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脉谷的晨光刚漫过裂隙哨站的塔顶,沈砚就被一阵清脆的叶片颤动声唤醒。他睁开眼,看见青芜手中的灵叶正泛着温润的绿光,叶片脉络里仿佛流淌着细碎的星子——这是木灵传递消息的信号,自从上次联手封印黑隙后,这样的“灵叶传讯”已渐渐成了常态。
“木灵大人说,青蘅界的春播季到了,可去年冬天的寒潮冻坏了不少粮种,族里的长者正为此发愁。”青芜指尖抚过灵叶,语气里带着自然的关切,“它还说,感念上次双界邀它共抗影族,想与我们做笔‘交易’。”
沈砚坐起身,指尖下意识摩挲着腰间的界主核碎片——自“跨界三规”定下后,他便一直琢磨着如何与青蘅界建立更稳固的联系,木灵的提议恰好撞在了点子上。“交易?具体是什么意思?”
“木灵说,青蘅界盛产灵叶和控木术心法,可粮食和医具一直紧缺。”青芜将灵叶举到沈砚面前,绿光里隐约映出青蘅界田野的虚影,“它希望我们能送些粮种和医具过去,作为交换,它愿意提供灵叶和更精深的控木术,还能帮我们改良双界的植被。”
“这是好事!”沈砚眼睛一亮,翻身下床,“双界的粮种经过多年培育,抗寒耐旱,正好能帮青蘅界渡过难关;医具方面,守脉谷的炼器坊刚改良了一批便携脉气针,适合野外救治。至于交换的东西——灵叶能增强我们对影气的感知,控木术能加固裂隙防御,简直是两全其美。”
他立刻让人去请青岚、慕言和陈乐。半个时辰后,几人围坐在圣泉边的石桌旁,听沈砚说完与木灵的约定,都露出了赞同的神色。
“跨界通商既能遵守‘不夺资源’的规矩,又能互利共赢,比单纯的援助更长久。”青岚摩挲着手中的木杖,作为青木门少主,他最清楚控木术对防御的重要性,“青木门可以出二十名擅长农耕的弟子,带着粮种去青蘅界指导播种,顺便学习那边的控木术精髓。”
慕言推了推鼻梁上的虚拟目镜——这是他新做的声纹辅助仪,“我和陈乐可以整理守脉谷的医具清单,除了脉气针,还能加上便携式净化仪,青蘅界的弟子遇到影气污染,也能及时处理。另外,我们可以在紫隙旁设一个‘通商驿站’,专门负责物资交接,避免两界弟子频繁跨界产生混乱。”
陈乐也跟着点头:“驿站里得设个登记处,记录每次交换的物资数量和种类,还得安排弟子值守,确保物资安全。”
“就这么定了。”沈砚拍板,“青芜负责与木灵对接,确定通商的时间和物资清单;青岚安排青木门弟子准备粮种和农耕工具;慕言和陈乐负责筹备医具和建设通商驿站;我去联系灵界的医师门派,再调一批常用的疗伤草药过来。”
接下来的几日,守脉谷陷入了忙碌的筹备中。青岚从青木门的药圃里挑选出最好的粮种——有能在贫瘠土地生长的“石稻”,有耐旱的“云麦”,还有成熟期短的“速生粟”,装了足足二十个大木箱。弟子们还打磨了一批木犁和锄头,柄上刻着简单的控木符文,能让使用者更省力地翻土。
慕言和陈乐则带着守脉谷的炼器弟子,加班加点赶制医具。他们改良的脉气针比普通银针粗了几分,针尾镶嵌着小块的净纹玉,能在施针时释放微弱的净化能量;便携式净化仪做成了葫芦形状,里面装着浓缩的净化药剂,只需按下顶部的按钮,就能喷出雾状药剂,覆盖范围比净化枪更广,更适合群体防护。通商驿站也很快搭建起来,就在紫隙旁的一片空地上,是一座两层的木楼,一楼用来存放物资和登记,二楼是值守弟子的休息室。
青芜则每天通过灵叶与木灵沟通,确定了通商的日期——三日后的清晨,双方在紫隙交界处交接物资。木灵还特意叮嘱,让双界多带些粮种,因为青蘅界有大片闲置的土地,只要粮种合适,就能大面积种植。
通商这天,天刚蒙蒙亮,沈砚就带着青芜、青岚、慕言和陈乐,以及二十名青木门弟子、十名守脉谷弟子,推着装满物资的推车,来到了紫隙旁。紫隙的光芒比平时更柔和,像是在欢迎他们的到来。
没过多久,紫隙中传来一阵树叶沙沙的声响,木灵带着十名青蘅界弟子走了出来。青蘅界弟子都穿着用树叶编织的衣服,手中拿着翠绿的木杖,脸上带着好奇的笑容。木灵的身影比上次更清晰了些,绿色的光芒里能隐约看到它的五官。
“沈院长,青芜小友,你们来了。”木灵的声音依旧温和,它看向推车上的物资,眼中露出满意的神色,“这些粮种和医具,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木灵大人客气了。”沈砚笑着点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知你们准备的灵叶和控木术心法……”
“都准备好了。”木灵挥了挥手,身后的青蘅界弟子立刻将一个巨大的竹筐抬了过来,竹筐里装满了新鲜的灵叶,叶片上泛着淡淡的绿光,“这些灵叶都是刚采摘的,蕴含着浓郁的木脉气,不仅能感知影气,还能用来辅助修炼。另外,控木术心法我已经拓印好了,一共十份,都是青蘅界最基础也最实用的法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