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潘元找上门来了,齐先竹一看到他立刻高兴地迎了上去,牵着他的手道:“多亏了先生相助,我军才能有今日之盛。”
潘元也是没有想到自己回洛京之后平天军竟然发展成这样,他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目的,笑着说道:“大将军此时威震四海,再称将军恐怕不合适了。”
齐先竹一愣,他还沉浸于地盘不断扩大的喜悦之中,还没有考虑过称号的问题,于是疑惑道:“先生的意思是?”
“大将军所拥之地,东至东海,南至淮河,北抵沂蒙,往西又势如破竹直抵河洛。
如此版图已经不亚于古之诸国,不过若是称王,显得比洛京低上一头,大将军不如直接称帝?”
称帝!
齐先竹被这个字眼惊得目瞪口呆,他只感觉口舌一阵干燥,踌躇了一下,扭捏道:“要不要再缓缓?”
潘元神秘一笑,指了指东边说道:“称帝之后大将军便是平天军的至尊,那位再怎么努力也始终是臣子,所有问题岂不是迎难而解?”
齐先竹眼睛一亮,这确实是他的一大心病,不过他面上不能直接便答应,沉吟了一下道:“待我征求一下诸将的意见再说。”
宋城周边诸将给予的反馈自然是答应的,他们巴不得齐先竹建国称制,他们好水涨船高地封侯拜将。
于是又过了数日,在大军逼得娄伟主动放弃襄邑,平天军占领整个宋州之后,齐先竹在宋城草草地登基称帝了。
齐先竹听从潘元所谏,以宋城古有宋国,残留有帝王之气可以定都宋城,立国号为宋。
消息传到下邳,别人都在满心欢喜的时候,李不争却惊得头皮发麻,他再也按捺不住了,连声大喊:“完了完了,要死要死,左宇,咱们要想办法跑路了。”
左宇不解地问道:“齐先竹称帝,咱们跟着得到封赏难道不好吗?”
“你看看,你都还在喊他的本名,你觉得这各州百姓有几个真心归附的?”李不争指了指左宇说道。
他是万万没想到齐先竹竟然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而直接称帝,难道是最近这一连串的胜利让他昏了头脑?
这大平天下二十余道,他才得了还没半个道,是怎么敢称帝的。
这天下海量资源,大量的边军,不计其数的地方州兵。
若是齐先竹慢慢发育或许洛京里的老皇帝还能忍受,但是建国称制,那绝对是犯了大忌讳的,凭借这十几万的乌合之众,怎么能挡得住洛京的全力一击?
不说其他的,战场上面对面作战,恐怕那三千羽林卫就能将平天军完全冲垮。
“大人,城外有宋城来的使者,说是送来封您为王的诏书。”杨宸从门外走了进来,向李不争禀告着。
李不争沉吟了片刻道:“让他进来吧。”
说实话李不争是不想接受这个册封的,但眼下又不能和齐先竹进行决裂,否则眼下大好的形势又该分崩离析了。
使者对他倒是很恭敬,齐先竹送来的诏书册封他为海西王,并未说明封地在哪,估计也是忌惮他的实力,默许就按照先前的协议划分。
李不争让人给了使者赏钱,然后将人打发走了。
使者前脚刚走,叶飞繁就看了两眼诏书,冷笑道:“大人的这个海西王,既没有祭告天地,也未送来蟒袍,连开府建牙的权制也未明说,这跟山大王称王做霸有什么区别。”
百里瞒和杨宸一开始还为李不争封王而感到开心,听到叶飞繁这么一说顿时也醒悟了过来,纷纷开口大骂齐先竹竟敢如此轻视。
李不争笑着制止了他们道:“好了。齐先竹身边没有什么大才,估计连一国之制度都不懂,想让他们知道该如何封王,恐怕得打下洛京,收降了百官才行。”
“那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叶飞繁询问道,他怕李不争听不明白,专门又解释了一下:“齐先竹此时登基应该是有防备于您的意思,他称帝之后便是平天军中唯一的至尊,先前您在军中的声望将自动削弱,甚至我们内部之中都有人开始动摇,不得不防啊。”
“哈哈,那倒是不会。”李不争哈哈大笑着摆着手,叶飞繁没有得到人物卡,他根本不懂自己手下这些人忠诚度锁死的概念,是不会因为这种名望之争而产生变故的。
他沉吟了一下,左思右想后还是开口说道:“我等下给陈登峰去信一封,让他为我们准备一些新的身份户籍,虽说形势应当不会恶化,但总是要做好两手准备。”
叶飞繁没有听懂他的意思,但是左宇和张明秀都听懂了,他们一路从荆襄转到江南又逃到了东海,深知后路的重要性。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对其中的理解,于是问道:“需不需要通知前线的诸位将军,让他们各自想好名字?”
李不争摇了摇头道:“暂时不需要,目前最要紧的是攻下临沂,打通与青州之间的通道。”
且不提下邳众人的反应,消息传到洛京之后朝野震动,老皇帝气得连续杖毙了十几个内侍,都是因为服侍时出了点差错就丢了性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