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里的内容,比技术组整理的摘要要详细得多。
徐帆一页一页地翻看着。
受害者夏昭,父母早亡,从小在福利院长大,性格温和,待人友善,在街坊邻居和同行里的口碑都很好。
他虽然是流浪歌手,但从不与人争抢地盘,也没听说过和谁有过什么大的矛盾。
这样一个老好人,怎么会成为凶手的目标?
卷宗里记录了明城分局的侦查过程。
他们最初也是将案件定性为仇杀,对夏昭的社会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排查。
但结果,一无所获。
所有与夏昭有过接触的人,都没有作案动机和时间。
案子就这么被搁置了下来,成了一桩悬案。
徐帆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不对劲。
太不对劲了。
如果凶手的目标是随机选择的,那为什么偏偏是夏昭和沈正?
这两个人之间,一定还有什么他们没有发现的共同点。
徐帆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膝盖,视线在卷宗上快速扫过。
他翻得很快,几乎是一目十行。
突然,他的目光停在了其中一页。
那是夏昭的个人履历部分。
在履历的末尾,附着几张奖状的复印件。
其中一张,赫然印着几个大字——“明城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记录着夏昭在两年前,曾经从一群小混混手里救下过一个被抢劫的女孩。
见义勇为!
徐帆的脑子嗡的一声。
他想起了沈正的档案。
沈正也曾因为在公交车上制服持刀歹徒,而被评为“江城好市民”,拿过见义勇为的表彰!
原来是这样!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串联了起来!
凶手不是在随机杀人,他是在有目的地猎杀!
他的目标,是那些曾经见义勇为的城市英雄!
这个发现让徐帆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谋杀了。
这是对社会良知和正义的公然挑衅!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宇馨。
“这两个人,肯定还有别的共同点。”
他的声音不大,但异常坚定。
“一个江城,一个明城,相隔几百公里,我不信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拿过见义勇为。”
徐帆将卷宗重重地合上,看着宇馨,下达了新的指令。
“宇馨,查!”
“把沈正和夏昭这两个人,从出生到现在的履历全部给我扒出来。”
“学校、工作、社交圈、上网记录……任何他们可能产生交集的地方,一个都不要放过!”
宇馨看着徐帆眼中燃烧的火焰,重重地点了点头。
“明白。”
“简队,我申请将夏昭案与沈正案并案处理。”
徐帆的声音斩钉截铁。
“由我们江城分局接手,统一侦办。”
简平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徐帆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跨区并案,这可不是小事。
“这……不合规矩吧?”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徐帆看着他,“凶手在两个城市作案,单凭任何一方的力量,都很难在短时间内抓住他。
并案,集中力量,才是最高效的办法。”
简平沉默了。
他知道徐帆说得有道理。
而且,他也见识过徐帆的能力。
“好,我去向局长汇报。你们等我消息。”简平点了点头,拿着档案袋快步走了出去。
办公室里只剩下徐帆和宇馨。
等待的时间总是显得格外漫长。
徐帆重新拿起那份刚合上的卷宗,再一次翻阅起来。
他总觉得,见义勇为这个共同点,虽然是重大突破,但似乎还隔着一层窗户纸。
太巧了。
一个在江城,一个在明城。
两个毫无交集的人,都因为见义勇为被表彰,然后又都被同一个凶手盯上。
这概率,比中彩票还低。
不对。
肯定还有更深层次的联系。
徐帆的目光死死地盯着两人的履历。
沈正,因制服持刀歹徒,被评为“江城好市民”。
夏昭,因救下被抢劫的女孩,被评为“明城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等等!
时间!
徐帆的瞳孔猛地一缩。
他迅速翻到沈正的档案摘要,找到了那份表彰的复印件。
时间是两年前。
而夏昭的表彰,也是在两年前。
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档案里都提到了,这并不是他们第一次见义勇为!
徐帆的手指在档案上划过,找到了那段不起眼的记录。
沈正的第一次见义勇为,是在将近七年前,当时他还只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
而夏昭的第一次,是在六年半前,他还在福利院里。
七年前……六年半前……
两个时间点如此接近!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劈开了徐帆脑中的迷雾!
他们后来的见义勇为,或许只是一种习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善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