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闱之期日益临近,长安城内士子云集,文风鼎盛之下,却潜藏着令人不安的暗流。
隆裕帝深知,科举取士乃国朝抡才大典,关乎国运兴衰,绝不容许有任何宵小之辈趁机作乱,更不能让那阴魂不散的“暗朝”势力渗透搅局。
在经历了“影杀”袭击、内部猜忌等一系列事件后,暗朝虽暂受挫,但其隐患未除,犹如毒蛇蛰伏,春闱这人流混杂、关注度极高的场合,正是他们兴风作浪的良机。
“必须先发制人,斩断其触手,敲山震虎,以靖闱场!”
宣勤殿内,隆裕帝对垂手肃立的玄鸦统领下达了明确的旨意。
一场针对暗朝潜伏势力的雷霆清扫行动,在春闱正式开始前的某个深夜,悄然展开。
此次行动由玄鸦主导,雷巢精锐配合,目标直指前期通过各种渠道(包括审讯俘虏、顾兰漪提供的线索、澄心斋的监控以及玄鸦自身的侦查)已基本锁定的暗朝在长安及京畿地区的数个重要据点、关联商铺以及部分涉嫌与之勾结的中低层官员。
夜色如墨,无数黑影如同鬼魅般扑向各自的目标。
西市一家看似普通的皮毛商行后院,正是“影杀”覆灭后暗朝新启用的联络点。玄鸦高手破门而入时,里面的密探正欲销毁文书,双方爆发短暂而激烈的搏斗,但很快便被镇压,人员悉数被捕,密室中起获了大量往来密信和账册。
某处安插在漕帮中的暗朝眼线,在其家中被雷巢军士堵个正着。
甚至京兆府衙门内一名负责户籍文书的小吏,也因被查出多次违规调阅特定区域人口档案(疑似为暗朝提供信息)而在家中被玄鸦带走。
行动迅捷而精准,力求在不引起大规模恐慌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清除已掌握的威胁。
与此同时,周景昭也接到了隆裕帝的密旨,令其“澄心斋”全力配合,提供所掌握的一切线索,并从市井江湖的角度,协助监控可能漏网或受惊逃窜的残余分子。
周景昭立刻召集幕僚部署:“春闱在即,绝不容有失。‘澄心斋’所有力量动员起来,重点监控各士子聚集的客栈、茶楼、书坊,留意任何散播谣言、试图兜售考题、或刻意接近考官的可疑人物。同时,让我们结交的江湖朋友,留意是否有陌生面孔或已知的江湖败类在春闱期间活动。”
他特别强调:“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预警和监视,一旦发现确凿证据或异常动向,立即报知玄鸦或京兆府,不可擅自行动,以免打草惊蛇或引发不必要的混乱。”
一时间,长安城仿佛被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笼罩。明面上,士子们依旧饮酒赋诗,畅谈国是;暗地里,一场无声的清剿与反制正在激烈进行。
数日之内,接连有消息传出:某官员“暴病身亡”、某商贾“举家迁离”、某帮派头目“失足落水”……种种看似寻常的变故背后,都隐约可见官方强力手段的影子。
朝野上下,但凡消息灵通些的,都感受到了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深知这是陛下在为春闱肃清环境,一时间人人自危,以往与某些势力有瓜葛者更是噤若寒蝉。
暗朝再次遭受重创,数个辛苦经营的据点被拔除,一批中层头目或被捕或消失,信息网络出现断层。他们没想到隆裕帝的反应如此迅速和狠辣,更没想到其情报如此精准。
“周世恒(隆裕帝名)!好狠的手段!”暗朝尊者在自己最隐秘的巢穴中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无可奈何。
他不得不再次下令所有幸存人员进入更深度的潜伏,切断一切非必要联系,如同受伤的野兽般舔舐伤口,等待下一次机会。春闱期间搞事的计划,尚未开始便已夭折。
清扫行动虽主要在暗中进行,但其影响仍不可避免地波及朝堂。一些与被打掉据点有间接利益往来的官员惴惴不安;一些清流官员则对陛下如此雷厉风行的手段感到敬畏;而几位皇子及其党羽,则从中嗅到了不同的气息,更加谨慎地约束手下,生怕被卷入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
太子周载在东宫听闻消息,只是淡淡说了句:“父皇圣明,宵小之辈自该清理。”心中却对父皇掌控力之强有了更深认识。
四皇子周朗晔则对幕僚叹道:“好一场雷霆雨露啊…看来父皇对春闱,是看得极重的。我等更要小心行事,切勿触犯天威。”
周景昭通过此次协同行动,更深切地体会到父皇处理此类事务的果决与高效,也亲身参与了一场国家级别的秘密行动,对其统筹能力、情报分析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都是一次极佳的历练。
“澄心斋”也在这次配合中,与玄鸦建立了初步的、非正式的联系渠道,获取了更多经验。
数日后,玄鸦统领秘密入宫禀报:“陛下,清扫行动已毕。共捣毁窝点七处,抓捕核心人员四十一人,处决负隅顽抗者九人,牵连涉案官吏五人已移交大理寺。其京畿网络已遭重创,短期内应无力再组织大规模破坏行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