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一个月的俸禄也就够了。”
“你们都下去吧。”
朱棣不惯着朱元璋的脾气,直接挥手让宫女和太监退下,拉着朱元璋走进坤宁宫。这群人才终于缓过气来,庆幸两位殿下来得及时,不然命就没了。
“别动不动就发火。”
“脾气这么大对身体不好。”
“来,喝点茶。”
“人都没事,就别生气了。”
“就算出了事,也不能怪罪下人。”
“您还不清楚老十三和朱雄英那小子?”
“哪个是老实的?”
“准是跟老五学的。”
朱棣见朱元璋还在气头上,接过宫女递来的茶,亲手端给他,笑着劝道:“您别气了,回头我替您收拾他们一顿。”
“一定好好收拾一顿!”
“老十三都多大了!”
“还带着侄子到处乱跑!”
“但不准动咱家孙子!”
“不然我饶不了他!”
朱元璋重重点头,又拉着朱棣的手说:“下手别太狠,毕竟是咱老朱家的孩子,意思意思一下就行了。”
他太清楚自己这个儿子的手段!
生怕朱柏被打伤。
于是替老十三求了情,怒气也终于缓和了些。
“我尽量。”
朱棣咧嘴一笑,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看起来格外阳光。
“老十三完了。”
一旁的朱标摇头轻叹,老二这表情,就是有人要倒霉的前兆。
“爹!”
“别提那两个小混蛋了!”
“易济回来了!”
“还带来了安南的奏折!”
“愿意归顺称臣!”
“成为我大明的属国!”
“年年进贡!”
朱标不愿再纠缠落水的事,从怀中取出易济送来的奏折,递给朱元璋,笑道:“您心里的这块大事,总算能放下了吧?”
“易济不错。”
“封他为安南伯。”
朱元璋看完递上来的奏章,脸上很快浮现出笑意,忍不住又想论功行赏。朱涛却动作迅速,一把捂住他想说话的嘴:“爹,出去一趟回来,就给人封个伯爵,您没糊涂吧?不过是去了一个小国出使,有必要这么隆重?”
“您真觉得咱大明的爵位随便送得起?”
朱标和其他兄弟也有点无语。老朱这是不当家不知油盐贵,随随便便封爵,这负担得多重?
再说了。
就这么一点功劳?
也要封伯?
实在有点夸张了。
“爹。”
“我们也觉得,您该休息休息了。”
“如果易济这次出使能让所有小国都来朝进贡,那封个伯还算说得过去。”
“可只是一个安南?”
“您就直接封个伯?”
“大明要养多少这样的爵爷?”
“您有没有认真想过?”
朱标也觉得弟弟说得有理,封伯实在没必要,最多给易济升个职就够了。
“咳咳。”
“那你们来问老子干嘛?”
“自己决定不就行了吗?”
“咱就是个办事的皇帝。”
“以后这种事,不用专门来请示。”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感慨,这两个儿子真是心思缜密,连这种事都考虑到了。自己反倒成了个摆设。最后一句语气酸溜溜的,听得兄弟俩一身鸡皮疙瘩。
“爹。”
“您高兴可以。”
“但该赏的要赏。”
“我们只是提个建议。”
“您不能随心所欲。”
“一高兴就下旨封爵。”
朱涛无奈地望着父亲,这老头怎么越老越像小孩子,真让人头疼。
“啊,对对对!”
“啊,对对对!”
朱标脸上却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当初他给自己的小舅子求个爵位时,可不是这个态度!
“唉,我草!”
“老大,你这笑法不太对劲!”
“我感觉你在讽刺我!”
朱涛似乎也想起了什么,脸顿时红了。再听到朱标那怪笑,忍不住反驳:“我给大明赚了那么多银子,给我小舅子封个爵怎么了?更何况他军功赫赫,凭啥不能封?”
“啊,对对对!”
“你说的都对!”
朱标依旧一脸得意。朱涛气得牙痒痒,都怪自己那晚喝醉了,老是挤兑朱标。
啊,对对对!
这家伙记仇得很!
“行了,我错了。”
0.6
“你你俩继续聊。”
“我去娘的厨房找点吃的,快饿死了。”
朱栢望着笑得狡黠的朱元璋和朱棣,连忙摆手示意求饶。接着他转身走进了马皇后的小厨房,瞧见马皇后仍在灶台前忙碌,朱栢嘴角扬起笑意:“娘,我想吃红烧排骨!”
“嗯。”
“问问你大哥想吃什么。”
“娘一起给你们做。”
马皇后依旧在灶前忙碌着,语气却满是柔情。
“娘。”
“大哥应该还是老样子。”
“我今天就只想吃红烧排骨。”
“嘿嘿。”
在这座坤宁宫里,处处弥漫着温暖气息。
只有老朱家的兄弟二人,能独享这般温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