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剑起万里 > 第438章 要诀定稿传总堂,外堂观摩学真章

剑起万里 第438章 要诀定稿传总堂,外堂观摩学真章

作者:海王山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11 14:52:23

初汛过后的青萍镇,空气格外清新,田埂上的耐旱草苗经雨水滋润,又挺直了腰杆,嫩绿的芽尖迎着朝阳,透着勃勃生机。林惊尘和众人趁着天好,用了两天时间,把《汛前联动实操要诀》的终稿打磨完毕——正文分“河防加固”“观测值守”“应急联动”“伤员救治”四部分,阿青画的插图穿插其中,从木桩加固的深度标记,到防水记录册的存放方法,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明了,连张老丈说的“扶苗培根要轻捏根须”,都配了幅小小的示意图,通俗得连没识过字的乡亲都能看懂。

这天清晨,林惊尘把终稿交给黄土镇的代表,特意叮嘱:“你送稿去总堂时,务必跟宋远兄说,要诀里的每一条,都是四堂实打实练出来的,刻印时插图千万不能模糊,不然乡亲们看着费劲,经验就传不到实处了。”黄土镇的代表郑重接过终稿,小心翼翼地放进防水布包,搭在骡车旁:“林副堂主放心,俺一路走快些,不耽误总堂刻印,绝不让要诀出半点差错。”

骡车缓缓驶离分堂,阿青还站在门口望着,嘴里念叨着:“希望其他分堂的人,能喜欢这些插图,能学会咱们的法子。”林惊尘拍了拍她的肩膀:“会的,这些法子能护庄稼、保平安,大伙儿肯定愿意学,等外堂代表来观摩,你还能当面给他们讲插图里的技巧,比光看册子更清楚。”

果然,没过五日,总堂就传回消息——《汛前联动实操要诀》已启动刻印,首批五百本将随外堂代表一同送来,二十多位来自江南、西北各民生分堂的代表,三日后便会抵达青萍镇,观摩河防、学习联动经验。

消息传来,四堂立刻忙起来,却不慌乱,按之前的分工有序筹备。青萍镇的乡亲们把青河沿岸的田埂再检查一遍,给长势弱的草苗补施了些薄肥;定远镇的人把排水沟彻底清了一遍,还在沟口搭了简易的挡枝网,防止枯枝堵塞;苏州府的工匠们,给吴江的堤坝做了最后一次加固,把几处木桩周围的泥土再踩实些,又给观测棚的油布补了层桐油;柳轻烟则在分堂旁扩建了临时医棚,多备了些应急药品和姜汤,还让学徒们提前练了练外伤包扎,确保能给外堂代表做好演示。

阿青也没闲着,她在分堂小院里搭了个简易的展示架,把《护苗手册》和《汛前联动实操要诀》的底稿挂在架上,旁边摆着小瓢、水位桩模型,还有捆好的双套结,打算等代表们来了,一边指模型,一边讲技巧,让大家看得明白、学得扎实。

三日后,外堂代表们如期抵达。为首的是江南水乡分堂的李堂主,他穿着一身素色短打,手里提着个布包,一进青萍镇,就被路边整齐的田埂和通畅的排水沟吸引,忍不住驻足:“这田埂护得真细致,还种了草,排水沟也清得干干净净,难怪初汛过后没出问题,果然有门道!”

林惊尘带着众人迎上去,笑着说:“李堂主过奖了,都是四堂一起琢磨的笨法子,咱们先去青河沿岸看看河防,再去吴江看堤坝和观测点,最后回堂里交流经验,您看如何?”李堂主连连点头:“好,好,咱们就按林副堂主的安排来,好好学学你们的真本事。”

众人先往青河去,刚走到沿岸,张老丈就迎了上来,手里拿着一把小铁锹,指着田埂外侧的草苗说:“各位客官,这草是耐旱的,发芽快、扎根深,种在田埂外侧,能护着泥土不被雨水冲跑,初汛时风大雨大,这苗倒了不少,俺们就扶苗、培根,再挖道浅沟引雨水,愣是没让田埂裂一道口子。”说着,他蹲下来,轻轻拨开泥土,露出草苗细密的根须,“你们看,这根须已经扎进土里了,再过些日子,田埂就更结实了。”

