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用马克思主义改变大明世界 > 第147章 议事厅共商民生计,众代表齐定综合体

均平二十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京北的雪还没停,细密的雪粒落在全国议事会大厅的青瓦上,积起一层薄薄的白。大厅门口的石狮子披了雪,倒像裹了层棉絮,显得比往日温和些。我站在厅内的回廊下,手里攥着昨晚改好的《关于建设百姓商业综合体的议案》,指尖蹭过纸上“工农代表意见”的批注,心里踏实了不少——这议案里的每一条,都沾着民生的温度,不是坐在屋里凭空想的。

“韵澜姑母,人民监督协会的代表到了,”静雯从回廊那头快步走来,藏青色夹克上落了点雪,她随手拍了拍,递过来一个蓝布文件夹,“这是他们凌晨整理好的万武商业综合体调研数据,连万武去年的租金收入、商品加价率都查清楚了,还有二十多位基层百姓的签字证词,王奶奶也签了名。”

我接过文件夹,翻开第一页,密密麻麻的数字看得人心里发沉:万武的服装区平均加价率是成本的8倍,化妆品区更是高达12倍;去年一年,光“加盟省设计师款”的噱头,就多赚了百姓300万明币;停车场的年收入200万明币,其中有六成是普通百姓为了逛一次街硬付的停车费。最下面是王奶奶的字迹,歪歪扭扭却有力:“万武的一碗牛肉面,够我卖四天早点,百姓逛不起这样的商场。”

“让监督协会的代表们先到侧厅休息,给他们沏上汝吉村的青稞茶,”我把文件夹放进随身的公文包,抬头看向大厅内,“工农代表都到得差不多了吧?”

“都到了,”静雯点头,声音里带着点振奋,“工人代表来了120位,都是各个工厂的技术骨干和工会主席;农民代表150位,有江南的桑农、赢州的渔民,还有汝吉村的次仁旺堆老人,他特意带了自己种的青稞,说要让大家尝尝‘百姓的味道’;商人代表30位,都是百姓公社旗下的商户,没有一个是万武那样的大资本——咱们这次议事会,工农代表占了近八成,符合‘工农为主’的规矩。”

我笑着点头,整理了下身上的藏青色议事服——这衣服还是去年百姓公社的裁缝给做的,料子是江南的纯棉,比宫里的丝绸舒服多了。“那咱们开场吧,别让代表们等久了。”

走进议事大厅,暖意扑面而来。厅内的长桌是实木的,还是前几年兵工厂的工人亲手打的,桌面被磨得发亮。工农代表们坐在前排,工人代表们大多穿着深蓝色工装,袖口还沾着机油的痕迹;农民代表们穿着布衫,有的裤脚还卷着,显然是从田里赶来的;人民监督协会的代表们坐在两侧,他们的衣服更朴素,有几位还穿着带补丁的棉袄——这就是咱们的议事会,没有锦衣玉食,只有实实在在为百姓说话的人。

我走到主位坐下,敲了敲桌上的铜铃,大厅瞬间安静下来。“各位代表,今天召集大家开全国议事会,主要是议两件事:一是批判万武商业综合体的逐利行为,二是审议《关于建设百姓商业综合体的议案》。”我话音刚落,台下就传来细碎的议论声,一位工人代表忍不住举手:“议事长,万武那地方我去过!我儿子想买件新衣服过年,一件普通的夹克要500明币,我一个月工资才3000明币,买完衣服,全家半个月的菜钱就没了!”

我朝他点头,示意他坐下:“这位代表说的情况,人民监督协会的调研里也有。在议议案之前,先请皇家代表朱悦薇同志发言,她昨天刚去万武调研过,有很多切身感受要跟大家说。”

悦薇从后排站起来,手里拿着一个布包,正是昨天去万武时带的那个。她走到厅中央,先朝各位代表鞠了一躬,然后打开布包,拿出里面的小本子——上面记着万武的商品价格,还有她画的王奶奶早点摊的草图。“各位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她的声音有点哽咽,却很清晰,“昨天我去万武,看到一支口红要200明币,一瓶面霜要800明币,一条裙子要900明币——这些钱,够卖早点的王奶奶赚四十天,够汝吉村的卓玛大姐卖五十斤青稞饼。万武的停车场,停两小时就要20明币,王奶奶一天的辛苦钱,刚够停个车。”

她举起小本子,翻到画着百姓综合体的那一页,上面的太阳还涂了红色:“我在万武的时候就想,咱们能不能建一个百姓自己的综合体?一楼设超市,卖京北的蔬菜、赢州的海鲜,价格比市面上低两成;负一楼设食堂,10明币能吃帝王蟹、吃海鲜粥,让王奶奶累了也能吃顿好的;二楼设服装店,最贵的衣服不超过100明币,让大家都能穿新衣服;还要有免费的老人休息区、儿童游乐区,停车场只收1明币一小时,或者干脆免费。”

台下的代表们听得认真,次仁旺堆老人忍不住拍手:“悦薇姑娘说得好!俺们农民,就盼着这样的地方!去年俺种的青稞,被贩子压价,一斤才卖2明币,要是百姓综合体能帮俺们直接卖,俺们就能多赚点钱,给老伴买件新棉袄!”

