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青帮最后一个大佬 > 第249章 嫩江桥畔炮声震

青帮最后一个大佬 第249章 嫩江桥畔炮声震

作者:长空利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1 10:59:07

下午六点,天色早已墨黑,寒气像是能钻进人的骨头缝里。王汉彰穿着一身半旧的黑色棉袍,头戴一顶深色毡帽,刻意低着头,混迹在下班的人流中,看上去就像个寻常的工人。但他那双锐利的眼睛,却不住地扫视着四周,尤其是日租界与华界交界处的紧张态势。

日租界与华界的路口,沙包工事垒得比下午更高了。天津警察保安总队的士兵们持枪而立,枪口虽然朝下,但手指都贴在扳机护圈外,身体紧绷,如同蓄势待发的豹子。

日租界栅栏后面的日本白帽警察,人数似乎也增加了,一个个面色冷硬,手按在腰间的枪套上。空气仿佛凝固了,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沉重的压力。围观的人群被拦在很远的地方,却又舍不得离开,伸长了脖子张望。

多年以来,洋人在中国,尤其是在天津,享有治外法权!他们就算是杀了人,中国的警察也没有权利逮捕他们。所以,每次华洋之间的冲突,总是以中国人退步而告终!但是今天,天津警察保安队和日本警察对峙,这样的场面大大的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人群中,一个五十多岁、穿着臃肿棉袄的“掰掰”正扯着嗓子,唾沫星子在寒冷的空气中化成白雾:“看见了吗?啊?甭管他是东洋鬼子还是西洋鬼子,你要是真跟他玩命,他也他妈一样尿裤!嘛大日本帝国?一个个跟他妈武大郎赛的,矬了吧唧,还他妈‘大’日本?我呸!”

“老哥哥说得在理!”旁边一个商人模样的中年人接口道,“谁也不比谁多根基巴,咱天津保安队的弟兄们,个顶个的都是爷们儿!是条好汉!我说老几位,咱们别光看热闹,大家伙儿凑点钱,给弟兄们买点热乎的茶汤、煎饼果子暖暖身子,也算是咱们老百姓的一份心!”

“我出十个大子!”

“我出二十个…………”

一股朴素的、带着温度的爱国热情在寒冷的人群中弥漫开来。王汉彰默默地走了上去,从口袋里摸出一个锃亮的伍角小洋,递到了那位带头的老者手中,声音不高却清晰:“掰掰,算我一份。”

老者接过钱,愣了一下,打量了一下王汉彰这身“工人”打扮,旋即用力点点头:“好小子!有心!”

王汉彰勉强的笑了笑,没有说话,从这慷慨激昂的人群中走出来,可他的的眉头却锁得更紧。他心中的不安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愈发强烈。

太安静了,太反常了。日本天津驻屯军的士兵,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在这剑拔弩张的对峙现场!这根本不是日本人横行霸道的风格。他们像是在暗中蛰伏的毒蛇,沉默意味着更大的阴谋正在酝酿。

这情形,就像是戏园子里听戏,只听见一只靴子哐当落地,另一只却迟迟不响,你知道它必定会落下,会发出惊天动地的响声,但这种未知的等待,最是折磨人。

他下意识地避开可能有人跟踪的路线,不知不觉间,脚步将他带向了法租界。一踏入杜总领事路(今和平路),仿佛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这里霓虹闪烁,灯红酒绿,有轨电车叮当作响,西装革履的绅士和穿着旗袍、裹着裘皮大衣的淑女挽臂而行,出入于劝业场、渤海大楼等繁华场所。

咖啡馆里飘出悠扬的爵士乐,西餐厅的橱窗里挂着诱人的火腿。战争的阴云似乎被租界的铁栅栏和巡捕的警棍隔绝在外,这里依旧是一派醉生梦死的“东方小巴黎”景象。

王汉彰叹了口气,竖起了衣领,试图抵挡这繁华背后的虚无与寒冷。他正准备转身离开这片虚幻的乐土,回到现实的压力中去,就在这时,一个报童清脆而急切的喊声,像一把锥子,瞬间刺破了租界虚假的宁静!

“号外!号外!刚到的号外!嫩江桥畔炮声震!马占山将军率部血战拒倭寇!倭寇死伤惨重!”

“号外!号外!马主席通电全国:誓与黑龙江省共存亡!”

这喊声如同在滚油中滴入冷水,瞬间炸开了锅。街上的人们,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被这消息吸引,纷纷围向报童。

王汉彰的心脏猛地一跳,立刻挤了过去,从口袋里掏出两个铜板,几乎是抢过了一份还带着油墨味的号外。他快步走到劝业场炫目的霓虹灯下,借着变幻的光线,急切地阅读起来。

硕大的黑体标题冲击着他的视线:《嫩江桥我军大捷!毙伤日寇数百!》。日期是“民国二十年十一月四日 午后四时急印行!”。

“本报特派嫩江桥战地记者王宗尧四日午后三时急电:今晨七时许,日军驻齐齐哈尔部队纠集张海鹏伪军五千余人,携重炮二十门、铁甲车三列,突袭嫩江桥我军阵地。日军先以飞机七架低空投弹,桥畔工事多被炸毁,烟尘蔽日达数里。当此危急之际,黑龙江省主席马占山将军亲赴前线督战,立誓‘吾人守土有责,誓与嫩江桥共存亡!’”

