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82章 衡平记:算筹天平上的民心刻度

均平二十一年大暑,议事会大厦的铜铃在滚烫的日光中震颤了七十二声——这是《大明司法典》规定的审判时辰,每声铃响都像一柄重锤,敲在全国百姓的心坎上。空气里弥漫着硫磺与麦秆混合的气味,那是三十三省的百姓在自家门口点燃的公正香,烟气顺着主阵的通风管道汇聚到大理寺的穹顶,凝成一片灰蒙蒙的云,仿佛无数双眼睛在凝视这场关乎民心的审判。

我站在大理寺的全息旁听席上,指尖触到冰凉的青铜栏杆,栏杆上雕刻的算筹纹被历代审案官的手掌磨得光滑。主审官手中的《罪案总录》泛着冷光,封皮上的青铜天平在光影中流转,左边托盘里堆满了竹制算筹,每根都刻着一个百姓的名字;右边托盘里则是《大明律》的竹简,阳光透过穹顶的琉璃窗,在竹简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一层金沙。

全国人民监督协会的代表们早已将整理好的证据铺满了三十三省的公示栏。在西江省的省城广场,三丈高的全息屏被分割成一百二十八个小窗口,循环播放着刘青山在聚贤楼的宴饮录像。画面里,他举着犀角酒杯与地产商王元宝碰杯时,杯沿的倒影恰好映出窗外被推土机推倒的民房;而在相邻的窗口,是被强拆农户李老栓抱着孙女在废墟上哭泣的画面,小女孩手里还攥着半截被碾碎的布娃娃。

公示栏前的算筹投票箱里,已经插满了代表赞同严惩的竹筹,密密麻麻像片竹林。每个竹筹的末端都缠着一小段棉线,那是百姓们从自家被褥上拆下来的,寓意与受害者同暖这些证据来自两千三百位百姓的实名举报,协会会长陈淑敏的声音透过全息投影传遍全城,她的发髻上别着枚铜制算筹簪,那是用去年巡视时没收的贪腐赃款熔铸的,我们逐字核对了五十七张酒楼账单,每一笔都对应着一户被强占土地的农户——比如三月初七这顿八百两的宴席,对应的正是城东张铁匠家三分祖宅被低价征用的日子。

事务院都察院与监察局的联合调查组正分赴各地复核案情。在夏宁省的交通司档案室,监察官们用紫外线灯照射那些伪造的驾驶证,灯影下浮现出李卫国三个字的隐形水印,这是他为了方便日后索贿特意做的标记。档案室的墙角堆着二十八箱未开封的加急费银锭,每箱都贴着驾考专用的封条,封条上的朱砂印与李卫国私章的比对结果正在全息屏上滚动显示,吻合度达99.7%。

李卫国的十二张存折,我们已经与银行的流水一一对应,调查组组长郑铁山的机械义手敲着案几,金属回声里带着怒火,他的义手是去年在矿难救援中被砸断后换的,关节处还留着煤渍,其中三万两来自驾考中心的加急费,每一分都沾着考生的血汗。你们看这笔五月初二的入账,刚好五十两,对应的是菜农王二妞卖了三亩地才凑够的考试费,可她拿到的驾驶证,在系统里根本查不到记录。

在花省议事会的旧址,都察院的官员们用特制的黏合剂拼贴被撕毁的工农提案原件。最完整的一页上还留着张铁柱的指印,指印边缘沾着麦糠——那是他刚从地里回来就赶来参会时留下的。提案上请求保留城郊十亩农田作为集体晒谷场的字迹被泪水洇得发皱,调查组在废纸篓里找到的撕碎的选票上,清晰可见张铁柱林秀琴等名字被红笔划掉的痕迹,墨迹与议事会账本上的墨水成分完全一致。

民生都察院的起诉书上,每一条罪状都用朱笔标注着受害民众的姓名。他们在对王志强的起诉中写道:该犯将国有土地低价出让,导致三百七十户农民无地可种,其中七十三户因饥饿流离失所。我们在城郊破庙里找到的七具饿殍,胃容物检测显示仅有树皮和观音土——而这些土地上建起的别墅区,每平米售价相当于农民三年的收入。

在对花省前议事会成员的起诉里,附着重印的工农代表名册,被划掉的名字旁,都注着开除日期:第一轮巡视组离省次日。名册的夹页里藏着片干枯的油菜花,那是里文村村民王老实偷偷夹进去的,他说:俺们的代表就像这花,刚开就得被掐。

我们不是在起诉某个人,是在为那些被损害的民心讨回公道,检察长林秀琴的声音在法庭上回荡,她举起王二丫的算筹课本,课本的第37页用铅笔写着长大要当丈量员,把被抢走的地都量回来,字迹被泪水泡得发涨,这个姑娘去年还在算如何让黑石子变少,可花省的官员们,却在用她的学费盖别墅区——这不是渎职,是对民生的公然背叛。

