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南京城笼罩在一片肃杀之中。长江以北的炮声日渐清晰,如同敲响在每位留守者心头的丧钟。保密局大楼内,人心惶惶,往日森严的秩序下,涌动着末日将近的暗流。
毛人凤办公室内,气氛凝重得如同铁铸。他面前摊开着一份薄薄的、却重若千钧的文件——《“天书”级终极应急通讯预案及核心密码本启用规程》。
“此乃党国最后的血脉所系!”毛人凤的声音嘶哑,带着一种穷途末路的狠厉,手指重重戳在文件封面上那醒目的“天书”二字上,“一旦启用,意味着常规指挥体系已彻底瘫痪。届时,所有潜伏人员,各地游击武装,乃至海外据点,皆依此预案及配套密码本,转入终极静默与唤醒模式。此套密码,融合了美方最新技术与我故有之精华,自成一体,其编译核心,据闻藏于一本看似寻常的《诗经》之内,非特定算法不得解!”
他阴鸷的目光缓缓扫过垂手肃立的林寒、沈醉、郑耀先三人:“文件正本,存于总裁官邸特设保险库。此份副本,由你三人共同监管。林寒,你负责研究其通讯协议与反制措施;沈醉,确保流转环节绝对封闭;耀先,外围安保不容有失!在此非常时期,任何人,胆敢觊觎此物,或有丝毫泄密之举,无论证据确凿与否,皆可先斩后奏!”
“卑职明白!”三人齐声应道,神色各异。林寒眼中闪烁着技术性的狂热与审视,沈醉则难掩对这份权力的垂涎与警惕,郑耀先面色沉静,心下却已掀起惊涛骇浪。“天书”计划,竟是敌人败退前布置的最后、也是最深的钉子!一旦让其顺利启动,无数“沉睡”的特务将在未来某个时刻被悄然唤醒,对新生的政权造成难以估量的威胁。必须拿到它!
几乎在郑耀先接到命令的同一时刻,电讯处副处长办公室内,刘铭章也通过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协助林寒整理一份关联技术文档的附件清单时,瞥见了“天书”计划的只言片语以及那至关重要的信息,“编译核心藏于《诗经》”。他的心脏骤然收缩,一股寒意瞬间传遍四肢百骸。他比郑耀先更清楚,一套独立于现有体系、且编译核心如此隐秘的密码系统,意味着一旦启用,短期内几乎无法破解,其危害将是长期且致命的。
然而,“天书”副本的保管堪称铜墙铁壁。存放于局长办公室隔壁新设的、由林寒与沈醉共同掌管密钥的绝密资料室内,二十四小时双人双岗,武装警卫。任何调阅,需毛人凤手谕,并由林、沈或郑三人中至少两人同时在场监督。获取其内容的难度,远超以往任何一次任务。
转机,出现在三天后的一个深夜。保密局大楼大部分区域已熄灯,只有核心部门依旧亮着零星灯火。郑耀先因处理一批紧急的“清共”行动后续报告,留在办公室。突然,内部专线电话刺耳地响起,是毛人凤官邸直接打来的。
“耀先,”毛人凤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与焦虑,“刚接到溪口急电,总裁对‘天书’预案的最终激活节点及部分潜伏人员的唤醒条件,有几点核心补充指示,需立刻加入副本。你立刻带上你保管的那份副钥匙,与林寒、沈醉一同开启资料室,完成增补。我已在手谕上签字,让他们配合你。” 原来,毛人凤为防万一,将资料室的三把钥匙分交林、沈、郑三人,需同时使用方能开启。
机会!郑耀先心中一震,但立刻意识到这也是巨大的陷阱。毛人凤此举,既是紧急公务,也未尝不是对掌管钥匙三人的又一次忠诚度测试。他沉稳应答:“是,局座,我立刻联系林处长和沈处长。”
他首先拨通了林寒办公室的电话,无人接听。又拨往其宿舍,依旧无人。他心中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紧接着,他打给沈醉。
“沈处长,局座急令,需立刻开启资料室,增补‘天书’内容。林处长联系不上,你能否立刻过来?”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传来沈醉略显惺忪却又带着一丝精明的声音:“耀先兄,深更半夜……林寒联系不上?这……局座手谕你可确认无误?”
“千真万确!事关总裁直接指令,耽搁不起!”郑耀先语气加重。
“好,我马上到。”沈醉似乎下了决心。
郑耀先放下电话,眉头紧锁。林寒的“失踪”太过蹊跷。是巧合,还是毛人凤或沈醉的又一重算计?他没有时间多想,必须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仅有沈醉一人在场监督的“漏洞”。
几乎是本能,他想到了刘铭章。只有刘铭章,有可能在极短时间内,记住并初步分析那本作为编译核心的《诗经》的特征,甚至可能推断出部分加密逻辑。但如何通知他?深更半夜,任何非常规接触都极其危险。
就在他心急如焚之际,目光落在了办公桌上那份刚送来的、需要电讯处协助进行信号分析的“清共”行动报告上。一个极其大胆的计划瞬间成型。他拿起电话,接通了电讯处值班室——他知道,刘铭章今夜大概率在机房值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