悦薇坐下后,我看向工人代表区:“接下来,请工人代表发言。张铁林同志,你是兵工厂的工会主席,又参与过百姓公社的建设,有什么想法跟大家说说。”

张铁林站起来,他身材高大,穿着深蓝色工装,袖口的机油痕迹很明显。他手里拿着一份提案,是用工厂的稿纸写的,边角还折了角:“议事长,各位代表,俺支持建设百姓商业综合体!俺们工人,每个月工资3000明币,要养家糊口,要供孩子上学,万武那样的地方,俺们根本不敢去。百姓综合体要是建起来,俺们下班后,能带着孩子去吃顿好的,能给媳妇买件新衣服,这才是百姓该有的日子!”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郑重:“不过,俺有个提案——议案里说,由皇家建设集团负责建设百姓综合体,俺觉得不妥。‘皇家’这两个字,离百姓太远了,百姓综合体是给百姓建的,该由百姓自己的集团来建。俺建议,把‘皇家建设集团’改成‘百姓建设集团’,或者‘议事会建议集团’,这样既亲切,又能让百姓知道,这是咱们自己的综合体,是为百姓服务的。”

台下的工人代表们纷纷附和:“张代表说得对!‘皇家’俩字太生分了!”“改成百姓建设集团,好!”

我把张铁林的提案记在笔记本上,然后看向农民代表区:“马占山同志,你是江南桑蚕基地的代表,你说说,百姓综合体对农民有什么好处?”

马占山站起来,他穿着灰色布衫,手里还拿着一个桑蚕茧:“议事长,各位代表,俺们江南的桑农,每年产的桑蚕丝,都被厂家压价收购,做成衣服后,却被万武卖成几百、几千明币。要是百姓综合体的服装店,能用俺们的桑蚕丝做衣服,直接卖给百姓,俺们桑农能多赚点,百姓也能买到便宜的衣服,这是双赢!俺还建议,百姓综合体里设一个农产品区,让俺们农民直接摆摊,卖自己种的蔬菜、水果、桑蚕丝,没有中间贩子加价,让百姓吃到新鲜的,让俺们赚到实在的!”

台下的农民代表们纷纷点头,一位江南的桑农代表补充道:“马代表说得对!去年俺的桑蚕丝,厂家一斤才给10明币,做成衣服后,万武卖800明币,这差价也太大了!百姓综合体要是能帮俺们卖,俺们就能多赚点,给孩子交学费也不用愁了!”

接下来是商人代表发言。苏婉君站起来,她是百姓公社旗下江南桑蚕合作社的商人代表,穿着浅蓝色的布裙,手里拿着一份供应链清单:“议事长,各位代表,俺支持建设百姓商业综合体,也支持把皇家建设集团改成百姓建设集团。俺们商人,不是要像万武那样赚黑心钱,是要帮百姓把好东西卖出去,帮百姓买到便宜的好东西。”

她举起供应链清单:“俺们江南桑蚕合作社,能给百姓综合体提供桑蚕丝面料,一斤只要15明币,比万武的成本低一半;赢州的渔民合作社,能提供新鲜的带鱼、帝王蟹,价格比市面上低两成;京北的农场,能每天供应新鲜的蔬菜、水果。只要百姓建设集团负责建设,俺们商人就能保证供应链,让百姓综合体的商品又便宜又好!”

台下的代表们议论纷纷,一位人民监督协会的代表举手:“议事长,俺有个疑问——百姓综合体的资金从哪来?要是资金不够,会不会建到一半就停了?还有,怎么保证建设过程中不出现贪污**,不偷工减料?”

我笑着回应:“这位代表的疑问很好。资金方面,一是从百姓公社的盈余里拨出5000万明币,二是议事会专项拨款3000万明币,不够的话,再向百姓发行债券,百姓自愿购买,到期还本付息,让百姓也能参与进来。至于监督,由人民监督协会全程监督建设过程,从选址、招标,到施工、验收,每一步都要公开透明,每个环节都要有工农代表参与,保证不偷工减料,不贪污**。”

台下的代表们放心了,次仁旺堆老人又举手:“议事长,俺还有个建议——百姓综合体的选址,要选在百姓多的地方,比如京北的民生路附近,江南的桑蚕基地旁边,赢州的渔村附近,这样俺们农民、渔民,也方便去逛,方便去卖东西!”

