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这等胆魄!”
皇宫之中,朱元璋手捧八百里加急战报,眼中满是赞赏。他最信赖的二子朱涛,果然不负众望,在战场上斩杀乃乃不花,扬我大明威名!
“父皇。”
“我二弟自幼便是天下无双!”
“濠州城下一战破敌,堪比霸王再临!”
朱标此刻也难掩激动之情,神情振奋。他仿佛又看见了当年濠州城下,那身披银甲、手握长枪的少年,于千军万马中纵横驰骋,转瞬之间敌军灰飞烟灭!
今日已然成长为主将!
力挫北元第一猛将!
以绝对霸气,斩敌首于阵前,扬大明军威!
“老二将来必定是你最坚实的依靠。”
“你们兄弟之间,绝不能生出嫌隙。”
朱元璋示意太监将宫门紧闭,只留下父子二人。他望着朱标,轻叹一声,缓缓开口:“标儿,爹只想问你一句,若有一天,你二弟要夺你太子之位,你又当如何?”
此话一出。
风云骤起,天地震荡!
仿佛惊雷炸响在朱标耳畔,震得他心神剧颤!
“二弟不会与儿子争夺皇位。”
“儿子也愿意对天起誓。”
“若有那么一天,二弟真的动了夺位之念。”
“标儿问心无愧。”
“愿意主动让位。”
“若此举能令我大明更加强盛,若大明可千秋万代,我朱标愿为大明做塞王!”
朱标目光澄澈,无半点杂质。他是大明太子,是未来的天下之主,但他还有一个身份——兄长,是父亲膝下最孝顺的儿子。
倘若朱涛真有超越自己的才能。
那么一顶皇冠。
又怎能胜过骨肉情深?
此时的大明,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量。
他们并非出身世家,也从不向世族低头!
他们之间,有着真挚的手足之情。
这在历代王朝中,堪称罕见!
“大明有你们兄弟二人,必将千秋鼎盛!”
朱元璋眼中泛起深沉的情绪,既有感慨,也有欣慰。他最怕的是父子兄弟为争皇位反目成仇。因此他一直遵循旧制,哪怕朱标犯下大错,他也从不责罚;哪怕朱标有意夺位,他也愿意主动退位让贤,只求断绝藩王妄念,避免皇位之争。
但今日,朱元璋的心动摇了。长子优秀,次子亦不凡。都是他朱重八的血脉,都是老朱家的希望。
同样的话题。
他也曾与朱涛深谈过。他告诉朱涛,只要他愿意,便可立为太子,成为储君。这不是试探,而是父亲的期待。可朱涛却如现在的朱标一般,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不仅婉辞皇位,还主动请缨奔赴山东平叛,为的,就是替大哥树立威信。
正如当初朱涛所言:
若不是为了维护大哥的地位,他也愿做一个护弟的兄长。
在皇位未定之时,朱涛对弟弟们疼爱有加。他也能成为一位好兄长!
但他不能!
皇位以嫡长为序,那他就要以朱标为首。
他要让那些不懂规矩的弟弟们知道,皇位不是他们能觊觎的。大明边疆第一王,还压在他们头上。至少在朱涛尚在之时,能让那些不安分之人,连呼吸都变得沉重!
这就够了。
“爹。”
“我明白二弟的心意。”
“他心系草原,他想完成霍去病将军的伟业,封狼居胥,饮马瀚海。对您的皇位,他没有半分野心。”
朱标神情未变,双手却在衣袖中紧紧攥起。他的身子如今虽硬朗,却已察觉一丝异样。精神不似往日充沛,这并非年岁所致。
更像是病。
朱标心头有股强烈的直觉,他恐怕难以坐上皇位。若真到了那一步,唯一能接下这副重担的,只有他的二弟朱涛!
他的儿子挑不起这担子!
其他兄弟也难当大任!
只有朱涛,才能成为守护大明江山的英主,如同昔日的霍去病一般,马上得天下,马上治天下。
“父皇。”
“儿臣此刻,是以儿子的身份。”
“恳请父皇答应一件事,若有一日儿臣不幸离世,请立二弟为太子,继承皇位,延续我大明千秋基业!”
朱标缓缓跪下,伏身于地,恭敬地对朱元璋说道:“请父皇恩准!”
“老大,你能有这份心思,为父已经很欣慰。”
“但这些话,以后别再提了。”
“你忍心让为父送你一程吗?”
朱元璋眼中含笑,却故意板起脸道:“为父还想看你穿上龙袍的样子,你和涛儿都要好好的,一起守住咱这份家业!”
“父皇若不答应!”
“孩儿誓不起身!”
朱标语气坚定,眼神中没有丝毫退让。
“你这……”
“真是我朱家的好儿郎,性子跟你爹一个样!”
“好,我答应你!”
“地上凉,快起来吧。”
朱元璋叹了口气,脸上虽有无奈,却还是伸手扶起了朱标,嘴里笑骂道:“整个大明,能让我松口的,也就你和你二弟了。老子怎么生出你们这两个倔脾气的崽子,等你们再大些,我就把皇位让给你,回坤宁宫跟你娘享几天清福,到时看你们怎么烦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