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 > 第121章 香港大学——庄月明楼(脑洞版)

港大的庄月明楼,在网上和坊间那可是“自带恐怖特效”的存在,什么“镇魂楼”“棺材楼”的名头传得有鼻子有眼,仿佛每块砖缝里都藏着段没说完的恐怖故事。

但你要是凑近了问香港大学的学生,他们会神经兮兮地给你讲另一个版本。

在他们口里,这庄月明楼可不是主动“镇邪”的狠角了,成了被网友硬按着头“被迫营业”的冤种。

就像个只想安安静静当教学楼的老实人,突然被按上“风水大师”“镇魂专员”的头衔,每天还得24小时配合各路传说“演”出点阴森感,实打实的属于打工人看了都要递杯奶茶,抹把同情泪的程度。

你去港大问学生:“知道庄月明楼不?”

十个超过一半会翻个白眼:“哦,那栋被网友逼成镇魂楼的红砖楼啊。”

剩下的会先憋笑,再拍着你肩膀说:“嗨,那都是网友给它加的戏!在我们这儿,它就是栋‘被迫营业’的镇魂楼。毕竟谁也没见过它真镇住啥,倒是天天被传谣传得快‘精神分裂’了。”

说起来这楼也挺冤,1994年李嘉诚掏3500万港元建的,纪念亡妻庄月明,结果硬生生被传成了风水界顶流。

先说电梯,上行键比下行键突出半毫米,“你看!就是不让‘她’下去!”。

物理系学长翻了施工图纸,说当年是工人装按键时没对齐,后来想改已经来不及。

物理系男生还编了个段子:“坐这电梯千万别按下行,不然庄学姐该问你:我都没下去,你急啥?”

文娱中心三楼那面铜边镜子更绝,斜着嵌在墙里,镜子照出来的动作,都要慢一步卡一下,网上说的是“斜镜照煞,专困魂魄”。

戏剧社说“这样排练能看见舞台全景”。至于延时,那是“天然延迟特效”,省了后期制作费。

有回社团招新,学弟对着镜子比耶,回头跟人说:“镜里的我慢半拍,肯定是学姐在玩延迟特效。”

最离谱的是“棺材楼”这个外号。说从高空看楼形像棺材,楼前“月明泉”三股喷泉像三炷香。还有连楼梯扶手用的柳木都被扯上“棺材木料”。

校工陈伯听了直骂:“柳木便宜耐潮才用的!照这逻辑,你们家筷子要是柳木的,还成镇魂筷了?”

“庄月明走得蹊跷,李嘉诚建楼镇压”这说法,简直是传说界的“老梗翻新机”,每年都能玩出花。

1995年物理系陈同学那事,本来挺简单。通宵做实验,听见高跟鞋响,第二天实验册多了行“水银温度计碎了”的字。

当年传的是“学姐深夜查寝”,现在成了“庄月明在护阵眼”。

陈同学现在是教授,每次被学生追问烦了,就指着实验台说:“那是我熬夜写的备注,醒了以后一时忘了,没想起来!再问就罚你们抄一百遍元素周期表!”

1998年戏剧社的口红印事件更逗。女主角说镜子里的人影没拿口红却在抹嘴,后来戏服上总沾红印子。

本来是“旧校舍失火女学生借口红”的老梗,硬是被安到庄月明头上,说“她生前用这牌子,现在在抗议”。

戏剧社现在排戏前都得对着镜子喊:“口红我们买了新的,您老别蹭戏服了成不?”

2003年电梯冲顶事件,当事人说看见顶楼梳妆台镜子里有白裙女人。当年都说是“设备老化”,现在成了“李嘉诚把庄月明梳妆台移来锁魂”。

那学生现在在中环上班,同学聚会喝多了才说实话:“我那天看错了,是清洁阿姨的储物柜反光,梳妆台?我连口红都没见着!”

