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的风波,随着韩王与刘仁轨的北返而暂告段落。胡万因构陷、阻挠军务等罪名被拿下,崔弘虽未直接牵连,但势颓已显,在扬州官场的影响力大不如前。那五里水泥示范路彻底凝固,坚硬平坦,车马通行无阻,成为了林凡能力最直观的注脚,也让他“格物致用”的名声随着南来北往的商旅传扬开去。
然而,林凡并未在扬州过多停留。在接到长安发来的紧急召见令后,他将扬州事务交由王伟的副手和月倾城暗中照看,带着墨方、朱黑胖以及部分核心护卫,押运着包括马具三件套、改良神机弩样品在内的重要物证,日夜兼程,赶赴长安。
一路无话,抵达长安时,城内的气氛明显比往日肃穆紧张。北方的战报如雪片般飞入皇城,突厥颉利可汗亲率二十万铁骑,连破数州,兵锋直指渭水便桥,距长安仅数十里之遥!城内已有风声,陛下有意亲征,与颉利决一死战!
林凡顾不上休整,立刻被引入皇宫。此次召见,并非在常规的朝会大殿,而是在一处偏殿,气氛更为凝重。李世民端坐于上,面容略显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下方除了韩王、刘仁轨,还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心腹重臣,以及程咬金、尉迟敬德等一众武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刚刚入殿的林凡身上。
“臣,安乐县男林凡,参见陛下!”林凡躬身行礼,心中亦有些许波澜。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面对这位千古一帝,也是他能否真正踏入权力核心的关键一步。
“平身。”李世民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威势不减,“林凡,韩王与刘侍郎已将你在扬州所为,及所献军器,详细禀报于朕。如今国难当头,你还有何策,可畅所欲言。”
“谢陛下。”林凡直起身,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表演开始了。他先让殿外侍卫将马具三件套和改良神机弩抬了进来。
“陛下,诸位大人,此乃马镫、马蹄铁、高桥马鞍。”林凡拿起马镫,亲自演示,“有此三物,骑兵双脚得以借力,身形稳固,可在马上全力挥砍劈刺,战力倍增!马蹄铁可保护马蹄,延长战马服役时间,减少非战斗减员!”他又指向神机弩,“此弩经墨家传人改进,上弦省力快捷,射程威力皆有提升,于守城、破阵大有裨益!”
程咬金性子最急,上前拿起马镫就比划起来,又摸了摸马蹄铁,粗声道:“陛下!老程觉得此物甚好!若早装备我军,何惧突厥骑射!”
李世民微微颔首,目光却依旧盯着林凡:“此二物,韩王已报,确为利器。然,仅凭此,尚不足以扭转眼下危局。颉利二十万铁骑已近在咫尺,你可有……退敌速胜之策?”
这才是真正的考验!献上器物是功劳,但若能献上扭转战局的策略,才是真正的“奇策”!
林凡心念电转,他知道历史走向,但也明白不能生搬硬套。他整理了一下思路,沉声道:“陛下,突厥势大,然其利在速战,利在掠夺。其军远来,补给线长,各部族并非铁板一块。我军新得利器,士气可用,但若正面硬撼,纵然能胜,亦损失惨重。”
他顿了顿,环视众臣,声音提高:“故,臣之策,曰:疑兵慑敌,奇兵断后,攻心为上!”
“哦?细细道来!”李世民身体微微前倾,显然被勾起了兴趣。
“其一,疑兵慑敌。”林凡道,“请陛下亲率禁军,于渭水南岸严阵以待,旌旗尽展,鼓号齐鸣,将神机弩等新式军械置于阵前,示之以强,让颉利疑我有埋伏,不敢轻易渡河。同时,请卫国公(李靖)或英国公(李积)率一支精骑,携马具三件套,绕至突厥侧后,虚张声势,多布疑兵,做出断其归路、抄其老巢之势,颉利后方不稳,必心生惶恐!”
“其二,攻心为上。”林凡继续道,“颉利麾下各部族,利益并非一致。可暗中遣使,联络与颉利有隙之部落,许以好处,使其离心。甚至可散播谣言,称其内部有人欲取而代之。内部生乱,其势自溃!”
房玄龄抚须沉吟:“疑兵、奇兵、攻心……环环相扣,此策,老成谋国。”
杜如晦也点头:“看似行险,实则抓住了突厥命脉。”
李世民眼中精光闪烁,显然在飞速权衡。林凡此策,与他和几位心腹之前商议的方略竟有不谋而合之处,且更具体,更利用了新式军械带来的心理威慑。
就在这时,林凡似乎想起了什么,补充道:“陛下,此外,臣麾下之人,还改良了一种军粮,名为‘压缩干粮’,体积小,耐储存,能量足,极适于长途奔袭之奇兵携带。”他示意了一下殿外的朱黑胖。
朱黑胖早就按捺不住了,得到允许后,端着一个盘子屁颠屁颠跑了进来,盘子里是几块灰扑扑、硬邦邦,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方块。
“陛下,各位大人,这就是‘压缩干粮’!”朱黑胖声音洪亮,“别看样子丑,用料实在!用了炒面、油脂、饴糖、肉粉压缩而成,吃一块能顶大半天!还能泡水变成糊糊!俺老朱亲自试过,扛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