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商会的请柬被林凡随手放在了书桌一角,如同投入静湖的一颗石子,虽泛起了涟漪,却并未打乱他固有的节奏。他深知,在赴这场明显是“鸿门宴”的约之前,必须先将自身的根基打得更加牢固。
洛阳分号开业火爆的余温尚存,但林凡的目光已从门庭若市的店铺前台,转向了后方生产的稳定与高效。长安带来的熟练工匠有限,洛阳新招募的学徒手艺参差不齐,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靠老师傅手把手教,全凭个人手感了。”林凡在分号后院新辟出的工坊区里,对苏婉儿和王伟说道,“我们必须建立标准。”
“标准?”苏婉儿若有所思,她管理布行多年,深知手艺传承的弊端,“夫君的意思是,像军中制造箭矢、甲胄那样,定下规矩?”
“类似,但更精细。”林凡点头,随手拿起一块正在制作的肥皂胚,“比如这肥皂,从油脂与碱液的配比、混合时的温度、搅拌的时长和方向,到入模冷却的时间、切割的大小,每一步都要有明确、统一的规定。”
他让王伟找来木板和炭笔,亲自绘制了几张简单的“作业指导图”,将肥皂、香水、乃至白糖脱色过滤的关键步骤分解开来,配以简单的图示和数字标注。
“以后,新来的学徒,不用先去学整个流程。就先学第一步,学精了,再学第二步。每个人只负责自己最熟练的那一环,就像……流水一样,物品在每个人手中流过,完成一道工序,传给下一个人。”林凡描述着流水线生产的雏形。
王伟听得眼睛发亮:“妙啊!这样不仅学得快,而且每个人只懂一部分,想偷师学走咱们的全部手艺也难了!还能防止有人像阿旺那样搞破坏,因为他只接触一小块!”
苏婉儿也立刻领会了其中的好处,补充道:“而且便于核算成本,哪道工序耗费多了,哪道慢了,一目了然。”
说干就干。在林凡的亲自指导下,工坊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区域被重新划分,不同工序之间用木台隔开,形成了一条条初具雏形的“生产线”。工匠和学徒们开始有些不适应,但在林凡强调了“按标准操作,效率更高,工钱也更高”的激励下,很快便投入了新的模式中。
改革的成效立竿见影。不过三五日,工坊的产出效率便提升了近三成,而且成品的稳定性大大增加,次品率显着下降。苏婉儿看着账本上清晰记录的各项数据,脸上露出了由衷的钦佩和喜悦。
夜幕降临,喧嚣了一日的洛阳城渐渐沉寂下来。林府(洛阳分号的后院宅邸)书房内,烛火摇曳。苏婉儿端着一碗亲手熬制的银耳羹,轻轻放在林凡面前。
“夫君,忙了一天,歇息片刻吧。”她的声音温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
林凡从一堆绘制的标准作业图中抬起头,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看到灯下佳人如玉,心中不由一暖。他拉过苏婉儿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旁。
“婉儿,辛苦你了。布行、工坊、还有这偌大的家,里里外外都要你操心。”
“能帮到夫君,婉儿不觉得辛苦。”苏婉儿微微摇头,目光落在那些画满了符号和数字的图纸上,“只是夫君所思所想,每每超出婉儿认知,宛若天书。有时……有时婉儿会怕,怕跟不上夫君的脚步。”
这是她第一次坦诚自己内心的不安。眼前的夫君,早已不是那个需要她庇护的、懦弱的书生,而是一只即将展翅翱翔的雄鹰,所展现出的才华和视野,让她这个自诩精通商业的女子都感到望尘莫及。
林凡闻言,心中一颤,握紧了她的手,认真道:“婉儿,你错了。没有你,我这些想法不过是空中楼阁。是你将这些想法落到了实处,是你管着账目,调度着人手,安抚着内外。你是我最坚实的后盾,是我在这大唐……唯一的家人和港湾。”
他话语诚恳,目光灼灼。苏婉儿迎上他的视线,看到他眼底的依赖与真情,心中那点不安瞬间冰消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满溢的暖流和坚定的信心。
“夫君……”她轻声唤道,眼波流转,情意绵绵。
林凡心中一动,顺势将她揽入怀中。温香软玉在怀,鼻尖萦绕着妻子身上淡淡的、他亲手调制的馨香,连日来的疲惫似乎都消散了不少。书房内,烛光将相拥的身影投在墙上,温馨而静谧。
就在这温情脉脉的时刻,门外传来了王伟那极具穿透力、且毫不识趣的声音。
“兄弟!嫂子!还没睡呢?我有个绝妙的想法……呃……”
王伟大大咧咧地推门进来,正好看到林凡和苏婉儿迅速分开,苏婉儿脸颊绯红地低下头,整理并不凌乱的衣襟。林凡则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咳咳……”王伟干笑两声,摸了摸鼻子,“那啥……我是不是来得不是时候?”
“你说呢?”林凡无奈道,“有什么绝妙的想法,非得大晚上来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