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 > 第104章 哈尔滨——猫脸老太太(1)

在哈尔滨,但凡四十岁往上的人,大多都听过猫脸老太太的传说。

那是1995年的冬天,这个故事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一夜之间覆盖了整座城市的胡同与街巷。

上至白发老人,下至黄毛小子,没人敢在夜里单独出门。

学校里,孩子们手腕上都系着红绳,书包上缝着红布,像是一串移动的平安符。

街坊邻里凑在一起,三句话不离,连卖冰糖葫芦的小贩,都能添油加醋地讲出三四个版本。

有人说,那是道外区的一个老太太,死后停尸的时候家里人没注意,被黑猫从身上踩了过去,变成了人身猫脸的怪物,专在夜里抓小孩。

有人说她其实是含冤而死,怨气太重才借猫气还魂,走尸了以后还总拖着一筐煤,那是她这辈子最宝贝的东西。

还有人说她最后根本没被收服消灭,只是躲进了深山里,每逢大雪天,她还会站在山顶望着哈尔滨的方向。

这些说法真真假假,没人能说清。

但那根系在手腕上的红绳,校门口家长们焦灼的眼神,还有冬夜里突然熄灭的路灯,却成了一代人共同的记忆。

就像老哈尔滨人常说的:1995年的冬天,冷的不是雪,是心里的猫脸。

1995年,这年的哈尔滨,冬天来得比往年要早很多。

刚进十一月,道外区的老胡同就被大雪盖得严严实实,屋檐下的冰溜子能有半尺长,北风刮在脸上,像小刀子割肉。

就在这冻得人缩脖子的天儿,李家窝棚的李老太,成了村里第一个被缠上的人。

李老太这辈子活得硬气。年轻时守寡,一个人拉扯儿子李建军长大,靠在铁路边捡煤块、糊纸盒过日子。

她最宝贝的不是儿子,是两样东西。一筐码得整整齐齐的煤块,和一只养了十年的黑猫。

老黑通人性,李老太骂儿子时,它就蹲在煤筐上瞪李建军。李老太夜里咳嗽,它就用爪子扒拉她的手,把暖水袋往她怀里推。

村里人都说,这猫可以算是李老太的半个儿。

95年的冬月初七,头场暴雪下了整整一夜。李老太和儿媳王桂香吵了起来,起因是王桂香把她攒了半年的煤块挪到了仓房。

那是我留着过冬的!你个败家娘们!李老太拄着拐杖在院里骂,雪沫子溅了一裤腿。

王桂香也不是善茬,叉着腰回嘴:一筐煤能值几个钱?冻着我儿子你负责?

李建军夹在中间,劝了这个劝那个,最后被李老太一拐杖打在腿上:你个没良心的!不是我捡煤养大你,你小时候连奶都没得吃!

那天晚上,李老太把自己锁在屋里,任凭儿子怎么办怎么劝,就是死活不出来吃晚饭。

第二天一早,王桂香去叫她吃早饭,敲了好半天也没人应。王桂香骂骂咧咧的找来钥匙自己开了门,一推开门她就吓傻了。

李老太趴在炕沿上,脸埋在煤筐里,手里还攥着块煤,早就没气了。

儿子和孙子差点没哭昏过。,没办法 老太太气性太大,愣是为了半筐煤把自己给气死了。

按当地村里的规矩,老人去世了得停灵三天在出殡下葬。

李建军请人打了口薄皮棺材,把老太太装进去,棺材盖没钉死,留着透气。

守灵的第一夜,李建军守在旁边,老黑蹲在棺材上,绿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棺材缝,时不时用爪子扒拉两下,喉咙里咕噜咕噜响,像在跟主人说话。

李建军看得心烦,一巴掌把老黑赶下棺材。老黑被赶下去以后也不离开,就缩在墙角尾巴圈成个圈,一整夜就这么盯着棺材,都没动一下地方的。

第二夜轮到王桂香守灵。她心里怵得慌,毕竟老太太的死跟她脱不了干系,她心虚啊。

王桂香搬了个板凳坐在堂屋门口,手里攥着根红绳。这根红绳是张瞎子给她的,说是能辟邪。

后半夜,没有风院里的老榆树却忽然的响了一声。王桂香猛地一个激灵,抬头一看,老黑正顺着树干往上爬,爪子抓得树皮簌簌掉渣。

她刚想骂老黑这个畜牲吓了她一大跳,堂屋里突然传来一声,像是有人在掰骨头。

王桂香的头发一下子竖起来了。她捏着红绳,一步一挪地蹭进堂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