“这个建议很好,”我把选址的建议记下来,“后续制定建设方案时,会充分考虑各位代表的意见,选在百姓集中、交通方便的地方。”

接下来是讨论环节,代表们纷纷发言,有的建议在百姓综合体里设手工培训课,教大家编羊毛绳、做青稞画,让百姓多份收入;有的建议设百姓书店,卖农技书、手工教程,让大家能学到知识;还有的建议设修鞋铺、理发店,价格便宜,让百姓能方便地修鞋、理发。

讨论结束后,我拿起《关于建设百姓商业综合体的议案》,还有张铁林代表提出的改名提案:“各位代表,现在对《关于建设百姓商业综合体的议案》和‘将皇家建设集团改为百姓建设集团’的提案进行投票。同意建设百姓商业综合体的,请举手;同意将皇家建设集团改为百姓建设集团的,请举手。”

台下的代表们纷纷举手,工农代表们几乎全举了手,商人代表也都举了手。我数了数,同意建设百姓综合体的有295票,反对的0票,弃权的5票;同意改名的有290票,反对的3票,弃权的7票。

“根据投票结果,”我敲了敲铜铃,大厅里瞬间安静下来,“《关于建设百姓商业综合体的议案》高票通过!‘将皇家建设集团改为百姓建设集团’的提案,也高票通过!后续由百姓建设集团负责建设百姓商业综合体,人民监督协会全程监督,各代表负责协调本地资源,确保百姓综合体尽快开工,尽快建成!”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张铁林代表激动地站起来:“俺们工人,一定支持百姓建设集团!俺们兵工厂,能帮百姓建设集团做货架、做家具,都是免费的!只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俺们工人干啥都愿意!”

马占山代表也站起来:“俺们农民,会全力配合!江南的桑农会提供桑蚕丝,赢州的渔民会提供海鲜,京北的农民会提供蔬菜,保证百姓综合体的供应链!”

苏婉君代表笑着说:“俺们商人,会跟百姓建设集团签合同,保证商品价格低、质量好,绝不赚黑心钱!”

会议结束后,代表们陆续离开,次仁旺堆老人走到我身边,手里拿着一小袋青稞:“议事长,这是俺自己种的青稞,你尝尝。百姓综合体建成后,俺还会带着青稞去卖,让京北的百姓也尝尝俺们汝吉村的青稞!”

我接过青稞,心里暖暖的:“谢谢次仁旺堆老人,我一定尝尝。百姓综合体建成后,我第一个去逛,第一个去吃百姓食堂的海鲜粥!”

悦薇和静雯走过来,悦薇手里还拿着那个画着百姓综合体的小本子:“妈妈,百姓综合体真的要建了!咱们什么时候开始选址呀?我想跟王奶奶说,让她也来看看选址的地方!”

“很快就会开始选址,”我摸了摸悦薇的头,看向静雯,“静雯,你明天跟人民监督协会的代表们一起,去京北的民生路、江南的桑蚕基地、赢州的渔村调研,选几个合适的地址,然后跟百姓建设集团对接,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

静雯点点头,把文件夹抱在怀里:“放心吧,韵澜姑母,我明天一早就去调研,一定选百姓满意的地址!”

走出议事大厅,雪还在下,却比早上小了些。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雪地上,泛着淡淡的金光。我看着代表们离去的背影,有的工人代表还在讨论怎么帮百姓建设集团做家具,有的农民代表在商量怎么组织农户供应农产品,有的商人代表在计划怎么协调供应链——这就是咱们的全国议事会,没有空话套话,只有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事的人;这就是咱们的百姓,只要能过上好日子,就愿意一起努力。

回到家后,我把次仁旺堆老人送的青稞倒进碗里,煮了一碗青稞粥。粥的香气飘满屋子,悦薇和静雯凑过来,每人喝了一碗。“真好吃!”悦薇舔了舔嘴唇,“等百姓综合体建成后,咱们在食堂里也煮青稞粥,让大家都尝尝汝吉村的味道!”

我点点头,看着窗外的雪渐渐停了。我知道,百姓综合体的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要选址,要制定方案,要协调资源,要监督施工。但我更知道,只要咱们心里装着百姓,只要工农代表、商人代表、人民监督协会一起努力,只要百姓建设集团实实在在做事,百姓综合体一定能建成,一定能成为百姓自己的综合体,成为百姓心里的“家”。

夜深了,我把百姓综合体的建设方案草稿拿出来,开始修改。草稿上,“百姓建设集团”几个字格外醒目,旁边还写着“选址:京北民生路、江南桑蚕基地、赢州渔村”“供应链:江南桑蚕合作社、赢州渔民合作社、京北农场”“监督:人民监督协会(工农代表100人)”。我想,等明年春天,雪化了,百姓综合体就能开工;等明年冬天,百姓就能逛自己的综合体,就能吃10明币的帝王蟹,就能穿100明币的新衣服,就能让王奶奶这样的百姓,也能轻松停车、安心逛街、吃顿好饭。

这就是咱们的初心,以民为本,为百姓做事。只要守住这份初心,只要大家一起努力,百姓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大明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光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