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无双:开局召唤霍去病 > 第147章 侯府议事

三国无双:开局召唤霍去病 第147章 侯府议事

作者:土拨鼠写故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2 21:07:45

侯府议事厅内,弥漫开一股庄重的氛围,亲卫们手持长戟分立两侧,厅中摆放着一张巨大的凉州舆图,上面用红、黑两色标注着各方势力范围。亲卫传令后半炷香的时间,凉州文武官员便陆续抵达,管仲、刘伯温、于谦等人身着文官朝服,稳步走入;霍去病、岳飞、项羽、杨再兴等武将则一身戎装,腰佩长剑,身姿挺拔。

约莫一个时辰后,议事厅内已座无虚席,陈宇才缓步走上主位,高坐于紫檀木椅上。他目光扫过厅内众人,抬手示意道:“诸位请坐。”待众人落座,陈宇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诸位,自贾诩合围凉州之事平息后,已过小半年。这半年来,有赖管仲先生主持内政、于谦,刘伯温先生调度粮草,还有诸位文武各司其职,如今各位都已在姑臧城安居成家,凉州也全面恢复了战前景象,甚至在商道开拓、工坊建设上大有提升。”

他顿了顿,手指指向舆图上的中原方向:“眼下曹操已集结大军南下,意图夺取荆州,短期内无暇西顾;江东孙权专注于稳固江东,益州刘璋更是暗弱无能。也就是说,我们凉州暂时没有强敌环伺的压力,是时候腾出手来,解决北方鲜卑与西南西山八国的隐患了!”

“好!” 话音刚落,议事厅内便爆发出一片热烈的应和之声。霍去病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身,双手抱拳,眼中满是战意:“主公说得对!末将早就忍耐不住了!贾诩那厮围攻凉州时,鲜卑与西山八国还敢趁机袭扰边境,如今正好一并算账!末将愿率凉州铁骑,直取西山八国,定将那些蛮夷部落尽数收服!”

岳飞也紧随其后起身,语气坚定:“末将愿率岳家军北上,攻取鲜卑!此前鲜卑多次犯我凉州边境,屠戮百姓,此仇不共戴天!末将立誓,不破鲜卑,绝不还师!”

“主公,末将也愿前往!”“末将请战!” 一时间,项羽、杨再兴、薛仁贵等武将纷纷起身请战,议事厅内士气高涨,战意冲天。

陈宇抬手压了压,待厅内安静下来,才缓缓道:“诸位将军的战意,我知晓,也极为支持。但用兵之道,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不能盲目出战,需先摸清敌人的底细,再制定周密部署。纪纲,你来说说,现如今鲜卑与西山八国的具体情况。”

身着黑色劲装的纪纲立刻起身,拱手躬身道:“回主公,属下经过镇抚司密探多方探查,现将情况禀报如下。” 他走到舆图前,手指指向北方鲜卑草原:“如今鲜卑内部混乱不堪,自轲比能此前与袁尚、袁熙、袁谭三兄弟初次交锋失利后,便立刻派人联系步度根部,愿以五个小部落的领地与人口,换取步度根的合作,共同抵御袁氏兄弟。”

“步度根那边,因三月份与轲比能联手进攻酒泉边境时损失了半数兵马,本就对轲比能心存不满,言语间多有指责。但他也清楚,若袁氏兄弟站稳脚跟,定会吞并鲜卑各部,权衡之下,还是与轲比能达成了合作协议,只是额外提出了不少条件,不仅要轲比能让出西部牧场,还要轲比能每年缴纳三千匹战马作为补偿。”

“有了步度根的加入,袁氏兄弟顿时陷入劣势,被鲜卑两大部落联手逼到了鲜卑东部的‘弹汗山’一带,眼看就要被彻底赶出鲜卑草原。可就在一个月前,曹操彻底平定河北四州,辽西乌桓部落因曾受袁绍恩惠,不愿归附曹操,其首领蹋顿率领四五万残部逃入鲜卑,恰好遇上败退的袁氏兄弟。”

纪纲顿了顿,继续道:“蹋顿与袁绍素有旧交,见状立刻率军加入袁氏兄弟的阵营,共同对抗轲比能与步度根的联军。有了蹋顿的支援,袁氏兄弟才算挽回败势,如今双方就在弹汗山两侧对峙,打得有来有回。只是袁氏兄弟与蹋顿都是败逃之师,粮草物资极度匮乏,这半年来全靠劫掠鲜卑的小部落维持生计,虽暂时能与鲜卑联军抗衡,却无力深入草原,只能固守弹汗山一带。”

说完鲜卑局势,纪纲的手指转向西南方向:“再说说西山八国。上次西山八国与汉中郡联手进攻陇西边境,被我军大败而归后,各部损失惨重。主公此前密令镇抚司从中作梗,利用悉羌首领‘赤辞’与逋租羌首领‘卜楼莫’的旧怨 ,赤辞认为卜楼莫在战时故意拖延援军,导致悉羌损失最大,暗中散布谣言,挑起两族矛盾。”

