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芳领命。
换上一身寻常商贾的装束,穿梭于京城灯火阑珊的街巷。
他以采购大宗粮米为由,几乎踏遍了京城所有略具规模的粮行。
“殿下,狄大人。”他声音略带沙哑,但眼神锐利,“三大粮行之中,‘济丰’与‘广裕’两家,账目清晰,掌柜应对也算从容。唯独那‘金源粮行’……”
李元芳停顿片刻,组织着措辞。
“其老板钱金宝,表面镇定自若,对答如流。但我与之交谈时,注意到其后堂的账房先生,额头冷汗不止,盘账的指尖都在微微发颤。”
他从怀中取出一本小册子。“这是我暗中记下的,‘金源粮行’近半月来的几笔大额银两出入,数目与寻常粮米交易不符,且来路颇为蹊跷,不似正常生意往来。”
陆柄适时开口:“殿下,属下已派精锐锦衣卫,对‘金源粮行’进行了不间断的秘密监察。就在昨夜,发现钱金宝与一名男子在粮行后院密会。”
陆柄递上一张纸条:“此人,正是二皇子府上的采买大管事,刘全。”
厅内气氛瞬间凝重。
线索如同一条无形的丝线,逐渐收紧,将目标清晰地指向了二皇子朱承煊。
众人的心跳仿佛都加快了几分,期待着迷雾被彻底揭开的那一刻。
贾诩捋着胡须,眼中闪烁着洞悉一切的寒光。
“二皇子朱承煊,素来急功近利,行事狠辣有余,而谋略不足。”
他缓缓踱步,语气带着几分不屑。“他此番布局,无非是想一石三鸟。其一,以劣质陈米替换御贡米,侵吞巨额差价。其二,前线军粮一旦出事,太子一系负责采买的官员,首当其冲,难辞其咎。其三,边关将领亦会因此背上治军不严之名,届时他再以‘救火者’的姿态出现,收拾残局,博取父皇的另眼相看。”
贾诩冷笑一声:“好算计,可惜,太过急躁,破绽百出。”
朱平安面沉如水。这已不仅仅是贪腐,这是在动摇国本,拿泰昌百万将士的性命当儿戏!
狄仁杰一直静静听着,此刻开口:“殿下,若仅凭这些线索,直接呈报父皇,二皇子大可弃车保帅,将所有罪责推给钱金宝与刘全,他自己则能轻易脱身。”
狄仁杰目光炯炯:“他既然想用这批陈米兴风作浪,我们不妨将计就计,把这把火,烧得更旺些!”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怔。
朱平安凝视着狄仁杰:“怀英,何为烧得更旺?”
狄仁杰眼中闪烁着智珠在握的光芒。
他走到悬挂的京城舆图前,手指重重点在“南仓”的位置。
“二皇子费尽心机,想用劣质陈米换掉御贡米,让前线将士怨声载道,甚至引发兵变。”
狄仁杰顿了顿,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殿下,我们便帮他一把。动用您上次获赐的一万两黄金,通过娘娘的商路,秘密购入一批真正的、最顶级的御贡米。”
“然后……”他眼中精光一闪,“我们再神不知鬼不觉地,用这批新米,将南仓里那些发霉的陈米,悉数换回来!”
满室皆惊!
用真金白银,去替换别人做手脚的劣质品?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萧何眉头紧锁:“怀英,此举……耗费巨大,且风险不小啊。”
朱平安却在短暂的错愕之后,眼中爆发出异样的光彩。
他瞬间明白了狄仁杰的用意。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将计就计,这是釜底抽薪,更是反客为主!
二皇子以为送往前线的是能引发滔天祸事的“毒药”,结果却变成了让将士们感恩戴德、士气大振的“甘霖”。
等到前线捷报传来,盛赞皇恩浩荡,军粮品质前所未有之优渥……
那时,他倒要看看,在父皇面前,他那位不可一世的二哥,会是何等精彩的表情!
这不仅仅是要挫败二皇子的阴谋,更是要将他的脸面,狠狠地按在地上,反复践踏!
“好!”朱平安猛地一拍桌案,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就依怀英之计!”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波澜。
“萧先生!”
萧何躬身:“臣在。”
“购粮之事,十万火急!你即刻与母妃那边接洽,务必在三日之内,凑齐足额的顶级御贡米。记住,此事要快,更要绝对隐秘!”
萧何郑重应下:“臣,遵命!”
朱平安又转向李元芳与戚继光。
“元芳,戚将军!”
二人抱拳:“末将在!”
“换粮的行动,便交给你们二人。戚将军,你可调动部分训练有素的乡勇营,在外围布控,确保万无一失。元芳,你挑选精锐好手,潜入南仓执行换粮。记住,此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李元芳与戚继光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昂扬的战意。
“殿下放心,末将等,定不辱使命!”
三日后,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京城被笼罩在无边的黑暗与喧嚣的雨声之中。豆大的雨点砸在屋檐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街道上空无一人,连平日里巡夜的更夫,此刻也躲进了避风的角落,瑟瑟发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