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弥生世尊:创世神都听我讲经 > 第10章 晨光授业传生存法,祭主阻道显平等心

第一缕晨光穿透天宫云纹,落在大地时,四名人类已围着昨夜的火堆醒来。

婆罗正用石子在地面复刻昨日弥生画的草木图案,指尖绿光比昨日更亮,竟能让地面生出细小的草芽;

首摩握着打磨光滑的细枝,在棚子四周插下木桩,试图加固这处临时居所;

吠舍蹲在溪流边,将昨日收集的果实放在石板上晾晒,似在琢磨如何保存;

刹摩则拿着两块石块,反复敲击练习生火。

这是印度神话“人类生存技能启蒙期”的清晨,三界的生机随着人类的动作,愈发鲜活。

弥生坐在火堆旁,禅杖斜靠在膝盖上,铜钵悬浮在身侧。

钵中菩提芽的第五片叶子已完全展开,叶片上映出人类劳作的缩影,乳海影像里的毗湿奴身影,指尖似乎泛起一丝微光,像是在回应这初生的生存智慧。

他没有打扰人类的探索,只是轻声诵念《阿含经》“一切众生,皆由自力,而得解脱”,经文声化作细微的光粒,融入人类周围的空气。

这是“润物细无声”的引导,让人类在探索中自然感知“自力”的意义,而非被动接受指令。

“住手!”

一道严肃的声音突然从东侧传来,司掌“祭祀秩序”的生主(七位生主之一,专司《吠陀》祭祀礼仪与天定职责传承)手持青铜祭勺,快步走向人类。

他看着婆罗用石子催生草芽,眉头紧锁:“婆罗门当司祭祀、观天象,而非摆弄草木!

你这是违背《吠陀》赋予的职责,亵渎生主赋予的智慧!”

婆罗被声音吓了一跳,手中的石子掉在地上,刚生出的草芽瞬间蔫了下去。

首摩、吠舍和刹摩也停下动作,下意识地看向司掌祭祀的生主,眼中带着懵懂的敬畏。

这是《吠陀》秩序刻在他们魂识深处的本能反应,面对“司掌职责”的生主,会不自觉生出顺从之心。

司掌祭祀的生主走到婆罗面前,青铜祭勺顶端泛着金色的《吠陀》符文:

“今日起,你需随我学习祭祀经文,记录日月运行的规律;

首摩,你当去开垦土地,为未来的祭祀准备贡品;

吠舍,你需编织容器,盛放祭祀用的果实;

刹摩,你要守护祭祀之地,驱逐靠近的野兽——这才是你们的‘天定之路’!”

弥生缓缓起身,挡在人类身前,禅杖轻轻一敲地面,绿光挡住了祭勺上的符文:“生主,何为‘天定之路’?是让人类像草木般依本能生长,还是让他们像生灵般自主探索?”

他指向不远处的棚子,“首摩搭建的棚子能抵御风雨,若他只懂开垦土地,昨夜人类便会被寒气侵袭;

刹摩学会的生火之法能驱赶野兽,若他只懂守护祭祀之地,人类今日便无熟食可吃——这难道不是比‘祭祀职责’更重要的‘生存之路’?”

司掌祭祀的生主脸色一沉,青铜祭勺指向弥生:

“外道僧人,休要混淆视听!

《吠陀》明言,‘祭祀乃三界之本’,若无婆罗门主持祭祀,便无天地灵气滋养万物;

若无首摩供奉贡品,祭祀便无法进行——你让人类偏离职责,便是断三界生机!”

“生主可知,昨日人类围着火堆分享果实,今日他们学着储存食物,这‘分享’与‘储存’,便是最朴素的‘生机传承’。”

弥生抬手,铜钵中飞出一缕绿光,在空中化作昨日人类协作的画面:

婆罗帮首摩够果实,首摩帮吠舍挖硬土,吠舍帮刹摩收集干草,刹摩用火光守护众人。

“若依《吠陀》职责,婆罗门不会弯腰帮首摩,首摩不会主动思考储存,人类如何在这创世之初活下去?

《楞严经》有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生主强行让人类依职责行动,便是让他们‘迷己为物’,失了‘自主生存’的本心。”

司掌祭祀的生主被驳得一时语塞,他握着青铜祭勺的手微微颤抖,看向天宫方向。

以往遇到偏离《吠陀》的情况,梵天总会及时出面维护秩序,可今日天宫却异常安静。

他不知道,此刻梵天四首正看着地面的争执,内心陷入矛盾。

“祭祀固然重要,可生存才是根本。”

梵天左侧的脸轻声说道,目光落在人类晾晒的果实上,“若人类都活不下去,再隆重的祭祀,又有何意义?”