“如今赤辞与卜楼莫已爆发多次冲突,上个月更是在‘临洮谷’大打出手,双方各有数千人伤亡,若不是哥邻羌首领‘罗陀忽’率军前往震慑,并多次调解,两族恐怕早已拼得两败俱伤。经此一事,西山八国之间的裂痕已无法弥补,各部互不信任,甚至私下扩充兵力防备彼此,本就孱弱的军事力量变得更加分散,正是我军进攻的最佳时机。”

“不过需注意,西山八国多盘踞在高原山地,地势险峻,道路崎岖,骑兵难以展开,粮草运输也极为不便。且高原气候多变,昼夜温差极大,我军士兵若贸然进入,恐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需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纪纲汇报完毕,躬身退回座位。陈宇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扫过厅内文武,语气多了几分凝重:“纪纲说得详细,诸位也都听清了。鲜卑内乱、西山八国生隙,这确实是我们出兵的好时机,但大家需明白,无论是攻打鲜卑还是西山八国,都绝非短时间能结束的战事。这两处虽军事力量薄弱,可领土面积极为广袤,单说鲜卑,其疆域就比我们整个凉州还要大,且与北方外邦接壤,边境线绵长。拿下他们的军事力量不难,难的是如何管理新占领土、防守漫长边境,更要让两地百姓真心归附,这才是长久之计。”

这番话让议事厅内的热烈气氛稍缓,诸将也渐渐冷静下来,开始思考战后治理的问题。这时,刘伯温起身拱手,语气沉稳:“主公所言极是。属下认为,此次出征当‘稳步推进’,不可求快。我军每拿下一部分领土,便即刻在当地建立治理据点,从凉州抽调有经验的官员前往主持政务,同时组织凉州百姓迁往新地开荒种田、发展牧业。待这片领土的秩序恢复、百姓安居乐业,真正成为凉州的一部分后,再继续向纵深推进。”

他顿了顿,补充道:“此法虽会让战事进度放缓,却能最大限度避免‘占而不治’的隐患,既不会因战线过长导致后勤脱节,也能防止新占之地再生叛乱。以属下估算,若按此方略行事,二年之内,定可彻底平定鲜卑与西山八国,将两地完全纳入凉州版图。”

“伯温先生说得有理!” 于谦紧随其后起身,“新地治理,民生为要。尤其是西山八国所在的高原地区,百姓多以游牧为生,习性与凉州百姓不同;鲜卑草原更是部落林立,民风彪悍。若强行推行凉州制度,恐会引发抵触。当在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比如在草原保留牧民的牧业传统,只需征收合理赋税、登记户籍;在高原山地,则教授百姓开垦梯田、种植耐寒作物,让他们能安居乐业。如此一来,百姓才会真心归附,治理也能事半功倍。”

陈宇听得连连点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二位先生的方略很好,稳步推进、因地制宜,确实是治理新地的良策。不过有一点需考虑,这样的推进方式,对凉州的财政与劳动力规模消耗巨大。抽调官员、迁移百姓、供应粮草,每一项都需大量投入。” 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期许,“但好处也显而易见,待彻底拿下两地后,它们便不再是‘新占之地’,而是能为凉州提供粮草、战马、劳动力的稳固后方,长远来看,这笔投入值得。”

“主公放心,财政问题属下已有应对之策!” 管仲抚着胡须起身,语气笃定,“此前属下已与凉州士族商议妥当,将按主公先前教导的‘外贸兴邦’之法,全力开拓丝绸之路。我们会组织工坊大规模生产茶业、丝绸与陶瓷,尤其是改良后的青瓷,质地轻薄、色泽莹润,在西域诸国极受欢迎。同时成立‘丝路商署’,专门负责统筹商队、制定贸易规则,不仅能收取商税,还能通过官方商队直接与西域、中亚诸国交易,赚取巨额利润。”

他继续道:“此外,凉州本土也会增设百姓作坊,鼓励民间参与手工业生产,官府提供原料与技术指导,再统一收购销售,既增加百姓收入,也能充实府库。有外贸与本土手工业的双重支撑,足以支撑两年战事与新地治理的财政需求,绝不会让前线将士因粮草短缺而受困!”

“好!” 陈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猛地站起身,走到舆图前,手指重重落在舆图上的两处关键之地,“既然财政、治理方略皆已明晰,那便敲定具体部署!”

他首先指向西南方向:“命霍去病为南路军主帅,陈庆之为先锋副帅, 陈庆之将军善长以少胜多、奔袭作战,可率轻骑先行扫清西山八国的外围据点;况钟随军同行,专司新地治理,每拿下一地,即刻着手安置百姓、建立官府。南路军共率一万骑兵、三万步兵,务必携带充足的御寒衣物、药品与农具,南下平定西山八国,重点先取临洮谷,打通通往益州的通道,再逐步收服其余七部!”

