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废柴王爷?我反手开启召唤护驾 > 第107章 四院展神威

长安城外,秋风萧瑟。苏毅立于观星台上,凝望着华朝疆域,心中既有期待,又有忧虑。一年来,四大新政能否如他所愿?

这些日子以来,科学院、医学院、农学院以及都水监,这四大新兴机构的进展报告如雪花般飞来。

每一份奏折都让他心潮澎湃。

“陛下,科学院宋应星求见。”

内侍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苏毅抬头,眼中期待之色一闪而过。

“宣。”

宋应星步入殿中,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木匣。他的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连平日里严谨的步伐都显得轻快了几分。

“臣宋应星,参见陛下。”

“爱卿免礼。”苏毅起身相迎,“听闻科学院又有新的突破?”

宋应星小心翼翼地打开木匣,里面静静躺着几枚拳头大小的黑色圆球。

“陛下,这便是臣等新研制的霹雳弹。”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那是激动与自豪交织的复杂情感。

“经过十数次改良,不仅威力大增,稳定性也有了质的飞跃。”

苏毅凝视着这些看似普通的圆球,心中却波澜起伏。

前世的记忆告诉他,这些简陋的手榴弹雏形,将会彻底改变这个世界的战争形态。

“威力如何?”

“回陛下,一枚霹雳弹在密集步兵阵中爆炸,杀伤范围可达方圆一丈。”

宋应星的眼中闪烁着科学家特有的狂热。

“若是投掷得当,足以让任何敌军胆寒。”

苏毅点头,心中的兴奋难以言喻。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鲁班那边的火龙枪如何?”

“回陛下,鲁班大师不负众望。”宋应星的语气中满含敬佩,“首批五十支火龙枪已经完工,虽然射程和精度还有待改进,但其威力足以在近距离击穿重甲。”

苏毅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火器时代的序幕,正在华朝大地缓缓拉开。

“韩信那边的操演如何?”

“韩信将军挑选了五十名最精锐的士卒进行训练。”宋应星回忆着前日在校场看到的震撼场面,“那轰鸣声响彻云霄,喷吐的火焰如龙吐息,在场的将士无不震撼。”

苏毅满意地点头。

他能想象得到,当这些火器在战场上显威的那一刻,敌人脸上的恐惧表情。

正在此时,内侍再次通报。

“陛下,医学院华佗神医求见。”

苏毅挥手示意宋应星退下,转而迎接这位医道圣手。

华佗步入殿中,神态间带着医者特有的沉稳与慈悲。他的双手虽然粗糙,但每一根手指都透着拯救生命的力量。

“臣华佗,参见陛下。”

“神医免礼。”苏毅的声音中带着真诚的敬意,“听闻医学院近日又有神迹?”

华佗的眼中闪过一丝自豪,但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敬畏。

“陛下过誉了。”他缓缓开口,“臣只是做了医者该做的事。前日,臣为一名腹痛难忍的患者施行手术,切除了其腹中病变之处。”

苏毅心中一动。

阑尾切除术,在这个时代简直是神迹。

“患者如何?”

“已无大碍。”华佗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麻沸散的改良版本效果极佳,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毫无痛苦。”

苏毅点头,心中对华佗的敬佩又增几分。

“张仲景那边的医典编撰如何?”

“张院长正在整理历代医案,编撰《华朝伤寒杂病要略》。”华佗的语气中带着对同僚的尊重,“他还在长安城内设立了数个义诊点,百姓们对此赞不绝口。”

苏毅眼中闪过满意之色。

医者仁心,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

“继续努力,朕相信医学院必能造福万民。”

华佗躬身告退,苏毅的思绪却已经飞向了神州农学院。

那里,有着他最为期待的成果。

午后时分,苏毅亲自来到城外的神州农学院。

远远望去,试验田中绿意盎然,各种作物长势喜人。

贾思勰和王祯早已等候在田埂边,两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陛下!”贾思勰激动地迎上前来,“您赐下的仙种,真是神迹啊!”

苏毅走向那片占城稻试验田,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轻摆,沉甸甸的谷粒让稻秆都弯下了腰。

“产量如何?”