西北风沙分堂的王代表,常年跟风沙、洪水打交道,看着这草苗,眼睛一亮:“这法子好!俺们那边田埂总被雨水冲垮,回去也试试种这草,再按你们的法子挖沟,肯定能管用!”张老丈笑着说:“管用,肯定管用!你们要是不知道去哪找草籽,俺们青萍镇多的是,回去时给你们装些。”

随后,众人又去看了青河的险岸加固处,李堂主伸手推了推岸边的石头,纹丝不动,又摸了摸石头缝里的黄土,忍不住问:“这石头后面填的是普通黄土吗?怎么这么结实?”林惊尘解释道:“是普通黄土,但填的时候要分层踩实,每层不超过五寸,踩至没有凹陷为止,石头还要‘大在下、小在上’码,缝隙里塞碎石,这样河水冲不渗、泡不松,初汛时河水拍了半天,也没出半点问题。”

从青河出来,众人又往吴江沿岸去。刚走到堤坝前,苏州府的代表就带着工匠迎了上来,指着堤坝上的糯米灰浆说:“各位,这石头缝里填的是糯米灰浆,糯米煮烂了跟石灰、黄土混在一起,干了之后比石头还结实,这堤坝之前有不少松动的石头,换了新石头、填了灰浆,再在外侧打木桩,初汛时巨浪拍了半天,堤坝没渗一点水,木桩也没松。”

李堂主凑近看了看灰浆缝,又敲了敲石头,听着清脆的声响,忍不住赞叹:“这法子扎实!俺们那边筑堤,总担心石头松动,回去也试试这糯米灰浆,再打些木桩,肯定能扛住更大的水。”

走到观测点时,阿福和阿贵正拿着防水记录册测水位,看到众人,连忙站起来问好。林惊尘指着棚子顶的油布说:“各位,这观测棚的顶加了层油布,四周钉了木桩固定,还挖了小沟防雨水倒灌,棚子里备了干衣服、姜汤和防水记录册,值守的人就算遇到暴雨,也能安心记录,不用受风吹雨淋。”阿贵还特意拿出防水油纸袋,展示如何把记录册放进去:“这袋子防水,就算雨水溅进来,记录册也不会湿,字就不会模糊了。”

西北的王代表接过油纸袋,摸了摸,感慨道:“你们考虑得太周全了!俺们那边观测点的记录册,总被雨水泡湿,回去也给每个观测点备上这袋子,再修修棚子,让值守的人少受点罪。”

傍晚时分,众人回到青萍镇分堂,柳轻烟已经备好热粥和姜汤,还有几碟清淡的小菜。代表们喝着热姜汤,围着桌子坐在一起,交流起各自的难处——江南分堂总被洪水淹,西北分堂常遇风沙冲毁田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难题摆出来,林惊尘和四堂代表则结合自己的经验,一一给出建议,比如江南分堂可以多挖排水沟,结合糯米灰浆筑堤;西北分堂可以种耐旱草护田埂,再搭挡沙网。

阿青还把展示架上的手册底稿和模型搬过来,指着插图给代表们讲解:“李堂主,您看这水稻田的水位桩,红漆标着‘中’,就按这个控制水位,再跟排水沟配着用,稻苗就不会淹着;王代表,您看这双套结,绑在木桩上,救人时不打滑,俺给您演示一遍怎么绑。”说着,她拿起绳子,一步步演示,王代表跟着学,很快就绑好了,笑着说:“小先生教得清楚,比看文字明白多了!”

夜深了,代表们还在热烈地交流,分堂小院里的灯亮了很久。林惊尘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欣慰——他们的经验,不仅护好了青萍镇的乡亲,还能帮到其他分堂的人,让“护民生、守太平”的薪火,传得更远。他知道,等代表们回去,这些法子会在更多地方落地,等夏汛来临,会有更多乡亲免受洪水之苦,而这,就是他们坚守的意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