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斗的激烈仿佛尚未散去,三日之后,北溟灵院再度被另一种紧绷的寂静所笼罩——文斗,正式拉开帷幕。
与武斗的直白对抗不同,文斗更侧重于智识与悟性的较量,共分三大部分:计算推演、境界理解、以及最终的论道辩驳。它不仅考验学识积累与计算能力,更深入探测武者对世界法则、武道本源的思考深度与逻辑思辨能力。某种意义上,文斗对心性与智慧的挑战,远比武斗更为严苛。
冰梦凝宿舍内气氛融洽,众人纷纷向她道贺武斗佳绩,连皇甫雪儿也特地前来。洛曦依旧是那副爽朗不拘的模样,但细心之人却能察觉,周遭同学对待她和冰梦凝的态度已悄然改变——以往随意的相处多了几分谨慎与恭敬,尤其是李秀芬等人,如今见到冰梦凝几乎绕道而行,唯恐她追究前事。
冰梦凝自然未曾忘记旧怨,即便对方有裘海丽庇护,她也清楚对方未必敢轻易搬出靠山。宿舍内大家对武斗决赛的结果并无太多忌讳,偶尔谈起也只觉得是洛曦爽快大方。
然而洛曦的舍友们却为此忿忿不平,暗中决心要在文斗赛中让冰梦凝难堪——这一切,冰梦凝还全然不知。
文斗赛制别出心裁,选址于北溟灵院着名的莲花湖畔,更首度采用“花灯文斗”形式,于夜间举行,一时间吸引了大量师生围观,湖畔人潮涌动。
一百二十四位参赛者各立于一片巨大的圆形莲叶之上,手持一盏莲灯。湖心中央设有一座石台,题目将由那里公布。每当考题出现,莲灯便会将题目映照于选手面前,她们需在规定时间内将答案以魂力刻于莲灯灯壁。答对者,脚下莲叶将自动向湖心靠拢;答错或超时,莲灯则即刻熄灭,意味着淘汰。
“文斗第一轮,现在开始。”一道苍老而恢弘的声音自湖心石台传来,声浪拂过湖面,荡开圈圈涟漪。“答题限时一炷香。只需结果,不论过程。”
“是大长老!”台下华欣儿失声低呼,语气中充满激动与敬畏。不少新生面露茫然,显然对这神秘的大长老知之甚少。
首题为计算题,题目以一首诗谣形式呈现:
```
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
请问诸位参赛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
题目一出,湖畔顿时陷入一片寂静。不少人眉头紧锁,显然对此类需精密推算之题无所适从。一炷香时间转瞬即逝,一些人仍不知所措,另一些则焦躁难安。最终,仅有部分人沉着应答。
莲灯接连熄灭。初时一百二十四盏明灯莹莹照耀湖面,一题之后,仅余六十四盏依旧亮着——第一问,便淘汰了整整六十人。
“恭喜诸位进入第二轮。”大长老的声音再度响起,那道盘坐于湖心石台上的身影虽模糊不清,却自有一股渊深莫测的气势。“你们皆为蕴魂境武者,想必都曾面临魂泉难以继续分化的困境。请以文字阐述——你对蕴魂境最深层的理解。”
第二问,直指修行根本。
夜色朦胧,距离尚远,冰梦凝虽看不清大长老的容貌,可他提出的问题却如重锤般敲击在她的心扉。
“蕴魂之境,初临者,易恐其难,无寻入门法。然冥思数日,辟魂泉,一而再,再而三,至九极。试化十,尝百次无果,遂弃之。常人惧其害,久而久之,故无人敢试。俗云,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百炼成钢日,魂泉破十时。”
心念流转间,冰梦凝已将所思所想以魂力刻于莲叶之上。莲叶承载着她的答案,平稳地向湖心驶去。当旁人还在忐忑不安时,她早已成竹在胸。
待所有人作答完毕,莲灯又熄灭了四十四盏,仅余二十人得以继续向莲湖中央行进。这二十人中,正有洛曦的几位舍友,她们虽存心搅局,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混沌初开至今,世间素有流传:修炼一途,人各为其志。有人为超脱生死,有人为护佑苍生;亦有人追逐财富,更有人贪恋权位利益……众生终踏武道,皆为修道者。那么,何为‘道’?”
行至近处,冰梦凝才得以看清大长老的样貌——竟是一位不修边幅、须发皆白的老人。他面带微笑,轻捋胡须,褶皱的皮肤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唯有一双眼睛深邃如星,仿佛能洞穿人心。
第三轮的规则有所不同,选手的答案将交由观众评审,每人持有一票。所有文章皆隐去姓名,待观众选出前三名后,再公之于众。大长老则保留一票否决之权。
“何为道?”
这三个字在冰梦凝心中久久回荡,这是她第一次被如此直接地追问“道”的本质。不仅是她,其余参赛者也纷纷陷入沉思。关于道的理解,人各有异,修道的原因自然也各不相同。
冰梦凝扪心自问,一路走来,她似乎从未认真思索过这个问题。在旁人眼中,身为王府千金,她大可逍遥自在、无拘无束地度过一生。然而这并非她所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