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观众,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凌云科技总部大厦楼下,根据最新消息,这家曾占据国内科技半壁江山的巨头企业,今日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其核心资产将于三日后公开拍卖……”
平板屏幕上,财经频道记者的声音带着几分惋惜,镜头扫过凌云大厦外悬挂的“破产清算”横幅——那红色宋体字像一道烙印,烫在曾经象征着科技巅峰的玻璃幕墙上。苏念指尖摩挲着冰凉的陶瓷杯柄,目光透过办公室落地窗,恰好能望见三公里外那栋灰蒙蒙的建筑,手机听筒里还残留着拍卖行经理略显谄媚的声音。
“苏总,明人不说暗话,凌云的专利库光是无人机导航算法就有十七项核心技术,还有他们的硬件生产线,要是苍穹之心能接手,不出半年就能把产能翻番!这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便宜,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啊!”
苏念轻轻转动杯柄,茶水在杯中晃出细碎的涟漪,映出她眼底的清明。“王经理,多谢美意,但苍穹之心的发展路线,从来不是捡别人的残羹冷炙。”
挂断电话的瞬间,办公室门被推开,技术总监陈默风风火火闯进来,手里攥着平板电脑急声道:“苏总,董事会那边炸锅了!张副总带着三个股东堵在会议室,说您放着凌云的肥肉不吃是‘自断臂膀’,还说要召开临时股东会重新审议收购议案!”
苏念起身时,阳光恰好穿过百叶窗,在地面投下明暗交错的条纹,像极了此刻科技圈的格局。“走,去会会他们。”她边走边道,“顺便让人事部把凌云离职人员的背景调查资料给我拿过来,重点标那些近三年没有参与过核心项目,且绩效评级连续A 的技术人员。”
会议室里果然硝烟弥漫,张副总拍着会议桌,面前摊着厚厚的凌云资产清单:“苏总,您年轻有为我们都服,但这事您太固执了!凌云的品牌价值就算打了折,也比我们花三亿做广告管用!再说他们的生产线,我们自己建至少要两年,接手过来三个月就能投产,这账怎么算都划算啊!”
苏念走到主位坐下,将一份文件推到桌中央,封面“凌云科技近五年违规操作审计报告”几个字格外醒目。“张副总,账要算明白,得先看看这堆‘肥肉’下面是不是裹着骨头。”她指尖点在报告上,“凌云的生产线虽然现成,但设备老化率超过60%,要改造达标至少投入两亿;专利库里有五项核心专利正处于无效宣告阶段,是当年构陷我父亲时伪造数据申请的,接手了就是烫手山芋。”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股东:“更重要的是,苍穹之心能走到今天,靠的是‘技术诚信’四个字,不是捡破产企业的漏来扩张。凌云的底子已经烂了,‘良禽择木而栖’,我们要的是真正的人才,不是带着原罪的资产。”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会议室的躁动,有股东拿起审计报告翻了几页,脸色渐渐凝重。张副总还想争辩,苏念却拿出另一份文件:“这是人事部筛选出的凌云技术人员名单,共十八人,都是没有参与过构陷事件、专注技术研发的骨干。比如这个李默,他主导研发的微型传感器技术,比我们现在用的领先一代,挖过来能直接推进‘蜂鸟计划’。”
“挖人比收资产划算?”有股东疑惑道。
“不是划算,是根本。”苏念语气坚定,“古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比器物更重要的是用器之人。凌云大厦就算再宏伟,也是建立在谎言之上的‘空中楼阁’,拆了重建费时费力;但这些人才是带着真功夫的‘栋梁’,能为我们盖起更坚固的高楼。”
这场董事会最终以全票通过“拒绝收购凌云资产、吸纳优质人才”的决议落幕。走出会议室时,陈默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苏总,您刚才那句‘空中楼阁不如栋梁之才’说得太到位了!张副总脸都绿了。”
苏念笑了笑,目光再次投向凌云大厦的方向。此时平板推送来实时新闻,拍卖师正举着锤子宣布凌云大厦的起拍价,镜头里,几名工人正踩着吊台,缓缓卸下楼顶“凌云科技”的巨型招牌,露出墙面上斑驳的印记。那印记像一道伤疤,也像一个句号——属于凌云的时代,终于落幕了。
接下来的三天,苍穹之心的人才招聘专场在科技园区临时展厅拉开帷幕。与其他企业哄抢凌云管理层不同,苏念的招聘台前排起长队的,全是抱着技术图纸和研发报告的普通工程师。李默就是在这时见到苏念的,他手里攥着一本磨损严重的笔记本,里面记满了微型传感器的研发手稿。
“苏总,我知道凌云的名声不好,但我这三年一直在实验室做基础研发,从来没参与过公司的商业斗争。”李默的声音有些紧张,“这是我改进的传感器校准算法,比凌云现在用的精度提高了37%,还能降低50%的能耗。”
苏念接过笔记本,指尖抚过密密麻麻的公式,突然指着其中一页问道:“这里的滤波算法,你用了自适应迭代法?我三年前在《科技前沿》上发表过类似的理论模型,当时很多人说太超前,没人敢实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