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小王爷的修仙日常 > 第95章 余波荡尽长安靖 青木孝心慰慈亲

第九十五回:余波荡尽长安靖 青木孝心慰慈亲

书接前文。

李之源以一己之力,布下周天星宿大阵,催动八极生灭剑域,将五位道境强者斩落星空,更以雷霆手段慑服数十位观战高手,逼其自赴京兆府备案。此战之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其掀起的滔天波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玄唐主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乃至诸多已知的小千世界,疯狂扩散开去。

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唐王府,此刻却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宁静。

李之源并未立刻闭关消化此战所得,或是大肆庆祝。他先是安抚了受惊的家人,尤其是抱着李狗蛋、眼圈微红的母亲,温言宽慰了几句,确保王府内部人心安定。

随后,他便独自一人,再次悄然升空,来到了之前大战的核心区域。周天星宿大阵虽已撤去,但此地空间依旧残留着狂暴的能量乱流与破碎的法则痕迹,寻常修士靠近,都有被绞碎的风险。

李之源目光如电,扫过虚空,神识如同最精密的网筛,细细探查。片刻后,他伸手向着某处能量漩涡凌空一抓。

“嗡——”

一声微弱的剑鸣响起,一道黯淡的紫金色流光挣扎着从那片混乱的能量中飞出,落入李之源掌中。正是那玄机子赖以成名的本命道器——【天枢斩魔剑】。

此刻的斩魔剑,早已不复之前紫金道纹缠绕、神光冲霄的威仪。剑身已断,灵光黯淡到了极点,仿佛随时都会彻底崩碎,只残留着一丝微弱的道韵,证明它曾经的非凡。

“倒是一件好材料的胚子,可惜跟错了主人,灵性已损大半。”李之源端详着手中的残剑,微微摇头。这剑材质极佳,融入了不少罕见的星辰金与道纹玄铁,更经玄机子多年道元温养,虽受重创,但底子仍在。

他略一沉吟,心中便有了计较。皇帝伯父李琰虽不通修行,但身为九五之尊,坐拥天下,身边有一件象征意义与实用价值兼具的护身之物,倒也合适。此剑经他亲手重炼,祛除玄机子印记,赋予新的威能,正可送与伯父,既全了君臣伯侄之情,也算是对皇室的一种暗中扶持。

想到这里,李之源不再犹豫。他并未返回王府工坊,而是直接于这高空之上,虚空盘坐。袖袍一拂,那截焦黑剥落后、温润翠绿的万年乙木心首先飞出,悬浮于身前。紧接着,是那柄残破的【天枢斩魔剑】。

他双目微阖,心神沉入体内,《万象炼天术》的法门在心头流淌。双手虚抬,掌心之中,一缕混沌色泽的道元真火悄然浮现。这真火并非炽热逼人,反而带着一种造化万物、熔炼乾坤的玄妙意蕴。

“炼!”

李之源低喝一声,混沌道元真火分为两股,一股温和如春水,将那万年乙木心包裹;另一股则炽烈如炉鼎,将残破的斩魔剑笼罩。

炼制青木拐杖相对简单。真火主要作用是进一步纯化乙木心内部残留的些许青木老祖的意志印记,并以其造化之意,引导乙木心本身的磅礴生机与稳固道则,自然而然地塑形成最适合拄持、最契合温养人体的拐杖形态。只见在混沌道元的滋养下,那截乙木心愈发翠绿欲滴,内部仿佛有绿色的光晕在流动,生命气息更加纯粹浩瀚,杖身自然收缩,变得更为圆润趁手,隐隐有天然的木纹形成玄奥的图案,自发地汇聚着周围的天地玄黄气。炼完之后将其余的木头也收集起来,这么好的木头实在少见,给狗蛋做几个小玩具,实在是上佳之选材料。

而重炼【天枢斩魔剑】则要复杂得多。炽烈的真火灼烧着剑身,将其上属于玄机子的神魂烙印、道法气息一丝丝、一缕缕地剥离、炼化。那些细密的裂纹在真火的煅烧下,非但没有扩大,反而在混沌道元那蕴含“修复”与“熔铸”的意蕴下,开始缓缓弥合。李之源更是不惜耗费神识与道元,从自身小壶天洞府内,一块得自金机界古城的“金属材料”与一缕“玄黄母气”,打入剑身之中。

金属材料融入,剑身那黯淡的紫金色泽重新焕发光彩,且更加深邃内敛,仿佛内蕴一片微缩的星空;玄黄母气则如同最顶级的粘合剂与赋能剂,不仅彻底修复了所有裂纹,更使得剑身品质发生了本质的蜕变,重量骤增,带着一股承载万物、镇压气运的厚重感。

李之源指诀变幻,以神念为笔,以道元为墨,开始在重塑的剑身之上,铭刻下全新的阵法禁制。他并未完全抹去其“斩魔”特性,反而借鉴了玄机子原本的符纹,融入了自身对《周天星辰炼气法》与《八剑图》中乾天剑意的理解,使其在保留破邪诛魔之能的同时,更添了一份星辰守护与皇道威严。