右侧的脸则反驳:“可放弃职责,祭祀断层,天地灵气迟早会枯竭,人类最终还是难逃灭绝!”

中间的脸看向湿婆,语气带着询问:“你怎么看?”

湿婆站在天宫边缘,目光落在弥生身上,蛇形项链“伐苏基”轻轻吐着信子:

“那僧人说得没错,‘本心’比‘职责’更重要。

你看首摩,他虽被定为‘首陀罗’,却能主动思考加固棚子,这便是‘生存本心’;

婆罗虽为‘婆罗门’,却能从草木中感知生机,这便是‘探索本心’——若强行压制这些本心,人类与没有灵智的石像,又有何异?”

梵天沉默了,他看着地面上,司掌祭祀的生主仍在与弥生僵持,而四名人类已悄悄回到各自的动作中:

婆罗捡起石子,重新在地面画草木图案,这次他画得更细致,还在草芽旁画了一颗果实;

首摩则继续插木桩,偶尔抬头看向弥生,眼中少了几分敬畏,多了几分坚定——他们似乎从弥生的话中,感知到了“自主”的意义,不再轻易被生主的威严震慑。

“罢了。”梵天终于开口,声音传遍大地,“今日便依那僧人所言,让人类先学生存,祭祀之事,待他们能安稳立足后再议。

但司掌祭祀的生主,你需留在人类身边,记录他们的生存方式,若有危及三界的举动,即刻禀报。”

司掌祭祀的生主闻言,虽满心不甘,却也只能收起青铜祭勺,退到一旁,冷眼观察着人类的动作。

他手中悄悄拿出一卷空白竹简,开始记录:“创世初日,婆罗门婆罗弃祭祀学草木,首陀罗首摩弃供奉学筑棚,违《吠陀》职责,外道僧人以‘生存’为名,惑乱人心……”

弥生没有在意生主的记录,他走到人类身边,捡起一块尖锐的石子,递给刹摩:“用这个打磨木棍,一端磨尖,可用来捕猎,也可用来挖掘地下的根茎。”

随后又拿起一片娑罗树的叶子,递给吠舍:“将叶子铺在石板上,再放上果实,能隔绝潮气,让果实保存更久。”

人类似懂非懂地点头,刹摩接过石子,开始打磨木棍;

吠舍则小心翼翼地将叶子铺在石板上,重新摆放果实。

婆罗看着弥生的动作,也捡起一块石子,学着打磨另一段木棍;

首摩则在棚子旁挖了一个浅坑,将多余的干草放进去,似在模仿储存食物。

司掌草木的生主远远看着这一幕,手中的木杖顶端叶片轻轻晃动,他注意到,婆罗打磨木棍时,指尖的绿光不仅能催生草木,还能让木棍变得更坚韧;首摩挖浅坑时,地面的泥土竟变得格外松软。

这是人类魂识与“自主行动”结合后,产生的新能力,是《吠陀》中从未记载的“潜能觉醒”。

铜钵中的菩提芽轻轻晃动,第五片叶子上的人类劳作缩影,又多了“打磨木棍”“储存干草”的画面。

乳海影像里的毗湿奴身影,指尖的微光愈发明显,似在为这“潜能觉醒”注入一丝天地灵气。

弥生看着人类专注的模样,心中了然:这创世之初的每一步,都是“平等”种子生根的关键。

今日让人类学会自主生存,明日他们便会懂得自主选择;今日让他们打破种姓的隔阂协作,明日他们便会质疑种姓的天定。

虽前路仍有梵天的疑虑、生主的阻挠,但只要人类的“本心”不被压制,“众生皆可成佛”的根基,便会愈发牢固。

夕阳西下时,人类已打磨出四根尖锐的木棍,储存了半石板的果实,还在棚子旁挖了三个浅坑,分别用来存放干草、石子和木棍。

司掌祭祀的生主在竹简上又添了一行:“人类习得打磨木棍、储存食物之法,能力渐长,需警惕其脱离《吠陀》掌控……”

弥生坐在火堆旁,看着人类围着新打磨的木棍兴奋地比划,轻声诵起《大般涅盘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之性,即是我性”。

经文声融入夕阳的余晖,落在人类身上,也落在不远处冷眼旁观的司掌祭祀生主身上。

或许,这“佛性”的种子,不仅在人类心中生根,也在悄然影响着这些坚守《吠陀》的生主。

天宫之上,梵天四首看着地面渐暗的火光,以及人类依偎在一起的身影,终于不再纠结于“职责”与“本心”的冲突。

他轻轻转动念珠,心中默默承认:或许,这“外道僧人”的佛法,真的能为三界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机。

一种不依赖祭祀、不束缚种姓,只靠众生自主探索的生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