刑部的卷宗库里,每个涉案官员的罪证都被编上了算筹编号。北冰洋省渔业资源司司长的卷宗上标着渔-073,里面除了他与远洋公司的勾结协议,还有老渔民孙大海被扣押的渔船照片。船身上祖传家业四个大字被砸得模糊不清,露出底下新刻的远洋公司资产字样,两种字迹的刻痕深度相差三毫米,正是暴力篡改的铁证。

卷宗旁的算筹计数器显示,因他的渎职而破产的渔民家庭,正好是二百四十五户,与他账本上收受贿赂二百四十五两的数字惊人地吻合。这些数字不是冰冷的记录,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刑部尚书朱静雯的机械义眼扫过卷宗,金属指节在挪用赈灾棉几个字上停顿,王春燕送来的七户老人的棉裤,我们做了纤维检测,里面的棉絮掺了三成沙土——而本该用在棉裤上的银子,变成了某官员家地窖里的酒坛,其中一坛三十年陈酿的封口纸上,还粘着片棉絮。

大理寺的审判庭里,全息被告席上的人影正在接受讯问。刘青山的额头渗着冷汗,汗珠顺着脸颊滑进领口,在虚拟的官服上洇出深色的痕迹。面对民生都察院出示的银行流水,他起初还在辩解是正常公务招待,直到郑铁山调出他与王志强的密会录音,那句土地换前程的低语让他瞬间瘫软,虚拟的官帽从头上滑落,露出光秃秃的头顶,那是他为了讨好上司特意剃的,此刻却像个耻辱的印记。

夏宁省的李卫国则死死盯着自己的十二张存折,存折的纸页边缘已经泛黄,上面的墨迹却依然清晰。当主审官念出每本存折对应十起交通事故时,他颤抖的手指在虚拟屏幕上胡乱划着,却连两个字都按不下去。全息屏突然切换到去年冬天的一场车祸现场:一辆无牌货车撞倒了放学回家的三名学生,司机正是通过加急费买到驾照的煤老板,而他的驾照编号,恰好出现在李卫国的受贿账本第17页。

最令人屏息的是对花省前议事会成员的审判。当全息屏播放起张铁柱被推搡出议事厅的监控时,旁听席上的工农代表们集体站起,他们举起手中的算筹,每根算筹上都刻着工农权益四个字。张铁柱胳膊上的淤青还未消退,那是被保安推倒时撞在门槛上留下的,青紫色的痕迹在虚拟光线下泛着诡异的红光。

你们说我们文化低张铁柱的声音透过全息麦克风响彻法庭,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七粒麦种,那是他从被强占的农田里抢出来的,可俺们知道,把农田改成别墅区,就是断了百姓的活路;把工农代表赶出去,就是堵了百姓的嘴——这账,用算筹能算清,用心更能算清!

审判持续了整整七日。每日的庭审结束后,大理寺都会将当日的证据上传至主阵,供全国百姓查阅。在北河省的麦田里,老农们围着便携式全息屏,用布满老茧的手指放大刘青山的宴饮账单;在南广省的纺织厂,女工们趁着换班的间隙,集体投票要求严惩李卫国,她们的选票上都绣着二字;在藏西自治省的牧场,牧民们用酥油在石头上画下天平,祈祷正义不会迟到。

大理寺的宣判结果通过主阵传遍全国时,三十三省的广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刘青山因挪用公款、受贿赂罪被判处流放北冰洋省,他的财产被尽数变卖,所得白银全部返还给被强占土地的农户——其中张铁匠拿到了三百二十两,刚好够重建他的铁匠铺,他说要在铺子里打一块牌匾,天天擦拭。

王志强被剥夺官职,在原强拆地块修建民生学堂,终身服役。学堂的奠基石上,刻着所有被强占土地农户的名字,张铁匠的小儿子用凿子在角落加了句:这里曾长着我家的向日葵。

李卫国的八万两白银赃款被用于夏宁省的驾考中心重建,主阵为每个考生自动匹配廉政监督员,全程录像存档。新考出驾照的第一位农民王老五说:现在考试时,连咳嗽一声系统都要问为啥,比俺婆娘还严,这样考出来的证,握在手里踏实。

花省的整改在欢呼声中迅速推进。张铁柱和林秀琴重新回到议事会,他们带来的农田保护提案全票通过,被强占的土地上重新种上了油菜花,花丛中立着块石碑,刻着民心如麦,不可欺。石碑的基座里埋着个铁盒,里面装着前议事会成员的悔过书,每个字都用他们自己的血写成。

驾考中心的负责人被撤职查办,新换上的考官里,有三位是通过正规考试的普通农民,他们胸前的算筹徽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考生们发现,新考场的库线是用白石灰画的,清晰得像田埂,而考官们说话带着浓重的乡音:倒不进去别怕,多练几遍,庄稼人学啥都慢,但学扎实了就忘不掉。