同时,他彻底改变了此剑的驱动方式。不再依赖特定的道门功法,而是将其核心阵法与玄唐国运、皇道龙气隐隐勾连。只要身为玄唐皇帝,手持此剑,身处玄唐疆域,便能借得一丝国运加持,引动剑中星辰守护之力,等闲迷惘境难以近身,更能对妖魔邪祟产生极强的克制。平日里无需催动,亦可自行汲取星辰之力与皇道龙气温养,镇压宫廷气运。

这个过程持续了约莫一个时辰。

当李之源再次睁开眼时,身前的两件宝物已然焕然一新。

那青木拐杖通体碧绿,莹莹生光,生命气息浓郁得化不开,轻轻一顿,周围空气中便有点点绿色光粒汇聚,滋养一方水土。

而那柄重炼之剑,长约三尺三寸,剑身呈暗紫金色,其上星辰点点,仿佛将夜空熔炼了进去,隐有流光转动。剑格处被李之源特意塑形成了玄唐皇室图腾的样式,更添威严。整柄剑不再有丝毫破损,反而气息更加深沉内敛,却又透着一股不容侵犯的皇道气韵与星辰威压。其品阶,已然超越了原本的【天枢斩魔剑】,堪称一件顶级的护国重器!

李之源满意地点点头,将其命名为——【镇国星辰剑】。

他长身而起,目光再次投向下方宏伟的长安城。经此一役,长安乃至玄唐的安危已无需过多担忧,但有备无患总是好的。他抬手向着长安城地脉核心与天穹无形之处,连连点动,道道蕴含着二十八星宿大阵核心奥义的符文流光被打入其中。

片刻后,一枚巴掌大小、非金非玉、通体星光流转、内里仿佛有二十八星宿虚影沉浮的令牌在他手中凝聚成形。这正是他剥离出的,足以调动长安城基础防御(非杀伐状态)的大阵次级控制核心。持有此令,虽无法像他那样展开星宿炼魔之势,却能在强敌来犯时,激发基础星辰护壁,守护全城,并能调动部分星辰之力辅助对敌。

“如此一来,即便我偶尔离开,长安亦可无忧。”李之源掂了掂手中的星辰令牌,身形一闪,便朝着皇宫方向而去。

---

皇宫,养心殿。

皇帝李琰正背对着殿门,望着窗外似乎与往日并无不同的天空,怔怔出神。他手中,还紧紧攥着那根李之源刚刚命人送来的青木拐杖。拐杖入手温润,一股股温和的生机顺着掌心流入四肢百骸,让他因过度震惊、后怕、乃至一丝隐秘嫉妒而有些疲惫的身心,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适与放松。

不过你给我送拐杖干啥?是嫌我老了吗?还是送给太后母亲吧!

但他心中,却是波涛汹涌,难以平静。

五位道境!八位顶尖迷惘!数十位宗师及以上高手或死或降!

这一切,都是他那好侄儿,一个人做到的!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武力强大,这简直是……行走于人间的神只!

他既庆幸玄唐有此定海神针,从此国祚稳如泰山;又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与失落,皇权在如此绝对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苍白。他甚至有一丝恐惧,若之源有朝一日……他不敢再想下去。

“陛下,富昌王殿下求见。”内侍小心翼翼的声音在殿外响起。

李琰猛地回神,深吸一口气,迅速调整好面部表情,转过身时,已恢复了往日的威严,只是眼神深处,依旧残留着一丝复杂:“快宣。”

李之源缓步走入殿内,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对着李琰微微躬身:“臣侄,参见陛下。”

“源儿不必多礼,快坐。”李琰脸上堆起笑容,亲自上前虚扶了一下,目光不由自主地瞥向他手中那柄气息不凡的暗紫金色长剑和那枚星光令牌。

“伯父,”李之源开门见山,将【镇国星辰剑】递上,“此剑名为‘镇国星辰剑’,乃侄儿以那玄机子佩剑重炼而成。无需特定功法催动,伯父身为天子,手持此剑,在玄唐境内,可引国运与星辰之力护体,等闲邪魔外道难近圣驾,亦有延年益寿、安定心神之效。”

李琰闻言,呼吸都急促了几分,连忙双手接过。长剑入手,一股温润却磅礴的力量瞬间与他体内的皇道龙气产生共鸣,让他浑身一振,仿佛连精神都清明了许多。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剑中蕴含的恐怖力量与那坚实的守护之意。

“好!好一柄镇国神剑!之源,你……你有心了!”李琰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这不仅仅是件宝物,更是侄儿对他、对李唐皇室的态度!

