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赘婿也抢手 > 第182章 实验连续成功

赘婿也抢手 第182章 实验连续成功

作者:幻雨映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2 04:05:54

经过连续数日废寝忘食的研究和上百次配比试验,期间经历了无数次胶体浑浊、固化不全、脆性断裂等失败,伊毅终于捕捉到了那个关键的平衡点。

这一天,当又一罐新型树脂从固化炉中取出,冷却后进行性能测试时,结果让在场包括顾宏斌在内的所有人都震惊了。

“抗拉强度,比我们原来的配方提升了108%!”

负责检测的工人看着仪器读数,声音都有些颤抖。

“韧性指标,提升了295%!几乎三倍!”

另一项关键测试结果出来,车间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嘶~嘶~嘶~

顾宏斌拿着那截用新树脂制成的竿胚样品,用力弯折,感受到那远超以往的弹性和恢复力,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狂喜:

“伊毅!这……这你是怎么做到的?!这性能,绝对赶上国外那些顶级品牌用的特种树脂了!”

伊毅擦了擦额头的汗,虽然疲惫,但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只是调整了一些辅助材料的比例和固化流程,运气比较好,碰对了方向。”

他谦虚地没有深入解释那些复杂的材料学原理和实验设计思路。

【科研】熟练度 1!

这次成功实验加了1点,这次突破性的成功,直接就增加了1点熟练度,而不再是10次实验才加1点了。

给他带来的内心成就感远非一点熟练度可比。

新型高强度高韧性树脂的研制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伊毅,也彻底折服了厂里的老师傅们,顾宏斌当即拍板,下一批中高端鱼竿就试用这种新树脂。

解决了树脂的核心问题,伊毅并没有停下脚步,趁热打铁地凭借着初级【科研】技能带来的清晰思路,将目光投向了之前“刷”过熟练度的另外三道工序。

首先是最复杂的导环缠绕工序。

他利用新树脂的优异性能作为基础,重新分析导环受力,通过建立简单的力学模型,他发现原有的缠绕方式和胶粘区域分布存在应力集中点。

他设计了一种渐变密度的缠绕方案,并在关键受力点增加了局部加强,同时优化了导环支架与竿体的贴合度。

接着是手柄,结合人体工学数据和大量握持测试反馈,厂里的工人全部都派到后院钓鱼,成了他的免费测试员。

对现有手柄的弧度、粗细、材质软硬度进行了微调,使其长时间握持更舒适,发力更顺畅。

最后是轮座,他重点优化了轮座与竿体的连接结构,增加了一个小小的仿生锁紧设计,使得安装更便捷,锁紧更牢固,同时在频繁调整鱼轮位置时也能保持稳定。

对轮座内部的轴承选型和排列也提出了改进意见,以降低转动摩擦。

这些改进,单独来看,或许不如树脂配方的突破那样震撼,但每一项都直指用户体验的痛点,伊毅通过严谨的实验和对比测试,验证了每一项优化的效果。

“伊毅,你这脑袋是怎么长的?”

顾宏斌看着顾云帆提交的厚厚一叠改进报告和测试数据,感慨万分:

“导环缠绕优化后,模拟测试显示寿命预计能提升70%以上;新手柄的握持疲劳度降低了将近80%;新轮座的稳定性和顺滑度也提升了75%左右。

这些改进加起来,对我们鱼竿整体品质的提升,简直是脱胎换骨啊!”

“岳父您过奖了,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了一些细微的调整。”

伊毅笑道,他能感觉到,随着这些系统性改进研究的进行,【科研】技能的熟练度虽然增长缓慢但稳定,而他对【研究】本身的理解也愈发深刻,那种抓住问题关键、设计实验路径、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正在融入他的本能。

顾宏斌看着伊毅,眼神中充满了赞赏和期待:

“你这哪是细微调整,你这是给我们厂装上了腾飞的翅膀!

等这批采用全部新工艺的鱼竿做出来,我有信心,绝对能在市场上引起轰动!”

伊毅笑了笑,目光再次投向那三台树脂搅拌罐。

初级【科研】的1000点熟练度还任重道远,但他已经找到了正确的路径。

多线并进,理论与实践结合,从核心材料到关键工序的系统性优化……

他知道,自己在鱼竿厂的科研之路,才刚刚步入正轨。

在成功优化了树脂、导环、手柄和轮座之后,伊毅并未满足。他那被初级【科研】技能强化过的思维清晰而活跃,目光扫过鱼竿生产的整条流水线,如同精准的雷达,搜寻着下一个可以改进的环节。碳纤维布制造和鱼线生产因设备和技术门槛太高暂时无法触及,但剩下的工序依然大有可为。

他首先盯上了碳布裁剪机。这台机器根据设计图纸,将大卷的碳布裁剪成制作不同竿节所需的锥形片。伊毅观察发现,现有的排版算法虽然成熟,但在材料利用率上仍有提升空间。

他利用【手机设计】技能中涉及pcb布局优化的经验,结合鱼竿受力分析,对裁剪路径进行了重新规划和优化。

“李师傅,您看,如果我们把这三号竿节的坯料稍微旋转一个角度,和五号竿节的坯料嵌套排版,这一卷碳布的边角料能减少至少5%。”

负责操作裁剪机的李师傅凑近一看,眼睛一亮:

“嘿!还真是!伊毅你这脑子真好使,这点边角料省下来,长期看可是一大笔钱!”

实验22次,他的设计就成功实现出来,实际效果超过理论值的2%。

接着,伊毅转向竿体打磨工序,打磨是为了让缠绕碳布形成的竿胚表面光滑平整,便于后续上漆。

这项工作主要依靠老师傅的手感和经验,他暂时没有能力优化改进,只能对师傅们使用的工具进行一些优化改进。

“用了这个小玩意儿,手稳多了,也不那么累,关键是磨出来的竿子均匀度好了不少!”

一位打磨工试用后赞不绝口,可惜这样的改进没有技能熟练度拿。

之后,他深入研究涂装和标印工序。

鱼竿的涂装不仅为了美观,更关乎防水、耐腐蚀和耐磨性。

伊毅仔细研究了现有的油漆配方和喷涂工艺,重点关注漆膜的附着力和硬度。

与老师傅探讨,微调了底漆和面漆的喷涂厚度、烘烤温度曲线,并引入了一种新的静电吸附预处理方法,使得漆面更加均匀,附着力测试显示提升了超过15%。

同时,他对竿身的品牌标印和规格文字印刷也提出了改进意见,选用了一种耐磨性更佳的油墨,并优化了UV固化的流程,使得标识更加清晰持久。

每一次小小的优化,或许不如树脂突破那般耀眼,但累积起来,却实实在在地提升着【斌仪鱼竿厂】的整体制造水平和产品一致性。

“接下来,就该研究主材料的碳纤维了,这才是重头戏,是必定会惊动国家的好东西。”

只是他的研究,因为一些意外,不得不停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