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
“味道如何?”
“这味道绝对地道。”
朱涛紧随其后走到徐妙云身旁,将手搭在她肩上,随后望着朱元璋说道:“两个儿子来认错了,您要么痛骂几句,要么就揍我大哥一顿,这事就此了结。明日朝堂之上,我们兄弟俩绝不出声,任由您全权处置。”
“慢着。”
“老二,凭什么打我?”
“我这性子急。”
朱标越听越觉得不对劲,自己这位弟弟这话怎么听着那么让人来气?
“行了,别在这儿装模作样,你们两个混小子。”
“骗了你爹多久。”
“一顿鸭血汤,一个烧饼就能揭过去?”
“这世上哪有这样哄爹的道理?”
朱元璋依旧满脸怒意,盯着朱标与朱涛。他平日里那么疼这两个儿子713,没想到竟也学着那些朝臣,欺瞒于他!
“我和大哥真没那意思。”
“您别误会。”
“您现在基本已经交权了,我们若事事都向您汇报。”
“还让您替我们操心。”
“那才是不孝。”
“此事本意就是引出朝中那些贪官污吏。”
“借杨宪之手,将那些阿谀奉承、结党营私之人一网打尽。我从扬州府回来时,时机已然成熟。”
“这才向您禀报,打算明日早朝动手。”
“以雷霆之势,将杨宪一党彻底清除,最好一个不剩!”
“新一科的进士们正好填补空缺,提拔真正能干事的人才,而不是让那群尸位素餐之徒继续在朝堂搅局。”
“所以此事并无不妥。”
“我和大哥确实是在为您分忧。”
朱涛言之凿凿,句句属实。这正是他与朱标谋划已久的目标,否则也不会纵容杨宪至此。
而如今杨宪在朝中的声望!
几乎已凌驾于李善长与刘伯温之上!
成为中书省最具权势之人!
三品官员竟压过一品宰相!
这是何等惊人的势力!
因此。
杨宪已然攀至权力巅峰!
朝中那些趋炎附势、左右逢源、结党营私之徒,早已归附其门下。据锦衣卫密报,杨宪与户部尚书吕昶在中书省爆发激烈争执,其中便提及扬州贡米一事。
而且。
杨宪为了一件事,头一回在朝堂上低头,勉强接受了吕昶提出的人事安排。这口气若他真能咽得下,那才怪了,与他的性格实在不符。
第二天的早朝即将到来。
如果一切顺利,杨宪一派的大臣们将开始行动。他们会混淆是非,向皇上举报吕昶,用颠倒黑白的方式抹黑他。依朱元璋的脾气,顶多是在事情闹大后追查,但那时吕昶恐怕早已人头落地。即便他清正廉洁,也会在群臣的围攻中被描绘成一个贪得无厌的恶官。
同时,锦衣卫送来了最新的情报,有关杨宪所拉拢的大臣名单已基本查明。即便有漏网之人,也会在事后遭到弹劾。朱元璋的打算,是把这群人一锅端。
“听旨。”
“朕身体不适,明日早朝由太子监国,齐王辅政。”
“这份旨意明天早朝再宣读吧。”
“老子明天可不想跟那帮人虚伪应酬,你们这两个小混蛋去应付吧。”
“杨宪为人狂妄,自视过高,又不懂变通。”
“朕在不在朝堂,对他都没什么影响。”
“为了吕昶,值得他冒这么大风险?”
“所以即便是你们,他也根本不会放在眼里。”
朱元璋对两个儿子摆了摆手,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仗着朕的宠爱,就在中书省一手遮天,连李善长和胡惟庸都不放在眼里。那你们两个,他又怎么会真放在心上?听说他办四十寿宴的时候,场面都快赶上朕了。”
“想要人灭亡,先让人疯狂。”
“他若谨小慎微,朕还能高看他一眼。”
“在扬州府做出那种事,还敢不担心旧账被翻出来,胆子也真是够大。而且他比刘夫子差远了,这样的货色,怎么就成了刘夫子的弟子。”
朱标轻轻点头。将朝政交给太子和齐王,杨宪应该也不会收敛。甚至可能会趁皇上不在,玩出逼宫一样的把戏。
“历朝历代都有像杨宪这样的货色。”
“估计他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仗着皇上的宠信,就想掌控朝政,独揽大权。”
“可惜杨宪忘了一件事。”
“咱大明的皇帝,是开国之主朱元璋,岂是那些昏君能比的?”
朱棣也点头赞同,冷笑道:“这种人,不过是蝼蚁罢了,死有余辜。”
“别提他们了。”
“说多了烦,你们娘和媳妇都在,今天一家人就在御花园吃吃烧饼,喝喝鸭血汤,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朱元璋满眼笑意地望着眼前的两兄弟,心下一片宽慰。他这两个儿子,是真的成熟起来了。不仅懂得为他分担,还处理得十分周全。只是有一点,把他这个做父亲的当成不知情的人,这事他不太满意,除此之外,他还是很高兴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