李之源又拿出那枚星光令牌:“此乃长安护城大阵的次级控制核心。侄儿已将大阵与长安地脉、天穹勾连。持此令,可在危急时激发星辰护壁,守护皇城与长安百姓。此令关系重大,建议由皇室底蕴深厚的老祖执掌,非倾国之危,不可轻动。”

李琰珍而重之地接过令牌,感受着其中浩瀚的星辰之力,心中最后一丝不安也烟消云散。有此剑护身,有此阵守城,玄唐江山,可谓固若金汤!至于让皇室老祖执掌?他心中已然有了人选,那位一直隐于深宫,守护皇室气运的皇祖叔,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源儿,你为玄唐,立下了不世之功!朕……朕真不知该如何赏你!”李琰握着剑与令牌,感慨万千。

李之源微微一笑:“伯父言重了。守护家国,本是份内之事。只要伯父信我,这玄唐的天,就塌不下来。些许跳梁小丑,来多少,侄儿便收拾多少。”

平淡的话语,却蕴含着无与伦比的自信与霸气。

李琰深深地看着他,终于彻底明白,眼前这个侄儿,其志早已不在区区皇权富贵,其眼界,已然投向了他无法想象的星辰大海。自己能做的,便是给予他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支持。

“好!好!朕信你!永远信你!”李琰重重拍了拍李之源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就在李之源与皇帝交谈之际,一场席卷整个已知世界的风暴,正以“李之源”之名,疯狂蔓延。

消息首先通过那些侥幸备案后仓皇逃离的观战者,以及各大势力安插在长安的密探,如同燎原之火,烧向了四面八方。

“听说了吗?长安城外,富昌王一人一剑,屠了五位道境老祖!”

“何止!八位迷惘境的人头,现在还挂在城门上呢!”

“我的天!道境啊!那可是传说中的人物,一次就死了五个?这富昌王还是人吗?”

“京兆府门口,几十个宗师、迷惘排队自首备案,老子亲眼所见!这辈子都没见过这种奇景!”

“从今往后,这天下,还有谁敢惹唐王府?还有谁敢犯玄唐?”

西域,更西之地,诸多信奉神明、亦有古老传承的国度,国王与祭祀们收到消息,吓得连夜召集会议,商讨如何派遣使团,带上最珍贵的礼物,前往东方那个古老的帝国朝贡,生怕慢了一步,那尊杀神便会踏星而来。

东海,星罗棋布的岛国之上,那些驾驭妖兽、修炼水法的修士与国王,无不胆寒。他们赖以屏障的茫茫大海,在那等能布下周天星辰大阵的强者面前,恐怕与池塘无异。无数使船纷纷扬帆起航,驶向玄唐。

西南十万大山,瘴气弥漫,部落林立,巫蛊之术盛行。那些平日里连玄唐朝廷都不太放在眼里的部落酋长与大巫师们,此刻也坐不住了。李之源斩杀玄鬼、血甲尸尊等手段,明显对他们这些旁门左道克制极大。很快,一支支带着异域风情和珍贵山货、蛊虫、灵草的使团,走出了大山,走向长安。

天下各大宗门,无论正道魔道,无论隐世出世,无不震动。宗主、长老们紧急闭关出关,反复确认消息真伪后,皆是长叹一声。有的庆幸未曾与唐王府交恶,有的则暗自后怕,曾经或许起过的一些小心思,此刻荡然无存。无一例外,他们都备下了厚礼,派出了门中地位最高的长老,甚至副宗主亲自带队,前往玄唐京城。

然而,面对这如同百川归海般涌向长安的朝贡使团,李之源的态度却是一如既往的明确与“懒散”。

所有试图拜访唐王府的使者,都被秦玉龙客气而坚定地挡在了门外:“王爷有令,诸位好意心领。玄唐以陛下为尊,诸位使者若为邦交而来,请依礼制,前往鸿胪寺,觐见陛下即可。”

于是,有趣的一幕发生了。皇宫之外,车水马龙,各国、各宗门的使者排起了长队,捧着礼单,等着觐见皇帝李琰。而唐王府门前,却是罗雀可设,安静如常。

紫宸殿内,皇帝李琰看着鸿胪寺呈上来的、堆积如山的礼单和等待接见的使者名单,听着内侍禀报着某某国主称臣、某某宗主请求册封,脸上的笑容几乎从未断过,当真是有些“鼻涕泡都快乐出来了”的架势。他从未感觉这龙椅坐得如此安稳,如此舒心!这一切,都是他那好侄儿带来的!

而与此同时,在长安城上空,一道寻常修士根本无法察觉的、柔和而隐秘的意念,如同春风般拂过,最终在李之源的心神中留下了一道带着赞叹与欣喜的传音:

“李道友神通盖世,杀伐果决,此番立威,诸界震荡。育灵界与道友结盟,实乃幸事。此间事了,本座便先行返回,静候道友佳音。”

正是育灵界百花之主!她竟一直隐匿在侧,全程观摩了这场大战!见到李之源如此凌厉强势,她心中最后一丝疑虑尽去,对这场联盟的前景充满了信心。传音之后,那道隐秘的意念便如同潮

潮水般退去,消失无踪。

李之源感受到百花之主的传音,嘴角微不可查地向上弯了一下。有一个实力相当、心思通透的盟友,总比孤军奋战要好。

他站在王府的最高处,负手而立,俯瞰着脚下这座因他而煊赫无比、却又因他而重归平静的都城。目光掠过繁华的街市,掠过巍峨的皇宫,投向更远的天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