盖楼时的工人师傅们,现在更是成了大家的“灵异故事素材库”。

林阿福老师傅每天都在茶餐厅吹牛,说1994年工地上的事,比tVb剧还精彩。

“风水师来得比工头勤,每周两三回!”林师傅呷口茶,“拿着罗盘在楼里转圈,说镜子要对准海里的,让我们挪三寸。结果挪完挡消防通道,半夜又偷偷移回去,第二天风水师一来,罗盘针转得跟抽风似的。我看———是被我们气的!(林师傅嘴里的另一说法)”

埋奠基石那天,李嘉诚来烧黄纸,还埋了个红布包。“有人说是庄月明的头发指甲,”

林师傅笑,“我瞅着像块石头!要是真埋那些,不得被环保局罚死?”

工地上丢过红漆,有人在墙角画符号,第二天又冒出来。

“哪是什么符咒?”林师傅压低声音,“是油漆工小王跟人打赌输了,偷偷画的他家狗爪印!后来被风水师看见,硬说是煞气显形,让留着——这波操作我给满分。”

最逗的是紫檀木盒子事件。

李嘉诚放了件旗袍和半支口红在三楼墙角,有小工说听见盒子里有人哭。

“我看是那小工想偷懒编的,”林师傅撇嘴,“旗袍是戏服厂做的,口红是路边摊买的,还哭?我看是嫌质量差!”

港大学生早把这楼玩成了“梗图发源地”。

物理楼搞活动,做了“上行键突出半毫米”纪念徽章,卖得比奶茶还火,戴的人说:“这叫只许进步不许退步。”

化学系学生在1963号柜子上贴便利贴:“学姐,楼下奶茶买一送一,速来。”

有人真在柜子缝里塞过奶茶吸管,第二天吸管没了,多了片白兰花花瓣——后来才知道是陈伯拿的,原因是——“我怕堵着柜门”。

戏剧社更绝,排戏时加了段“镜子前梳头”的戏,演员穿旗袍慢悠悠梳,台下观众屏住呼吸。

“其实是灯光师打了侧光,演员偷笑,有回假发套差点掉了,台下还喊学姐显灵!”

2021年毕业季,女生穿旗袍来拍照,对着镜子比耶,网上有人骂“不尊重逝者”。

女生回怼:“庄学姐当年也是学生,我穿旗袍是致敬,又不是招鬼——再说了,她要是真不高兴,早掀我裙子了!”

教历史的周教授,每次上课都要吐槽这些传说:“庄月明1963年在港大读书,成绩好,爱穿白裙子,日记里写今天和阿诚去吃蛋挞。哪有那么多怨气?”

他翻出档案馆的日记给学生看:“你看这页,说化学实验成功了,奖励自己一杯冻柠茶,这要是被网友看见,不得说冻柠茶是用来镇煞的?”

校工陈伯更直接,见游客对着电梯拍,就凑过去说:“这楼啊,就是长得普通,被你们说得不普通了。庄小姐要是知道自己成了被镇压主角,估计得托梦骂:我就是想在母校留个念想,你们这群人咋这么能编?”

现在的庄月明楼,红砖墙该渗水还渗水,电梯该坏还坏,镜子照久了该眼花还眼花。游客举着手机拍,学生背着书包走,谁也没真怕过。

有回台风把广告牌吹掉,网上网友狂呼疯传说,“阵破了”。

结果第二天陈伯就找工人修好了,“螺丝松了,跟阵没关系!”

李嘉诚来的时候,还是会站在镜子前看会儿。

有学生偷偷拍视频,说他在跟镜子说话。

据说其实那天风大,他就是理了理头发,嘟囔了句“这镜子该擦了”。

校工第二天就拿抹布擦了三遍。

说到底,这楼就是栋普通教学楼,只不过沾了“豪门”“亡妻”的边,就被网友编出了一箩筐故事。

就像陈伯说的:“人啊,就爱给普通事儿添油加醋。等哪天这楼不火了,他们又该去编别的楼了。”

至于那些传说,还在网上传着,跟楼前的白兰花似的,一茬接一茬。

学生们照样在镜子前比耶,在电梯里开玩笑,在实验册上留空页。

毕竟,比起“镇魂楼”的名头,它在港大里,更像是“欢乐梗生成器”,给港大学子们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点乐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