一头沉睡的巨兽,守护着这片土地,也禁锢着这片土地。

沈铭没有立刻回答。

他能感觉到,身边这个年过半百的镇长,在问出这句话时,已经将一种沉甸甸的信任,连同整个青云镇未来的担子,一并交到了他的手上。

这种分量,比在华润城办公室里,面对宋启明连珠炮似的质问要重得多。卖土豆,是一场战役,输了,大不了土豆烂在地里,来年再战。可招商引资,关乎的是一个乡镇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发展命脉,是产业的根基,是几万百姓的长久生计。这已经不是一场战役,而是一场经年累月的战争。

“镇长,这事儿……急不得。”沈铭终于开口,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散。

孙镇长转过头,借着远处透来的微光,能看到沈铭平静的侧脸。“怎么不急?”他叹了口气,从口袋里又摸出一根烟点上,火星在夜风中明灭不定,“县里下个月就要开招商引资动员大会,每个乡镇都要上台讲,讲规划,讲项目,讲优势。往年,咱们青云镇都是‘三讲’——讲困难,讲历史,讲精神。人家别的镇端上来的是山珍海味,咱们端上去的是忆苦思甜饭。”

他自嘲地笑了笑,烟雾从他嘴角溢出,带着苦涩的味道。“年年坐在最后一排,听着人家高新区、经开区报出一个个天文数字,我那脸火辣辣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今年,靠着你的‘青云土豆’,咱们总算扬眉吐气了一回。我不想再坐回最后一排了。”

孙镇长把烟蒂在水泥栏杆上摁灭,语气变得严肃:“小沈,我跟你交个底。这些年,不是没想过办法。咱们也学人家,印过招商手册,成立过招商小组,我亲自带队去沿海跑过,人家客客气气地接待,好吃好喝招待着,一听咱们这儿离高速口还有几十公里,连个像样的配套企业都没有,就再也没了下文。”

“咱们能给的优惠政策,人家给得更多。咱们能拿出来的土地,不是山坡就是河滩,平整成本高得吓人。咱们说人力成本低,可熟练工人和技术人才一个都找不到。你说,人家投资商凭什么来?图咱们这儿山清水秀空气好,来养老吗?”

一连串的现实问题,像一把把钝刀子,割在青云镇最脆弱的软肋上。

沈铭静静地听着,他知道,孙镇长说的每一个字,都是青云镇乃至无数个类似乡镇共同的困境。没有区位优势,没有产业基础,没有人才储备,就像一个赤手空拳的士兵,被推上了现代化的战场。

“镇长,您说的这些,是我们的劣势,也是事实。”沈铭没有回避问题,“但硬币总有两面。我们得先把自己的家底盘清楚,到底有什么,缺什么,什么是别人没有的。知己知彼,才能找到突破口。”

孙镇-长看着他,看着这个总能从绝境中找到出路的年轻人,紧锁的眉头稍微松开了一些。“盘家底?怎么盘?”

“您把这些年所有关于招商引资的文件、报告、宣传材料,都给我一份。我想先看看,我们过去的路,到底错在哪儿。”

孙镇长的眼神亮了亮。他最怕的就是沈铭也像以前那些年轻人一样,上来就拍胸脯、喊口号,讲一堆不着边际的宏大构想。沈铭这种先看问题、先找病根的态度,让他觉得踏实。

“行!”孙镇长重重地一点头,“明天一早,我让办公室把东西都给你搬过去。小沈,这副担子,我就交给你了。你放手去干,需要什么支持,人、财、物,只要我这个镇长能给的,绝不含糊!”

……

第二天,青云镇政府大院。

土豆大捷的兴奋劲儿还没完全过去,但工作日的秩序已经恢复。沈铭走进办公室时,发现自己的办公桌被擦得一尘不染,桌角那盆快要枯死的绿萝被浇透了水,叶子精神了不少,就连他那个用了好几年的搪瓷茶杯,都被洗得露出了内壁的白色。

王科员正拿着一块抹布,踮着脚尖擦拭沈铭头顶上方的窗框,姿势有些滑稽。看到沈铭进来,他立刻像被按了弹簧一样跳下来,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

“主任,您来啦!我寻思着您这办公室光线不太好,就把窗户给擦了擦,亮堂点,对眼睛好!”

