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
与昨日的嚣张跋扈不同,今天的队伍安静了许多,甚至透着一股小心翼翼的收敛。为首的,是鸿煊使团的正使,一个名叫耶律休的中年男人。他身旁,跟着那个身穿侍女服的赵清晏,低眉顺眼,看不出脸上的表情。
王府正堂,朱平安高坐主位,左手边是贾诩与荀彧,右手边是狄仁杰与萧何。气定神闲地品着茶,仿佛即将接见的,不过是某个县城前来述职的小吏。
耶律休领着赵清晏走进大堂,立刻躬身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鸿煊使臣耶律休,拜见瑞王殿下。昨日之事,皆因我等初到贵地,不懂规矩,手下人又野性难驯,冲撞了王爷虎威,还请王爷恕罪。”
他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姿态也放得极低。
朱平安端着茶杯,用杯盖轻轻撇去浮沫,眼皮都没抬一下,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大堂内的气氛,瞬间有些凝滞。
耶律休额头渗出一丝细汗,连忙对身后的赵清晏使了个眼色。赵清晏贝齿轻咬下唇,心中纵有万般不愿,也只能端着一个锦盒,向前两步,将锦盒高高举过头顶。
“王爷,这是我家公主的一点心意,为昨日小婢的无礼向您赔罪。另,驿馆中打碎的茶杯,也一并赔偿。”耶律休赶忙补充道。
朱平安这才放下茶杯,目光终于落在了那个锦盒上,又从锦盒移到了赵清晏身上。
他没有立刻叫起,反而饶有兴致地打量了她几眼。
“赔罪?”他轻笑一声,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一个丫鬟的赔罪,何须如此兴师动众?让你们正使跑一趟,本王可担待不起。”
赵清晏浑身一僵。她能感觉到,头顶那道目光,像是在审视一件物品,充满了玩味与轻慢。
“抬起头来。”朱平安的声音再次响起。
赵清晏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头,迎上了朱平安的视线。她努力让自己的眼神显得谦卑而顺从,但那眼底深处压抑的火焰,又岂能完全藏得住。
“长得倒还算周正。”朱平安点了点头,像是在评价一件货物,“既然是丫鬟,就要有丫鬟的样子。在本王面前,你家公主没教过你规矩吗?”
耶律休的心猛地一沉,暗道不妙。
赵清晏也是一愣,不明白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只见朱平安对着旁边侍立的亲卫招了招手:“去,给这位……远道而来的‘丫鬟’,换一杯热茶来。”
亲卫有些发懵,但还是应声退下。
“王爷,这……”耶律休想要开口解围。
“怎么?”朱平安的目光转向他,笑意不减,眼神却冷了三分,“本王体恤一个丫鬟远来辛苦,赏她一杯茶,难道耶律正使还有意见?”
耶律休顿时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很快,一名亲卫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茶走了过来,停在了赵清晏面前。
朱平安看着她,慢悠悠地说道:“这杯茶,不是给你的。是让你,端给你家正使的。既然是来赔罪,总要拿出点诚意。你一个做丫鬟的,难道还要让主子自己动手吗?”
这话一出,满堂皆静。
贾诩端着茶杯的手停在半空,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一丝笑意。狄仁杰抚须的手微微一顿,看向朱平安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深意。
这是阳谋。
是当着所有人的面,逼着一国公主,去行侍女之事。
赵清晏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在往头上涌。她攥着锦盒的手,想把手里的盒子直接砸在朱平安的脸上,想拔出匕首告诉他自己到底是谁。
可她不能。
她清楚地知道,一旦她这么做了,就彻底输了。不仅输了她自己,更输了整个鸿煊的脸面。
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耶律休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他焦急地看着赵清晏,生怕这位姑奶奶一时忍不住,当场爆发。
时间,一息一息地过去。
就在耶律休几乎要撑不住的时候,赵清晏动了。
她放下手中的锦盒,接过亲卫递来的茶盘,动作平稳得有些诡异。然后,她缓缓站起身,一步一步,走到了耶律休的面前。
“正使大人,请用茶。”
她的声音很轻,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耶律休如蒙大赦,哆哆嗦嗦地接过茶杯,手抖得差点把茶水都洒出来。
朱平安看着这一幕,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他轻轻鼓了鼓掌。
“不错,不错。看来鸿煊的公主,这丫鬟教得,有模有样。”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只是,这茶端得稳,倒茶的手艺,不知如何?”
他指了指自己面前空了一半的茶杯:“本王的茶,也凉了。你,过来,给本王续上。”
欺人太甚!
这四个字,像烙铁一样烫在赵清晏的心上。
给她家正使倒茶,尚且能说是为主分忧。可给朱平安续茶,那便是真真正正的,执奴仆之礼了!
她的身体僵在原地,一动不动。那双清亮的眸子里,压抑的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