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下旨,召“病中”的安乐县伯入朝觐见。这道旨意如同在平静(表面上的)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各方势力都在揣测圣意,是陛下体恤臣子,想让林凡这个“皇商”见识一下万国来朝的盛况?还是对林凡之前的“自污”行为有所不满,要亲眼看看他病得到底有多重?亦或是……与那块引人瞩目的“奇石”有关?
旨意传到林府,林凡心中也是念头飞转。躲是躲不掉了,这场大朝会,他必须去,而且要以最符合他当前“人设”的方式去。
于是,在宣旨太监离开后,林府内又是一阵鸡飞狗跳。苏婉儿忙着为林凡准备上朝的冠服,既要符合规制,又不能显得他精神太好。程处寸则在一旁出谋划策,建议在官袍内多衬几层软布,显得人臃肿虚弱些。
而最大的动静,依然来自忠心耿耿的朱黑胖。
“东家要上朝?面圣?”朱黑胖一听就急了,围着林凡团团转,“这可不行!朝堂上那些大人,一个个都跟人精似的,东家您这病还没好利索,万一被他们瞧出破绽,或者被那殿上的穿堂风一吹,病情加重可如何是好?”
他不等林凡回答,风风火火地冲回厨房,不一会儿,端着一个热气腾腾、散发着浓郁药味和食物香气的陶盅跑了回来。
“东家!快!这是俺用老参、黄芪、当归、桂圆、红枣……外加三只鹌鹑,用文火煨了整整四个时辰的‘十全大补护元汤’!您赶紧喝了,补足元气,才能应对朝堂风波!”朱黑胖眼巴巴地看着林凡,那眼神仿佛林凡不喝就要立刻倒地不起似的。
林凡看着那盅颜色深褐、内容物丰富的汤,胃里一阵翻腾,但在朱黑胖“您不喝俺就不走”的坚持下,只能捏着鼻子,如同灌药一般,将那盅滋味复杂、补得让人头皮发麻的汤水灌了下去。
这还没完。朱黑胖又不知从哪儿翻出一件……勉强能看出是内衬形状,却硬邦邦、沉甸甸的物件。
“东家,还有这个!俺把之前那件‘金蚕护心宝甲’改小了,您贴身穿在朝服里面!刀枪不入俺不敢说,但至少能挡挡风寒,护住心脉!”朱黑胖举着那件改良版、但依旧粗糙坚硬的“宝甲”,目光灼灼。
林凡看着那件穿上去恐怕连弯腰都困难的“宝甲”,哭笑不得。这要是穿去上朝,动作稍微大点就得嘎吱作响,岂不是当场露馅?他好说歹说,才以“朝服规制严谨,不得擅加内衬”为由,拒绝了朱黑胖这番“好意”,只答应将几缕金蚕丝悄悄塞在袖中,算是讨个彩头。
最终,在苏婉儿和程处寸的共同努力下,一个面色苍白(稍微扑了点粉)、眼带倦意(熬了半夜)、脚步虚浮(刻意控制)、在初秋天气里却裹得略显厚实的“病弱伯爵”形象,新鲜出炉。
三日后,太极殿。
大朝会的庄严肃穆自不必提。百官按品阶肃立,各国使节分列两旁,气氛凝重而盛大。林凡的位置不算靠前,但也不算太后,恰好在一个能观察到殿中大部分情况,又不至于太过引人注目的地方。他低眉顺眼,偶尔掩口轻咳两声,完美扮演着一个强撑病体前来参会的臣子。
高昌使团正使麹智盛与副使恭敬地献上贡品清单,玉石、骏马、香料……一件件呈上,中规中矩。直到最后,四名高昌护卫小心翼翼地抬上一个蒙着红绸的托盘,殿中所有人的目光,包括龙椅上那位天可汗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去。
红绸掀开,露出了那块传说中的“奇石”。
它约有脸盆大小,通体呈暗红色,表面布满细密的孔洞,仿佛一块被烈火烧灼过的浮石。然而,与寻常石头不同,它果然隐隐散发着一股温热的气息,离得近的几位大臣都能清晰地感觉到。更奇异的是,在光线照射下,石体内部似乎有微弱的、如同呼吸般明灭的赤色光晕流转。
“陛下,此乃我高昌国勇士在天山深处险峻之地所得。”副使上前一步,声音带着一丝激动,“此石天生温热,遇水不侵,置于暗室自有微光,实乃天地所钟之祥瑞,特献于天可汗,愿佑我大唐国运昌隆,陛下圣体安康!”
殿中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叹声。即便是见多识广的文武百官,也被这石头的异象所吸引。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眼中都闪过炙热的光芒,显然对此物志在必得。便是年幼的晋王李治,也在其舅父长孙无忌的身边,好奇地踮脚张望。
端坐龙椅的李世民,面色平静,但眼神深处也掠过一丝惊异与审视。他微微颔首:“高昌王有心了。此物确实奇异,可见天地造化之妙。”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林凡,忽然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剧烈的咳嗽声。“咳咳咳……咳咳……”他咳得弯下了腰,脸色涨红(憋气憋的),仿佛要把肺都咳出来,瞬间打破了殿中肃穆的气氛。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这个“病痨鬼”身上,带着几分厌恶,几分好奇,还有几分看笑话的意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