“回陛下,占城稻的亩产比本地良种高出一倍有余!”贾思勰的声音中带着难以置信的兴奋,“而且生育期短,部分地区甚至可以一年两熟!”

苏毅点头,心中的期待更加强烈。

他转向玉米试验田,那些一人多高的植株如卫士般挺立,粗壮的秸秆上挂着饱满的玉米棒。

“这玉米的产量更是惊人。”王祯在一旁补充道,“远超粟米、高粱等传统旱地作物。”

苏毅走到一株玉米前,伸手触摸着那粗糙的叶片。

前世的记忆告诉他,这些作物将会彻底改变华朝的农业格局。

“马铃薯和甘薯如何?”

贾思勰和王祯对视一眼,眼中都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陛下,您恐怕想象不到。”贾思勰的声音都有些颤抖,“这两种作物的产量,简直是神迹!”

他们来到马铃薯试验田,王祯小心翼翼地刨开一株植物根部的土壤。

一窝窝大小不一的马铃薯露出地面,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初步估算,马铃薯的亩产可达二十石!”

苏毅的心跳加速。

这个产量,在这个时代简直是天方夜谭。

“甘薯也不遑多让。”贾思勰指向另一片试验田,“不仅块根产量惊人,连藤蔓都可以作为饲料。”

苏毅凝视着这些朴实无华的作物,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他知道,这些“仙种”将会让华朝彻底告别饥荒。

“农具改良如何?”

“回陛下,在鲁班大师的指导下,臣等成功改良了曲辕犁、筒车等农具。”王祯的脸上写满了自豪,“首批改良农具已送往京畿附近试用,农户们反馈耕作效率提升了至少三成。”

苏毅满意地点头。

科技兴农,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

傍晚时分,苏毅来到都水监。

李冰、孙叔敖、王景三人正围着一张巨大的地图讨论着什么,桌案上堆满了各种水文资料和勘察报告。

“臣等参见陛下!”

三人齐声行礼,眼中都带着风尘仆仆的疲惫,但更多的是对事业的热忱。

“三位爱卿辛苦了。”苏毅走到地图前,“勘察情况如何?”

李冰指着地图上的黄河流域。

“陛下,臣已完成黄河中下游的初步勘察。”他的声音中带着治水者特有的沉稳,“臣构思了引黄淤灌加固堤防并行的方案。”

孙叔敖则指向南方的湖泊密布区域。

“臣在南方发现了数个适合修建大型蓄水灌溉工程的湖泊洼地。”他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若能善加利用,不仅可以防洪,还能灌溉农田万顷。”

王景的手指在地图上几处险要河段停留。

“臣针对这些河道险要之地,已提出了具体的疏浚和堤防修筑建议。”他的声音中带着与黄河搏斗多年的沧桑,“只要按图施工,必能让这些地方的百姓免受水患之苦。”

苏毅凝视着地图,心中涌起一阵豪情。

这些密密麻麻的标记,代表着华朝水利事业的宏伟蓝图。

“很好。”他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朕会全力支持你们的工作。”

夜幕降临,苏毅回到御书房。

桌案上摆放着四院的详细进展报告,每一份都让他心潮澎湃。

华夏科学院的火器研发,皇家医学院的医术突破,神州农学院的农业革命,都水监的治水大业。

这四个轮子正在稳健地推动着华朝这架马车驶向强盛之路。

【叮!四院并进,国力大增,信仰值 !】

【叮!科技突破,军事实力提升,信仰值 !】

【叮!医术神迹,民心归附,信仰值 !】

【叮!农业革命,丰收在望,信仰值 !】

【叮!治水大业,泽被苍生,信仰值 !】

系统的提示音在苏毅脑海中接连响起,每一声都让他心中的满足感更加强烈。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但华朝已经在科技、医疗、农业、水利这四个关键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这些进步不仅提升了国力,更为他积累了源源不断的信仰值。

苏毅凝视着窗外的星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他相信,用不了多久,华朝就会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而那些未知的挑战,也将在华朝强大的国力面前黯然失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