北冰洋省的渔港里,孙大海的渔船终于重新出海。渔业资源司的新司长带着巡视组成员站在码头,看着渔民们撒下渔网,他手里的《渔场分配新规》上,每个渔场的使用权限都用算筹标注着渔民优先。最年长的渔民赵大爷颤巍巍地解开缆绳,船帆升起时,上面用红漆写着二字,那是他连夜用女儿的嫁妆漆写的。

全国巡视组驻北冰洋省的原组长、副组长被押解回省,他们在渔港前向渔民们鞠躬道歉时,孙大海的儿子把那些空酒瓶和海鲜礼盒摆在他们面前:这些东西,你们自己吃吧——俺们渔民要的不是这些,是能安心打渔的海。礼盒里的海参已经发臭,像他们腐烂的良知。

西伯利亚省的人民监督协会里,阿廖沙和其他青年工匠接过了老人们的笔。新的监测报告上,第一次出现了青年监督岗的印章,印章是用废铁打的,形状像柄锤子。他们用主阵系统实时上传数据,屏幕上的真实度指针稳稳停在100%。有次发现某官员虚报工程量,他们连夜带着测绘仪赶到现场,用算筹算出实际工程量只有上报的三成,那官员第二天就被停职了。

省都察院的卷宗库里,那些虚报的案件记录被全部销毁,取而代之的是流浪汉们的就业登记。他们中的不少人找到了修桥铺路的活计,手里的工具比冰冷的卷宗更让人心安。最年轻的流浪汉瓦西里说:以前总被当成坏人抓,现在才知道,劳动能让人站直腰杆。

蒙古自治省的草原上,巴特尔赶着羊群走进了重新划分的草场。亲贵牧场的围栏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共享草场的木牌,上面的算筹纹记录着每家每户的放牧数量,多一根算筹就多一份罚款。草原监理司的新司长骑着马在草场巡逻,他的马鞍上绑着本《牧民意见簿》,每一页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建议,像片生长在纸上的草原。

有次他发现某户牧民多放了五只羊,按规定要罚款,牧民却哭着说那是刚生的羊羔。司长蹲在地上数了半天,最后在意见簿上写道:羊羔满三月再算数量,牧民的日子不容易。这话被抄送到主阵后,收到了三万多个赞。

宁夏自治省的灌溉渠旁,马老汉终于看到渠水重新流进了自家的农田。水利厅的私人庄园被改造成了农田水利学校,喷泉的水管被接到了水渠里,喷出的水花落在干裂的土地上,激起阵阵尘土。新厅长蹲在渠边,和农民们一起计算着灌溉量,他手里的算筹在泥地上划出的刻度,比任何公章都更有说服力。

老农们发现,新修的水渠比以前宽了两尺,厅长说这是防旱也防涝;而水费单上的数字,比以前少了三成,因为取消了管理费——那些钱,现在都用在了水渠维护上。马老汉的孙子在水渠边插了根竹筹,每天记录水位,他说长大了要当水利官,让每滴水都流到该去的地方。

当各地的整改报告汇总到议事会大厦时,主阵的民心指数已经回升到89%。我站在露台上,看着大理寺的全息天平终于平衡,左边的与右边的完美重合,算筹纹在光影中交织成一张巨网,网住了那些试图钻空子的蛀虫,也网住了百姓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

朱静雯的全息投影捧着新修订的《监察法》走来,法典的最后一页印着马克思的话: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她的机械义眼映着全国公示的审判结果,陛下,这是三十三省百姓用算筹投出的信任票——他们说,这次的天平,没歪。

远处的花田里,王二丫正教着孩子们用算筹计算收成。她的课本封皮换了块新的蓝布,上面绣着颗五角星,那是用去年获奖的麦种换的布料。算筹在她手里翻飞,算出的不再是黑石子与白石子,而是今年的收成能盖三间新教室。孩子们的欢呼惊飞了菜花丛里的黄蝶,像无数个被守护的梦想,飞向马克思主义大明的天空。

议事会的铜铃再次响起,这次的声纹轻柔而坚定,像母亲哄睡孩子的歌谣。我知道,这些处理结果不是终点,而是民心重新扎根的起点——当法典的天平永远向民心倾斜,当每个官员都明白民心的算筹最公道,这片土地上的每寸阳光、每滴雨水,才会真正属于那些用双手创造它的人。

我的巡访日志上,又添了新的一页,上面画着一架平衡的天平,左边写着刘青山案:流放,右边写着孙大海的渔网:出海,中间的支点处,刻着两个字:。字迹依然带着向左的倾斜,却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笔直——这是历经风雨后的清醒,是马克思主义大明在司法公正中淬炼出的笔迹,朴素,却掷地有声。

夜色渐浓,主阵的民心指数悄然跳至90%。我合上日志,窗外的油菜花田在月光下泛着银辉,像无数根算筹,在民心的土地上,算出了最光明的未来。而那些曾经的沉疴,早已化作滋养新苗的沃土,让马克思主义的根须,扎得更深、更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