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 > 第187章 山东济南双乳山—石碑古井与人的百年约定(3)

第二天一早,老道士选了个时辰,让李二柱领着几个年轻村民,拿着锄头、铁锹往空地里挖。刚开始挖的是黄土,挖了一米多,就碰到了青黑色的石头,村民们都泄了气,说:“这石头这么硬,哪能挖出水啊?别是骗我们的吧?”

老道士脸色一沉,没说话,只是从褡裢里掏出个铜铃,轻轻摇了摇,“叮铃” 一声,奇怪的是,那铜铃声刚落,地下的石头忽然 “咔嚓” 响了一声,像是裂了道缝。年轻道士赶紧说:“接着挖,石头下面就是水,再坚持会儿!”

村民们不敢再抱怨,咬着牙接着挖,用錾子凿石头,累了就换班,日夜不停。挖了三天,挖到三丈深的时候,突然“咕咚”一声,铁锹下去,底下空了,接着就冒出了清水,先是一点点,后来越冒越多,很快就漫到了井台边。那水清甜,喝一口,比山泉水还解渴。

村民们都乐坏了,围着井转圈圈。老道士却没笑,对王老实说:“这井挖成了,能镇水,但你们得记住两件事:第一,别去山上取石,尤其是北坡的石头,动了会招祸。第二,这井不能填,也不能让外人动。五十年后,我会回来,到时候再告诉你们下一步该怎么做。要是我没回来,你们就立块石碑,把‘禁山护井’的规矩刻上去,传给后辈,千万不能忘。”

王老实赶紧点头,说:“您放心,我们一定记住。”老道士又让村民在井边盖了间小屋子,说是“守井屋”,让村里的孤寡老人住进去,帮忙看着井。做完这些,俩道士就背着褡裢走了,沿着村西头的古道,一直往南,没人知道去了哪儿。

说来也怪,自打挖了这口井,黄河水就慢慢退了,周边的村子都被淹得不成样子,唯独**村没事。后来的几十年里,黄河又闹了好几次水。1882年那次,水都漫到了村东头的田埂,可就是没进村子。

后来村民们才知道,那口井里的 “怨”,是早年黄河改道时,淹死的人太多,怨气缠在水里,跟着洪水往村里灌,老道士挖井,是用泉眼的 “活气” 镇住了怨气。而那棵老槐树,是老道士特意选的,说槐树能 “锁魂”,能帮着井镇住怨气,树干上的铁铃铛,其实是 “镇魂铃”,只要铃铛响,就说明怨气要散了。

就这样守井屋的老人换了好几任,每任老人都会把道士的话传给下任。到了1908年,离道士说的“五十年之约”还差一年,村里的老人们就开始盼着,盼着那两个道士能回来。可等到1910年,宣统二年,道士还是没来。

当时的村长是王老实的孙子,叫王庆山,他想起道士说的“别去山上取石”,又想起祖辈传下来的“北坡是禁地”,就琢磨着立块石碑,把规矩刻上去,让后辈们都记住。村里的村民都同意,凑了点钱,找了个石匠,在村西头的古道边立了块青石碑。

石碑上的字是王庆山请村里的私塾先生写的,全文是:“庄前旧有**山一座,虽非出名大山,庄中赖以平安。凡接脉之处与庄内有关,相传如有开动接脉之处,庄中即出不意之祸。是以屡次禁止多年,无人开动取石。大清宣统元年岁次己酉孟夏月吉旦立。”——后来有人说,碑上写的“宣统元年”,其实是笔误,因为挖井是1853年,五十年后是1903年,立碑是1910年,可能是私塾先生记错了年份,也可能是故意往前提了几年,想让规矩更“古早”些。

不管怎么说,这石碑和村前的老井一起,成了**村的“守护神”。村民们盖房子、垒院墙,宁愿多走几里路去别的山上拉石头,也不碰**山的一草一木。这规矩,一传就传到了今天。

石碑立了之后,村里太平了几十年,没人敢动山上的石头,也没人去北坡的禁地。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要修水库,需要大量的青石砌坝基。

当时的村支书是个年轻人,姓刘,刚从部队退伍回来,不信老规矩,说:“什么动山招祸?那都是封建迷信!咱们要搞建设,就得敢打破旧思想!”

村里的老人们都劝他,说:“刘书记,老辈的规矩不能破,那石碑和井都是有说法的。”

刘书记不听这些,他说:“石碑是宣统年的,都多少年了?现在是新社会,要相信科学!”他领着村里的壮劳力,拿着炸药、錾子,就往**山的南坡去了。南坡的石头虽然没北坡硬,但也够用。

头一个月还好倒没什么动静。村民们白天在山上采石,晚上回家睡觉,水库的坝基也一点点垒了起来。可到了第二个月,村里就出了怪事。

先是村东头六十多岁的李老汉,平时身体硬朗,每天早上都上山挑水。那天早上,他挑着水桶往老井走,走着走着,突然腿一软,栽在路边的沟里,水桶摔得粉碎。

村民们把他送到公社医院,医生查了半天,说没毛病,可李老汉就是站不起来,后来成了半身不遂,在床上躺了两年,人就没了。

接着是村西的王家,媳妇刚生了个娃娃,生下来就不会哭,后来检查去医院检查,发现是天生的聋哑。王家媳妇那个哭啊,“我怀孩子的时候,男人一直在山上采石,是不是因为他惊动了什么?”

再后来,三个在山上采石的村民,接二连三地出事。第一个是张老三,用錾子凿石头的时候,石头突然崩了,一块碎石砸在他的腿上,把腿砸骨折了。第二个是李建国,炸石头的时候,炸药提前爆了,把他的胳膊炸伤了,住了半个月院。第三个是王二蛋,晚上在山上看采石场,早上发现他躺在地上,没气了,医生说他这是得了“急病”,可到底是什么“急病”医生也说不清楚。

这下村里炸了锅,村民们都慌了,纷纷强烈要求停止采石。老人们又提起了石碑上的话,“早就跟你说了动山会招祸!你们不听!”

刘书记也慌了,看着村里接二连三出事,他自己心里也犯嘀咕,就暂时停了采石场,让村里的老人去碑前烧香,念叨念叨。

烧完香的第二天,村里的怪事就少了。刘书记也不敢再提采石的事,水库的坝基最后用的是别处的石头。后来他在村里的大会上说:“不是我信迷信,是老辈的规矩,总得有个怕头。这山养着村子,你动了它的根,它能给你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