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 > 第110章 袁术称帝

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 第110章 袁术称帝

作者:汉鼎归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1 09:36:14

建安十一年冬末,中原与河北的战火硝烟暂歇,却非天下太平。曹操鲸吞徐州,虽未擒杀刘备,却将其逐至江夏,势力延伸至淮泗;刘衍稳坐晋阳,尽收并州,纳高顺,抚吕布遗孤,设立陷阵营,整合关内、冀州部分区域,隐然已成北方最强大的诸侯。二强并立,隔河相望,气氛微妙而紧张。

然而,在这看似僵持的格局下,淮南之地,一场足以搅动天下风云的闹剧与灾难,正在酝酿。

寿春城,昔日扬州治所,如今已被袁术经营得宫室壮丽,僭越之制,随处可见。自其兄袁绍被曹操、刘衍联手击败,困守邺城,内部纷争不断,河北霸业已成泡影后,袁术心中那份对“袁氏当王”谶语的执念,非但没有消退,反而如同野火般疯狂滋长。

“本初败矣!四世三公之袁门,唯我仲家尚存!曹阿瞒,阉宦之后;刘衍,边地武夫;刘玄德,织席贩履之徒!彼等皆可割据称雄,我袁公路,出身尊贵,据淮南富庶之地,带甲数十万,岂能久居人下?”

宫殿深处,袁术抚摸着手中那方自孙坚处得来,又历经波折终落己手的传国玉玺。温润的触感,上面篆刻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在他眼中仿佛燃烧着诱人的火焰。他越来越坚信,这就是天命所归的象征!兄长的失败,更让他觉得,袁氏的帝星,应在他袁术身上!

主簿阎象闻讯,踉跄入殿,伏地泣谏:“昔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明公虽累世公侯,然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且天下诸侯环伺,曹操、刘衍虎视在侧,孙策于江东渐成气候,此时称尊,是自招天下之兵,取祸之道也!请明公三思!”

袁术勃然变色,掷玉玺于案,发出沉闷一响:“阎主簿!汝安知天命?!刘邦不过一亭长,而终有天下!今汉室气数已尽,刘氏已微,四海鼎沸,袁氏出于陈,乃舜之后,以土承火,正应其运!传国玉玺在此,岂是偶然?再有妄言阻我者,斩!”

殿内诸臣,如杨弘、张勋等,或阿谀奉承,或慑于袁术淫威,皆不敢再言。长史杨大将更是引经据典(多是牵强附会),力证袁术称帝合乎天命。

建安十二年春(注:按历史时间线,袁术称帝在建安二年,此处因剧情需要延后),在一种近乎疯狂的膨胀野心驱使下,袁术于寿春郊外设坛祭天,公然僭号,自称“仲家皇帝”,置公卿百官,郊祀天地,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大兴土木,广选嫔妃,荒淫侈靡,一时间,寿春城内乌烟瘴气,俨然一副小朝廷模样。

消息传出,天下震动!

许都,司空府。

曹操拿着细作快马送来的情报,先是愕然,随即放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讥讽与毫不掩饰的喜悦:“袁公路啊袁公路!冢中枯骨,竟行此**之事!真乃天助我也!”

他立刻召集麾下谋士武将。毛玠、庞统等人皆认为此乃天赐良机,袁术倒行逆施,天人共愤,正好借此高举“奉天子以讨不臣”的大旗,联合各方,共击袁术,既可消除身边一患,更能借此整合力量,提升声望,甚至试探刘衍的态度。

“传令!即刻上表陛下,历数袁术罪状,请诏天下,共讨国贼!”曹操目光锐利,“同时,遣使前往青州,邀刘衍共举义兵!再晓谕江东孙策、荆州刘表,共击逆臣!”

他心中冷笑,刘衍若应允,则可使他兵力南向,暂缓对兖州的压力;若不应,则其“汉室宗亲”的名声必受损。无论如何,曹操都已占据道义制高点。

青州,刘衍行宫。

接到袁术称帝的消息以及曹操邀约共同讨逆的文书,刘衍与麾下众臣亦是议论纷纷。

郭嘉率先开口,一针见血:“袁术愚妄,自取灭亡!此乃我军南下之良机!然需防曹操借刀杀人,令我军与袁术主力拼杀,他坐收渔利。”

贾诩捻须道:“奉孝所言甚是。讨逆之名,不得不应,否则失天下士民之望。然出兵须有度,以彰显大义、攫取实利为主,不可为曹操前驱,耗尽兵力。淮南富庶,若能趁乱取淮北之地,或纳其流民,于我大有裨益。”

荀彧则从大义角度强调:“主公乃汉室宗亲,讨伐国贼,义不容辞。此举可正名位,收天下之心。当精选中护军,相机而动。”

田丰激昂道:“正当亲提大军,南下与曹操会猎寿春,既灭国贼,亦扬军威!”

刘衍沉思良久,权衡利弊。袁术称帝,确实给了他一个绝佳的政治和军事契机。“文若、文和之言甚妥。讨逆之名必须响应,然具体方略,需仔细斟酌。可先回复曹操,同意共讨国贼,并表奏天子,彰显大义。同时,命于禁、徐晃整军备战,伺机向河内、河东方向施加压力,或寻隙南下,视战局发展而定。高顺将军,新附士卒之整训,亦需加快。”他目光扫过麾下跃跃欲试的将领,“此战,重在立威与取实,而非与曹操争功。”

江夏,刘备处。

闻听袁术称帝,刘备捶胸顿足,怒发冲冠:“袁术逆贼!安敢如此!备虽兵微将寡,亦誓与国贼不共戴天!”他立刻意识到,这是摆脱目前寄人篱下困境,重新获取政治资本和地盘的绝好机会。

诸葛亮羽扇轻摇,冷静分析:“主公,袁术倒行逆施,已成人人得而诛之之态。曹操必兴兵讨伐,刘衍亦不会坐视。我军可借此向刘景升请命,出兵助战,一则彰显忠义,二则可在战中扩大影响,甚至……相机谋取一些实际利益。”他目光看向东北方向,那里是淮南。

刘备深以为然,立刻修书刘表,陈说利害,请求出兵参与讨逆。刘表虽不愿过多卷入外部争端,但面对如此大义名分,加之刘琦从旁劝说,最终同意刘备以江夏军名义,北上参与讨袁之战。

一时间,天下目光聚焦淮南。曹操磨刀霍霍,准备亲自挥师南下;刘衍陈兵边境,虎视眈眈;刘备摩拳擦掌,欲借此翻身;甚至连江东的孙策,也因旧怨与扩张野心,开始调兵遣将。

袁术以一己之疯狂,将自己变成了众矢之的。一场由僭越帝位引发的诸侯混战,即将在淮河两岸激烈上演。寿春的皇宫梦,尚未开始,便已摇摇欲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