百十来份报纸瞬间被一抢而光,没有抢到报纸的人,则围在了王汉彰的身边,借助着变幻的霓虹灯,伸长了脖子瞄着报纸上的文章。

王汉彰见状,索性大声的读了起来:““我军将士皆抱必死之心,伏于散兵壕内顽强还击。正午时分,日军步骑混合队趁炮火掩护强渡嫩江,我军以‘半渡而击’之策,轻重机枪齐发,敌兵纷纷坠水,溺毙者不计其数。伪军见状溃退,日军竟以机枪扫射督战,其残暴之行令人发指……”

“日军见强攻无法突破防线,遂调集飞机,对我军阵地实施轰炸。我军将士临危不乱,以140人仰卧成阵、步枪对空齐射的战术击落日军飞机一架,飞机冒火坠江,日本飞行员被我军俘获!此乃中国战场首次以轻武器击落战机!”

“……截至发电时,日军仍在增兵猛攻,我军阵地屹然未动。马将军已通电全国:‘倭寇犯我疆土,凡我中华儿女,当共赴国难!’”

“好!打得好!”一个四十多岁、穿着长衫的男人王汉彰读出来的号外,激动得脸色通红,挥舞着胳膊高声呐喊,“我早就说了!咱们不是不能打!是真不想打!真要是跟日本人玩命,咱们中国能怕他小日本子吗?他们才多少人?咱们有多少人?一人一口唾沫,也给他淹死了啊!”

站在他身旁的那个人附和道:“没错!马占山马将军那是一般人吗?听说之前是东北的胡子,报号龙江大侠!手底下上万号弟兄,每个人都是双马双枪,百步穿杨!!当年张大帅活着的时候,派兵剿了他好几次,实在是打不过,这才派人去说和,给他招了安!哎,归根结底还得是从死人堆里打过滚的人才能有这股子硬气劲儿。你再看小六子,他妈的崽卖爷田…………”

另外那人吓得赶紧捂住他的嘴,紧张地四下张望,低声斥责:“哎哟我的祖宗!你这张嘴能有个把门的吗?别你妈嘛都往外秃噜!这要是在老城里,被侦缉处的便衣听见,非得给你逼拉小西关监狱啃窝头去不可!”

先前那人也自知失言,连忙捂住了嘴,心虚地看了看周围确认没有异常,才压低声音,依旧难掩兴奋:“我…我这不是高兴吗?憋屈太久了!走,去宴宾楼,我请客!咱们好好喝两盅!妈的,马将军总算是替咱们中国人出了这口恶气了!”

类似的对话在杜总领事路的各个角落响起。这则捷报就像一针强心剂,注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长时间以来积压的屈辱、愤怒和绝望,在这一刻找到了宣泄口。

有人欢呼雀跃,有人拿着报纸奔走相告,甚至还有人激动地掩面而泣……一种盲目乐观的情绪迅速在人群中蔓延开来,仿佛嫩江桥一役已定乾坤,日寇即将被赶出中国。

王汉彰的目光却从激动的人群移回报纸,落在了号外最下方不起眼的两则短讯上。一则是《益世报》呼吁“教友祈祷胜利”,并报道华北基督教会组织的“百人医疗队”正紧急奔赴前线救护伤员,强调“宗教不分国界,救亡乃共同使命”。

另一则是《大公报》的转载新闻,标题刺眼:《南京电令马占山“避免冲突”,前线将士悲愤请战》。

他的心,猛地沉了下去。刚才那点因捷报而产生的热血,瞬间冷却。

呼吁祈祷和医疗队,说明战况极其惨烈,伤亡远超想象!而那则南京的电令,更是像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避免冲突”?在人家重炮飞机打上门的时候,命令“避免冲突”?!

虽然电文后面提到马占山将军“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硬气地拒绝了这道荒唐的命令,但王汉彰看到的却是无尽的悲凉与绝望。

马占山部孤悬关外,兵力不过万余,装备简陋,后无援兵,粮弹匮乏。他们是在用血肉之躯对抗一个国家的战争机器!南京方面不仅不支援,反而下发这样的命令……

王汉彰仿佛已经看到了嫩江桥畔,那些英勇的士兵们在炮火中一个个倒下的身影。他们的血能流多久?他们的阵地能守多久?这刚刚点燃的希望之火,又能持续多久?

寒冷的夜风中,热烈的欢呼声包围着他,他却感到一种彻骨的孤独和寒意。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份清醒,带来的不是优越,而是沉重的、几乎令人窒息的忧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