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脉的九月,早已是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的景象。海拔五千米的测试基地里,寒风像淬了冰的刀子,砸在钢板房上发出 “呜呜” 的嘶吼,可实验室内的温度,却比外面的骄阳还要炽热 ——“天链” 无人机的最终调试,正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苏念盯着主控屏上跳动的数据流,指尖在控制台边缘轻轻摩挲。屏幕里,天链的三维模型泛着冷银色的光,翼展十七米的机身如垂天之云,自适应隐身涂层在模拟光照下不断变换色彩,时而融入虚拟的碧空,时而隐入模拟的云层,活像 “藏于九地之下,动于九天之上” 的神兵。她身后,李明正蹲在设备架前检查电池组,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浸湿了深蓝色的工装:“苏总,燃料电池的续航测试完成了,连续供电七十二小时,性能衰减不到 3%,比预期还高两个点!”
“好。” 苏念点头,目光却落在模型左翼的蒙皮数据上,眉头微蹙,“把碳纤维蒙皮的应力分析图调出来,我看数值有点不对劲。”
李明赶紧操作鼠标,屏幕上瞬间弹出密密麻麻的曲线。就在这时,曲线突然出现一道尖锐的波动,一个醒目的红色警告框跳了出来 ——【左翼蒙皮第 37 段碳纤维,检测到 0.02 毫米横向裂痕】。
实验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小张刚端进来的热咖啡差点洒在地上,声音都发颤:“0.02 毫米?这…… 这要是上天遇到强气流,会不会直接撕裂?”
“慌什么?” 苏念起身走到屏幕前,手指点在裂痕位置,“玉不琢不成器,任何精密仪器都得经得住细查。这裂痕看着小,却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隐患 —— 马上把备用蒙皮拿过来,咱们重新更换,顺便检测所有连接点的应力参数。”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备用蒙皮是特殊复合材料制成,轻得像一片羽毛,却能承受零下六十度的低温和十二级强风。苏念亲自上手,拿着专用工具仔细贴合,嘴里还不忘叮嘱:“‘慢工出细活’,这蒙皮的贴合度误差不能超过 0.001 毫米,不然会影响隐身涂层的折射效果。”
李明一边递工具,一边压低声音:“苏总,自从王工那事之后,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刚才检查设备时,我发现服务器的日志里,有一条匿名访问记录,虽然很快就删了,但……”
“我知道。” 苏念手上的动作没停,眼神却冷了几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秦风将军昨天跟我通电话时说了,王工背后的那个‘深层信号源’还没揪出来,这次测试,说不定有人在暗处盯着。咱们不仅要让天链飞起来,还要让它‘藏得住、传得稳’,绝不能给人可乘之机。”
折腾到凌晨三点,蒙皮终于更换完毕,所有参数都调试到最佳状态。窗外的风雪小了些,天边泛起鱼肚白。苏念看着屏幕上 “一切正常” 的提示,长长舒了口气,端起早已凉透的咖啡喝了一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半个月咱们没白熬,明天就能上测试场了。”
第二天清晨,运输车队缓缓驶向测试空域。卡车在雪地里碾出两道深深的辙印,车窗外的昆仑山脉巍峨耸立,峰顶覆盖着皑皑白雪,像一头沉睡的巨兽。秦风将军早已在测试指挥帐篷里等候,见到苏念,立刻迎上来:“苏总工,一路辛苦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天链从设计到成型用了八个月,今天可是关键一战。”
苏念点点头,目光扫过帐篷里的大屏幕 —— 上面显示着测试空域的实时气象:风速每秒八米,能见度十公里,电磁环境模拟 “敌方强干扰” 模式。她指着屏幕说:“秦将军,这次测试我们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升空至万米高空,测试隐身性能;第二阶段进入强电磁干扰区,验证通讯中继能力;第三阶段模拟极端低温,测试续航。只要三个阶段都通过,天链就能正式列装。”
“好!” 秦风拍了拍她的肩膀,“我已经让人把前线三个作战单元的信号接入指挥系统,等会儿你就能看到实时画面。对了,老将军也来了,他当年在边境戍边时,因为通讯中断吃过大亏,今天特意来看看咱们的‘新家伙’。”
说话间,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将军走了进来。他穿着笔挺的军装,胸前挂满了勋章,眼神却像鹰一样锐利。看到苏念,他笑着伸出手:“你就是苏念吧?早就听说你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技术奇才,今天可得让我见识见识,这‘天链’到底有多厉害。”
苏念赶紧握手:“老将军过奖了,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咱们的天链,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上午九点整,测试正式开始。随着秦风将军一声 “点火”,天链无人机从发射台缓缓升空。螺旋桨转动的声音越来越响,机身逐渐加速,像一道银色的闪电划破长空,很快就变成了远处天际的一个小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