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静静地听着,放在膝上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
老僧醒来后首先关心保成的举动,让他心中那份感激与愧疚交织的情绪更加浓重。
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朕知道了。大师仁心,朕……感念于心。”
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梁九功,语气变得无比郑重:“传朕口谕,偏殿一切,以大师休养为第一要务!
太医必须十二个时辰轮班值守,用药不必顾忌,朕的私库,太医院药库,但有所需,任凭取用!
告诉太医,若是保不住大师,朕……唯他们是问!”
“嗻!奴才遵旨!定将皇上旨意一字不差传达下去!”
梁九功心中一凛,连忙躬身应道。他知道,皇上这是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也要保住这位高僧的性命。
康熙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梁九功行礼后,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内殿。
康熙重新将目光投向榻上的胤礽,眼神复杂难言。
保成的生机,系于这位已然油尽灯枯的老僧之手;
而老僧的安危,又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这环环相扣的危局,如同一张巨大的网,将他紧紧缠绕其中。
他伸出手,再次轻轻握住胤礽冰凉的手,仿佛要通过这细微的接触,传递去一丝力量,也汲取一丝支撑。
前路依旧未卜,但他知道,自己必须比任何人都要坚定。
为了保成,也为了不负那舍身相救的恩情。
*
看着胤礽即便在昏睡中也依旧因痛苦而微微蹙起的眉头,感受着他手心里那低于常人的温度和微弱的脉搏,康熙心中的忧虑如同潮水般翻涌。
虽然老僧呕血前说了“幸不辱命”,但保成这副惨状,实在让他无法完全安心。
那日益加剧的痛苦,是否真的换来了相应的成效?
那侵入骨髓的毒素,究竟被拔除了多少?
他不能仅凭感觉,需要确切的诊断。
康熙立刻对侍立一旁的魏珠吩咐道:“去,传当值的太医进来,再给太子仔细请个脉,看看……看看殿下体内的毒,如今到底是个什么情形了。”
“嗻。”魏珠连忙应声而去。
不多时,太医院院正带着两名擅长此道的太医,提着药箱,悄无声息地走进内殿。
他们先向康熙和胤禔行了礼,然后院正亲自上前,在榻前的小杌子上坐下,屏息凝神,伸出三指,极其谨慎地搭在胤礽露在锦被外、那瘦削得惊人的手腕上。
殿内一时间静得落针可闻。
康熙和胤禔的目光都紧紧锁定在院正的脸上,不放过他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
胤禔更是紧张得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干扰了诊断。
院正闭目凝神,指尖感受着那依旧微弱,却似乎比前两日……多了些许韧性的脉搏跳动。
他诊了许久,又换了一只手,反复斟酌。
期间,他的眉头时而紧蹙,时而微微舒展。
终于,他缓缓收回手,站起身,转向康熙和胤禔。
他的脸上,虽然依旧带着凝重,但眼底却难掩一丝振奋之色。
他躬身行礼,声音虽低,却清晰有力:
“启禀皇上,大阿哥!臣等仔细探查了殿下脉象,比对之前记录,可喜可贺!
殿下体内盘踞之奇毒,经过今日……今日这番治疗,确已祛除了许多!”
这话如同黑暗中投入的一道曙光,让康熙和胤禔精神猛地一振!
胤禔更是急迫地上前半步,追问道:“当真?!清除了许多?那保成他……”
院正连忙点头,语气肯定地补充道:“千真万确!大阿哥,臣等不敢妄言。
殿下脉象虽仍显虚弱,但那股阴寒滞涩、扰乱经脉的毒性,已然大减!
而且,殿下自身的生机,那代表元气的‘根气’,虽依旧微弱,却不再如同前几日那般飘忽欲绝,反而……反而隐隐有了一丝‘扎根’、‘凝聚’之象!
这说明,殿下身体的生机,正在对抗剧毒和痛苦的过程中,被一点点地激发、稳固下来。”
他抬起头,看向康熙,给出了一个总结性的、足以让人稍稍安心的结论:“由此可见,大师这五日来的拔毒之法,虽然过程酷烈,但成效……确是卓着的!
殿下体内毒素,确已祛除许多,殿下自身的生机,也正在艰难却顽强地恢复之中!”
太医这番话,如同一道阳光刺破了连日的阴霾,让康熙和胤禔紧绷到极致的心弦骤然一松!
胤禔甚至控制不住地向前迈了半步,通红的眼中迸发出狂喜的光芒,几乎要脱口叫出声来。
康熙虽依旧沉稳,但那紧抿的唇角也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了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一直沉重如山的肩头似乎也稍稍挺直了些许。
有效!
这非人的痛苦没有白受!
保成真的在好转!
然而,就在这喜悦刚刚升起的刹那,太医却并未退下,反而脸上露出了更加凝重、甚至带着几分迟疑的神色,他微微躬身,欲言又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