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蓉在丫鬟搀扶下走进正厅,望见高座的朱涛与一旁的朱橚,轻轻行礼道。
她的脸色依旧苍白。
毕竟,同时敏就死在这府中。
悄无声息。
若非那夜丫鬟发现房中烛火未灭,心生疑虑,推门而入,恐怕第二日也无人知晓同时敏早已殒命。
“身子可还好?”
“姑娘本就柔弱。”
“孤会请御医前来为你诊治。”
“好好调理一番。”
“无需为此事忧心。”
“同时敏之死!”
“大明必会给安南一个交代!”
“也不会容许乱臣贼子祸乱朝纲!”
朱涛目光落在陈玉蓉身上,语气缓和了些,随后挥手说道:“谁若挑衅我大明威严,除非做好灭国的准备!”
“玉蓉谢殿下恩情。”
陈玉蓉点头致谢,未加推辞。她似想起什么,从腰间取出一只锦囊,递给朱橚:“这是那晚同大人托付于妾身之物,说是大明丞相刘伯温所赠,或许有用。”
“刘伯温的锦囊不急。”
“孤更想知道那晚究竟发生了什么。”
“孤可恕你无罪,但真凶必须查出。”
朱涛虽已从锦衣卫处取得详细口供,却仍想听陈玉蓉亲口讲述,想探一探这位安南公主对大明的态度,是否真心归附。
“回摄政王殿下。”
“那晚,同时敏曾言,他曾与胡惟庸私下密谈……”
陈玉蓉略作迟疑,抬头看向朱涛,缓缓说道:“妾身所知,仅止于此。”
一场微小的变动正在悄然发生。
主角并非安南。
牵扯甚广,皆因一事而起。
“嗯。”
朱涛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认可,此人还算机灵。
当使臣在府中接受问询之际。
刘伯温的府邸却传出惊人的变故。
“父亲!”
“父亲!”
刘琏望着病榻上的刘伯温,已然不省人事,急召医师前来诊治。
大夫细细观察之后,轻叹一声:“药性猛烈,彼此冲突,五脏六腑皆受损,青田侯已无力回天,纵使神仙再世,也难挽回。”
所言不虚。
药力过重。
体内无法承受。
只因刘伯温积劳成疾,身体早已不堪重负。
稍有不慎,便有性命之忧。
“大夫。”
“真的没有法子救我父亲?”
“请您再想想办法。”
“我们刘家愿付出所有。”
刘琏紧握医师之手,泪流满面,哀求道:“请您救救我父亲,若能换他性命,我愿以命相抵!”
而就在此时。
病榻上的刘伯温,依旧如史书记载,双目呆滞,似在回顾一生起伏,终将手臂无力地落下,眼中最后一丝光彩也随之熄灭!
一代青田大儒!
一代浙东四贤之首!
在京师病逝!
甚至。
未激起半点涟漪。
“父亲!”
刘琏望着已然逝去的刘伯温,如坠深渊,扑至床前,泪水滂沱,悲呼:“父亲,孩儿不孝!”
整个刘府,顷刻间被悲痛笼罩。
“禀报陛下。”
“刘府已发讣告!”
“刘丞相于府中病逝!”
二虎脚步沉重地步入坤宁宫,眼中泛红,向朱元璋与马皇后禀报:“请陛下与娘娘保重!”
“刘丞相?”
“哪位刘丞相去世?”
朱元璋本不将大臣之死放在心上,正欲稍表哀思,却忽然一怔,瞳孔收缩,急问二虎:“你是说刘伯温死了?”
“陛下。”
“请节哀。”
二虎郑重地点头。刘伯温之死,最难以接受的应是朱元璋。但此事必须如实禀报,大明重臣,理应受最高礼遇!
“不可能!”
“刘伯温虽体弱多病。”
“但他有摄政王赐下的秘方。”
“怎会就此病逝!”
朱元璋双眼赤红,怒吼道:“定是刘伯温故意诈死,欺君罔上!你等速去刘府,把刘伯温给咱抓回来!抓回来!”
最后一声嘶喊,满含悲愤!
浙东四位大儒之中,
刘伯温年纪最轻,
可偏偏他走得最早。
这让朱元璋怎能接受!
“刘伯温还那么年轻。”
“怎么可能突然就病逝了?”
坐在一旁的马皇后,眼中除了悲伤,
更多是怀疑。
刘伯温虽然体弱多病,
但朝廷对他的赏赐可谓无微不至。
特别是摄政王朱涛亲自调配的药方,
怎么可能出错?
这般突然的噩耗传来,
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朕也不信他是因病去世!”
“朕要亲自去看看。”
“看看朕的刘夫子,到底是怎么走的!”
朱元璋神情冷峻,缓步走出宫殿,直奔皇宫大门而去。他要弄清楚,刘夫子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与此同时,在使臣府中,
朱涛正与陈玉蓉谈话之际,锦衣卫总指挥使邝广元快步走了进来,恭敬地禀报:“殿下,中书省左丞相刘伯温病逝,消息已传入皇宫,其长子刘琏正在操办丧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