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 > 第182章 大明的规矩,不是用来商量的

“二哥!”

“你这是做什么?”

“我为你铺路,你反倒搅局?”

李祺心中困惑,悄悄移步靠近朱涛,低声质问:“你要让我难堪到底?”

“少啰嗦。”

“安静看着便是。”

“昨夜坤宁宫已有定论。”

“一项关乎大明千秋的国策已然落定。”

朱涛唇角轻扬,仅让两人听清地低语:“你这一奏,恰如神助。太子欢喜,孤亦称善。”

李祺眼皮一跳,瞬间领悟其中玄机。

原来如此!

想设局引人入瓮,

总得先抛个由头出来——

名曰:又当又立。

“嗯。”

“摄政王所言确有道理。”

“只是。”

“这田地之事,究竟如何收场?”

朱元璋颔首微笑,目光慈和地望向两位皇子:“咱能等,可地等不得。”

“父皇。”

“儿臣建议修订《大明律》。”

“凡百姓所有田产家财。”

“不论嫡庶,皆可承继。”

“百姓家业,皆有后人承继!”

“世家巨贾休想趁机巧取豪夺!”

“土地不得被强行霸占!”

朱标缓缓抬眼扫过群臣,随即面向朱元璋,拱手而笑。

大殿之上,百官面面相觑。

太子今日所言究竟是何用意?

表面听来条理分明,

可细究之下,

实则荒谬至极。

那些豪门大族吞并田产,何须等人家绝户?

你把财产分了,

他们难道就不会一口吞下?

这般说法,岂非儿戏?

这真是他们平日敬重的太子吗?

有人茫然不解,

也有人瞬间领悟。

李祺便是其一。

再联想到此前朱涛所说之语,

他心头一震——

这哪里是为平民立的法?

分明是要斩断世家根基!

所谓继承,

寻常百姓家中能有几两银子?

值得朝廷专立律令?

为些碎银惹怒天下?

显然,此律矛头直指豪族巨室。

看透此节,

李祺立刻明白朱涛的真实意图。

此举确实利在千秋!

犹如昔日分封诸侯之“推恩令”,

如今转用于压制门阀。

任你祖先如何显赫,

子孙若不成器,

家业便将层层削减。

此法一旦推行,

别说小族崛起为望族,

便是今日显赫的大族,

数代之后能否存续都成疑问。

“臣李祺,支持太子所议!”

“臣刘琏,支持太子所议!”

中书省左右丞相齐声出列。

其余官员虽未全然参透,

但属太子一系、摄政王阵营,

以及奉天殿内忠于皇权的派别——

淮西新贵与浙东文班,

知情者已然表态,

不知情者亦随之附和。

唯有紧跟皇权,

方能成为开国元勋。

一时之间,

淮西、浙东两大势力,

尽数赞成,无一异议。

因为他们对大明忠心不二。

身为勋爵贵胄,

世袭爵位与国同休,

命运早已与朝廷捆绑。

纵然此法或使家族难现鼎盛,

但在国运庇佑之下,

绝不会走向覆灭。

况且盛世已至,

本就要让渡部分权柄予文官世家,

何不借此保全自身长远利益?

“陛下!”

“万万不可行此法令!”

“嫡庶之别,自古有之!”

“今若废之,”

“便是毁弃祖制!”

殿后一角,终于有文官惊觉其中厉害,猛然站起高声疾呼。

此人出自关中世家。

王家的王哲!

大明皇室在山东府和江南一带动作频频!

两地的豪门望族几乎尽数倾覆!

唯有关中一脉尚能勉强维持残局!

如今朝中尚存的官宦之人,

十之**皆出自关中世家!

王哲立于殿上,额角渗出细密汗珠,脊背早已湿透!

太狠了!

简直不留余地!

太子、摄政王,

乃至太祖朱元璋本人,

竟真要将这条路走到绝境!

他们这些出身世家的年轻人,

恐怕再无翻身之地!

永远只能匍匐于皇权之下!

王哲迈出一步后,

陆续又有七八人迟疑上前。

无一例外——

全是关中旧族,

陇西贵裔。

可这些人站出来时,

声音颤抖,姿态畏缩,

哪有半分逼宫的威势?

倒像是来请罪受责。

毕竟,

大明立国以来铁腕治世,

手段从不含糊。

山东与江南两大势力已被连根拔起,

世家整体实力大损,

如何还能与当今朝廷抗衡?

若非利益所驱,

谁敢在此刻冒头送命?

但人群之中仍有分别。

嫡系血脉纷纷出列,

庶出子弟却纹丝未动。

这是他们的底线,

也是未来的火种。

层层削减之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