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那句“用天使投资摆平小鬼”说得颇有气势,但真走到苏家布行门口,看到里面剑拔弩张的场面,心里还是有点打鼓。
布行里,以崔明为首的五六个人堵在门口,气势汹汹。崔明手里抖搂着一匹看起来颜色有些黯淡的青色布帛,唾沫横飞:“大家都来看看!苏家布行店大欺客!以次充好!这匹‘越州青’,买回去还没裁衣就褪色!还敢卖那么贵!这不是坑人吗?!”
他带来的几个随从也跟着起哄,嚷嚷着“赔钱!”“报官!”“封了这黑店!”
布行的老掌柜和伙计们急得满头大汗,试图解释,但声音完全被压了下去。周围围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指指点点,对苏家布行的声誉显然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苏婉儿脸色煞白,紧咬着下唇。布行是苏家的根基,若名声坏了,就真的全完了。
林凡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扫了一眼崔明手里的布,又看了看柜台里其他布匹,心里快速分析。
“褪色?古代印染技术不稳定,确实容易出问题。但这崔明早不闹晚不闹,偏偏在我和苏婉儿在一起之后来闹,分明是借题发挥,打击报复!”
硬刚肯定不行,对方巴不得把事情闹大。讲道理?对方根本不听。
得用点非常手段。
林凡挤进人群,脸上挂起一副职业假笑,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盖过了嘈杂:“崔公子,何事动如此大的肝火?有话好好说嘛。”
崔明看到林凡,眼中闪过一丝怨毒和得意,把布匹往他面前一递:“好好说?跟你们这等奸商有什么好说的!证据确凿!这布褪色!你今天不给本公子一个交代,咱们就去万年县衙说道说道!”
林凡接过布匹,装模作样地摸了摸,看了看,甚至还凑到鼻子前闻了闻(心里吐槽:这味儿可真冲)。然后,他抬起头,一脸“惊讶”和“诚恳”:
“哎呀!崔公子,您误会了!这布……它不是褪色啊!”
“不是褪色?”崔明一愣,周围的人也安静下来,想听听林凡怎么狡辩。
“当然不是!”林凡斩钉截铁,拿起那匹布,对着光线(虽然店里光线一般)展示,“诸位请看!这布料的颜色,并非均匀褪去,而是呈现出一种……嗯,独特的‘渐变晕染’效果!您看这边缘处,颜色由深到浅,过渡自然,犹如山水画中的远山含黛,雾霭朦胧!这可是我们苏家布行最新研发的‘朦胧青’限量款啊!”
众人:“???”
崔明:“???” 他差点气笑了:“你放屁!这分明就是染坏了!”
“诶!崔公子,此言差矣!”林凡摇头晃脑,开始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艺术的事,怎么能叫染坏了呢?这叫意境!这叫格调!寻常的布匹颜色死板,毫无生气。而我们这‘朦胧青’,讲究的就是一个自然灵动,每一匹的晕染效果都是独一无二的!穿在身上,行走之间,光影流动,色彩变幻,尽显飘逸洒脱之风!这可是专门为追求独特品味的文人雅士、名门贵女准备的!”
他一边说,一边偷偷观察围观群众的反应。果然,一些年轻的小娘子和看似读书人打扮的男子,脸上露出了几分感兴趣的神色。毕竟,“限量款”、“独一无二”、“意境格调”这些词,无论在哪个时代,对特定人群都有不小的吸引力。
崔明被他这番歪理邪说怼得一时语塞,憋了半天才吼道:“强词夺理!你说限量就限量?你说独特就独特?谁能证明?”
林凡要的就是他这句话!
他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刚刚从程咬金那里赚来的、还带着体温的二百八十文钱,取出其中大约一百文,在手里掂了掂,发出清脆的响声。然后,他目光扫视全场,朗声道:
“诸位街坊邻居,今日之事,虽是误会,但也扰了大家清净,更让崔公子受了委屈。为表歉意,也为了证明我们苏家布行的诚意和这‘朦胧青’的价值,我宣布——”
他故意顿了顿,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
“这匹被崔公子慧眼识中的、独一无二的‘朦胧青’限量款布匹,我们苏家布行,原价回购!并且,额外支付一百文,作为给崔公子的‘独具慧眼’鉴赏费!”
说着,他数出一百文钱,连同那匹“朦胧青”,一起递向崔明。
“崔公子,您看如何?这匹布,我们原价收回,再赔您一百文。您不仅没有任何损失,还白得一百文钱,更证明了您超越常人的审美眼光!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赏这种‘朦胧之美’的!”
这一手,直接把崔明和所有人都干懵了。
原价回购?还倒贴一百文?还有这种操作?
崔明本意是来找茬砸场子的,结果对方不仅不接招,反而用钱把他架起来了!他要是收了这钱和布,就等于承认了这布不是次品,而是“限量款”,承认了自己“独具慧眼”。这让他后面还怎么闹?可要是不收……白白损失一百文钱?而且对方姿态做得这么足,他再闹下去,反而显得自己胡搅蛮缠,不识好歹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