沈铭看着他这副殷勤的模样,有些哭笑不得。自从上次递交检讨后,王科员就彻底成了他的“铁杆粉丝”,鞍前马后,唯恐照顾不周。

“王哥,不用这么客气。”沈铭放下公文包,“以后这些活儿我自己来就行。”

“那哪儿成啊!”王科员把抹布一甩,抢着接过沈铭手里的水壶去打水,“您现在是咱们镇的顶梁柱,脑子里装的都是发展大计,哪能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分心?您就擎好吧!”

说着,他一阵风似的冲出了办公室,不一会儿又一阵风似的端着泡好的茶回来,茶叶放得恰到好处,水温也正好。

沈铭端起茶杯,看着这个前后变化巨大的下属,心中不禁莞尔。这就是现实,当你弱的时候,身边坏人最多;当你强了,世界都对你和颜悦色。

上午九点,镇办公室的两个小年轻,吭哧吭哧地搬来了两大摞落满灰尘的档案盒,堆在沈铭的办公室里,几乎占了半面墙。

“沈主任,孙镇长吩咐的,这都是咱们镇从建镇以来,所有跟招商引资有关的资料,全在这儿了。”

送走他们,沈铭关上门,独自面对着这堆故纸堆。

他打开最上面的一个档案盒,一股陈腐的霉味扑面而来。里面是一本制作于九十年代的招商宣传册,红色的封面上印着几个烫金大字——《投资热土,希望的田野——青云镇欢迎您》。

翻开内页,粗糙的铜版纸上,印着一些像素极低的照片。一张是几个干部站在一片荒草萋萋的土地上,手指远方,意气风发。配文是:“五百亩工业预留用地,虚位以待”。

另一张是一群穿着蓝色工装的年轻姑娘在缝纫机前埋头工作,笑容淳朴。配文是:“丰富的人力资源,是您事业腾飞的翅膀”。

沈铭继续往下翻,一本又一本,一年又一年。宣传册的封面从红色变成了蓝色,又变成了彩色,照片的清晰度越来越高,领导的题词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核心内容却惊人地一致。

“矿产资源丰富”——后面括号里用小字标注着“储量待探明”。

“交通便利”——指的是那条一天只有两班车的县级公路。

“政策优惠,服务一流”——所谓的“一站式服务”,就是镇长亲自陪着跑县里各个部门,能不能办成,全看运气。

沈-铭靠在椅子上,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他终于明白孙镇长那句“忆苦思甜饭”是什么意思了。青云镇就像一个家境贫寒却又心气极高的姑娘,每次去相亲,都把家里唯一那件洗得发白的旧棉袄穿上,努力挺直腰杆,告诉对方自己勤劳善良,却拿不出任何像样的嫁妆。

她有的,别人都有,甚至更好。她没有的,却是对方最看重的。

一整个下午,沈铭都把自己埋在这堆资料里。他看到了前几任领导为了拉来一个投资几十万的小服装厂,陪着老板喝到胃出血,最后厂子开了不到一年就倒闭了。他看到镇里为了争取一个养猪场项目,给出了免除十年土地租金的“血亏”政策,结果项目因为环保问题被县里一票否决。

失败,失败,还是失败。

这些档案,不是功劳簿,而是一部血泪斑斑的失败史。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办公室外传来了同事们下班的说笑声。王科员探进头来:“主任,还不走啊?食堂留了饭。”

“你们先吃吧,我再看会儿。”沈铭头也没抬。

王科员看着沈铭被文件和档案淹没的背影,张了张嘴,想劝两句,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轻轻地带上了门。

办公室里彻底安静下来,只剩下沈铭翻动纸张的沙沙声。

他将最后一份文件合上,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所有的常规道路,所有的传统模式,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都被前人走遍了,并且都被证明是死路。

青云镇的困境,不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而是系统性的、结构性的匮乏。想靠着修修补补,在传统工业招商的赛道上跟别人竞争,无异于痴人说梦。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夜幕下的青云镇。远处山脚下的村庄亮起点点灯火,像洒落在黑丝绒上的碎钻。土豆的成功给这里带来了短暂的欢欣和希望,但沈铭知道,这远远不够。如果不能找到一个可持续的产业来支撑,这点希望的火光,很快就会被现实的寒风吹灭。

他回到办公桌前,坐下,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脑海中,那股熟悉的、冰冷的感觉再次浮现。

【检测到新事件:青云镇招商引资困境。】

【当前困境评估:地狱级。常规路径成功率:0.01%。】

【是否开启模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