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371章 劝进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371章 劝进

作者:霸道总裁胖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2 03:59:48

第371章 劝进

“大王,南京内阁办事衙门,又收到几封民间士子递来的劝进书!”

顾景和刘骏二人联袂而来,还带来了十几封不同式样的劝进书信。

这都已经几乎快成常态,自从聂宇以汉王的身份,亲领大汉百官前往拜谒明孝陵后,这些个劝进的书信便如雪般纷纷冒了出来。

他们递不到汉王府,那就想着法子递到南京的内阁各部办事衙门。

聂宇随意拆开几封看了下,内容大差不差,都是觉得拿下南京,就可以登基称帝了。

说是劝进,但劝的都很委婉,甚至没有直接说称帝,而是在说汉王既然已经拜谒过了明孝陵,那也该给大汉宗祖追封庙号,兴修皇陵,厘定正统。

句句没说称帝,可追封先祖威庙,还要兴修皇陵,厘定正统,这些可都是皇帝该干的事情。

聂宇倒也不反感称帝,当初他能用“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去诱惑自己的老爹,现在手下的大臣百姓也能用这八个字来诱惑自己。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不得不承认,没有任何男人能够拒绝这八个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聂宇不能拒绝,也没有理由拒绝。

作为大汉这个新生政权班子的老大,他的任何行为都要对得起手下将领,官员、士民百姓的期待。

在这皇权依旧占据主导的时代,就连欧洲大陆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制度国家。

英国人那可笑的君主立宪,就是资产阶级在跟英国王室夺权。

法国人那可笑的共和国,最迟后年就会被拿破仑推翻,建立法兰西帝国。

……

聂宇屏退了来送信试探的刘骏和顾景,接着召来秘书阁的几个值班官员。

内阁自从正式改革建制,已经成了大汉最高执政权力部门。

虽然聂宇还是时常召见内阁,私下开小会商议国家大事,但一些涉及到聂宇自身的私事要事,就不适合跟内阁直接开会商议。

比如这商议称帝事宜,内阁可以做后面的正式决定,但具体称帝与否就不能跟内阁去讨论,否则会给内阁和下面的各部级官员,带来不太明确的政治信号。

秘书阁的几个值班官员陆续来到,除了几个新招的生面孔,又有袁名曜、魏辅邦、邓显鹤这几个恩科进士出身,同样也是汉王新招的秘书官。

按照去年定下的例,他们三人在内阁做中书舍人,观政一年就可以外放做县令。

如今,距离一年期满还有三个月,聂宇最后把他们从内阁调来秘书阁,到自己身边做秘书官。

三个月后,还是依例外放。

人才这种东西,肯定要多给特权,不可能真的让人才平地慢慢起步往上爬,这是在浪费资源、浪费人才。

聂宇随手把那十几封留下来的劝进书信,给这些来到的值班秘书官们轮流传看。

看完一圈,聂宇笑问道:“你们对此怎么看?”

虽然是问的怎么看,但都已经把劝进书信给他们传看了,说明汉王心里对劝进已经有了计较。

场面一时沉寂了片刻。

邓显鹤当先开口说道:“我大汉昔以反清复汉为旗,如今南京已复,南方半壁大半皆已驻满汉旗。值此时刻,大王正当进位九五,既应天下人心,又能厘定正统,宣示中国之天命已复我汉家!”

邓显鹤这话简单归纳一下,就是赶紧登基称帝,确定正统大义名分。

只要大汉这边称帝了,之后就能名正言顺的说伪清是鞑虏,还能让伪清那边的官绅集团认为天命已变,伪清这鞑虏王朝捡来的江山,也该到鼎革换代的时间了。

聂宇听罢继续问道:“若是孤以南京登基建国,会否太早了些?”

袁名曜立刻说道:“不早不早,登基大事早有早的好,晚也有晚的妙。南京已经光复,南方人心不说尽归我大汉,那也尽慑我大汉,而且南京打下了,伪清已经不会再像之前轻视我大汉。就算大王不称帝,我大汉也已成伪清心腹之患。既如此,何不直接称帝,还能号召人心,宣示我大汉实为进取王朝,而非侥幸得国之怯懦反贼!”

聂宇微微点头,对登基称帝已经没有疑虑。他想了想,又接着问道:“既要称帝,那么国号又该怎么选?”

称帝的国号、年号、日期等大事,应该都是内阁来讨论商定,但这时也可以先问问秘书阁的意见。

这也算是一种考校,回答的对错与否都没甚关系,反正也不会真问一下他们就做决定。

有个年轻秘书官忽然拱手回答:“臣以为既要称帝建国,国号可选定为大明。”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

所有人齐刷刷看向那个建议改国号大明的人才。

发言的秘书官似也知道自己说的不太妥,连忙解释道:“大明虽为前朝国号,但前朝到底为我汉家王朝,民间百姓及反清义军多有知悉。而且大王又刚拜谒过明孝陵,前明太祖昔年便是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旗号。大王现在称帝建明,实则暗合复明,正呼应我大汉驱逐鞑虏、恢复汉家中华之功业!”

总结,大明在百姓那里知道的多,比他们大汉有市场。

改国号为大明,可以吸纳百姓和民间反清势力,包括天地会这些以反清复明为旗号的义军投奔。

不过,这些理由说完,很快有人出言反对,反对的人正是魏辅邦。

魏辅邦说道:“国号大明实为不妥,先不说吉不吉利的话,大明都是已经灭了一百多年的前朝。大王甚至不姓朱,如何能够复称大明,还是说等大王登基改了国号,再找一个朱家人共享社稷天下?”

“这……”最先发言的那人瞬间有些哑口无言。

魏辅邦趁胜追击,继续说道:“大王,臣以为大明不可取,可以大周为新国号。毕竟,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也!”

虽然以周为国号的王朝,除了东西二周这两个正统的以外,剩下的普遍都是短命鬼。

北周、武周、后周、大周(张士诚)、吴周,没一个能活过百年的,就连活过五十年都够呛。

但这不代表周的国号有问题,只能是人不太行,北周那是鲜卑异族,武周那是牝鸡司晨,后周就不说了,一报还一报,张士诚的大周纯就是草台班子。

最近的吴周,那更是大汉奸加三姓家奴吴三桂称帝的国号,这样的无德之人也配坐天下?

而大汉则不同,大汉的起家之路没有黑点,口号也是正的不能再正,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百姓尽皆拥护爱戴。

如此,立国号为大周,周朝天下八百年,伪清鞑虏堪堪一百五十载,压得死死的。

魏辅邦说完,袁名曜提出不同意见:“大周、大明,皆为旧号,既为旧号,那还是能不选用,就不选用。大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此为千秋伟业,应配以响亮国号。”

有人眼前一亮:“还是以大汉为国号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