接着,他的手指转向北方鲜卑草原:“命岳飞为北路军主帅,杨再兴为副帅,杨将军勇猛善战,可率精锐骑兵正面牵制鲜卑联军;于谦先生任北路军军师,执掌军政要务,关于如何处理鲜卑乱局,全由先生做主:是先击溃袁氏兄弟与蹋顿的联军,再伺机分化轲比能、步度根各部;还是先与袁氏兄弟、蹋顿结盟,借他们之力收服轲比能或步度根,皆可根据战场形势自行调整,无需事事禀报。”

“另外,郭侃、王玄策任北路军先锋,郭侃将军善长远程奔袭,可率骑兵突袭敌军粮草;王玄策将军熟悉异域部族事务,可负责联络鲜卑草原的小部落,争取他们归附。高士廉随军安置新地,重点安抚被劫掠的鲜卑小部落,恢复草原秩序。北路军共率四万骑兵、一万步兵,北上弹汗山,务必稳扎稳打,不可冒进!”

说到此处,陈宇的语气陡然加重,目光扫过所有将领:“我再强调一点 —— 劳动力是首位!攻城掠地不难,难得是攻下来之后如何收服人心、留住百姓。对于鲜卑与西山八国的部族,只要他们未曾参与过此前对凉州的攻伐,未曾屠戮过凉州百姓,一律允许降凉!降凉之后,他们可保留部族编制,享受与凉州百姓同等的政策,免除三年赋税,分配土地或牧场,子弟可入凉州学堂读书,甚至可加入凉州军建功立业!若有部族首领愿真心归附,朝廷也会授予官职,让他们参与地方治理!”

“但有一条,若敢顽抗到底,或降后再叛,定严惩不贷!” 陈宇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们要的不是一片焦土,而是一片能滋养百姓、壮大凉州的沃土!诸位将军务必牢记这一点,不可滥杀无辜,不可劫掠百姓!”

岳飞、霍去病等将领齐声应道:“末将遵令!定不负主公所托!”

话音刚落,一道魁梧的身影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正是项羽。他双手按在腰间佩剑上,眉头微蹙,语气带着几分急切:“主公!诸位将军皆有出征要务,我项家军就无战事?”

陈宇见状,不由得微微一笑,起身走到项羽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项帅莫急,项家军的任务,可一点不比岳帅和去病轻松,甚至更为关键。” 他转身指向舆图上的长安、并州方向,语气渐渐郑重,“你们首要之责,是紧盯长安、并州的曹操驻军,镇守天水城这一凉州东部门户。曹操如今虽全力南下,攻打刘备、图谋荆州,但长安乃其西部门户,必然留有重兵驻守,且并州与凉州接壤,若曹操察觉我军北上、南下,极可能调兵西进,袭扰我凉州后方。”

“所以项家军需严阵以待,一方面防备曹操军突袭,另一方面,需耐心等待时机 —— 待曹操大军南下后,陷入与刘备、孙权的拉锯战,甚至出现战败颓势时,项家军再以铁血手段拿下长安、汉中两郡,将凉州与中原的通道彻底掌控在手中!”

陈宇顿了顿,补充道:“不过你们需谨记,中原之地不比鲜卑草原、西山高原,曹操在中原经营多年,城池坚固、百姓归附,且麾下谋士猛将众多,绝非蛮夷部族可比。我凉州虽掌握了震天雷这等利器,却也不可贸然出击,现阶段还需暂时蛰伏,等待最佳战机,不可因急躁坏了大局。”

项羽闻言,眼中的急切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坚定:“主公放心!末将定当严守天水,等候战机,不拿下长安、汉中,绝不班师!”

“好!” 陈宇点了点头,又道,“另外,项家军的两位先锋高长恭、袁崇焕,可暂时抽调出来一人,负责‘丝路商署’的日常安全与秩序。丝路商道乃我凉州财政重要来源,需有得力将领镇守;且商队若前往西域诸国交易,遇有交涉难题,也需将领率军随行,确保商队安全与利益。”

话音刚落,高长恭与袁崇焕便同时起身,齐声拱手:“末将愿往!” 高长恭身姿挺拔,语气沉稳;袁崇焕目光坚定,带着几分果决,两人皆不愿错过这历练机会。

陈宇看着两人的积极性,满意地点头:“既然二位都愿前往,那便暂时一同负责丝路商署事务。待日后项家军战事开启,再抽调一人回营便是。” 他又转向项羽与一旁的薛仁贵,“项帅,薛将军,你们还有一重要任务,训练、招募凉州新兵。岳帅与去病率军出征后,凉州本土兵力空虚,项家军不仅要镇守天水,还需抽调部分兵力支援南北两路大军,填补兵力空缺。因此,招募凉州青壮、训练新兵,壮大军力,也尤为关键,不可懈怠!”

“末将遵令!” 项羽、薛仁贵、高长恭、袁崇焕四人同时躬身应下,神色肃穆,再无半分懈怠。

陈宇环视全场,语气陡然加重,目光扫过所有将领:“还有一事,我需重点强调 —— 此次出征,诸位将军可多发挥震天雷的用处。震天雷威力巨大,不求靠它斩杀多少敌军,更重要的是借此震慑蛮夷部族,瓦解其战意,减少我军伤亡。但切记,震天雷乃我凉州核心机密,绝不可落入敌人手中!”

“无论是在战场之上,还是运输途中,若有士兵泄露震天雷制作方法,或是遗失震天雷,皆要从严问责!一个士兵泄密,所属小队、营队主官一并问责;若因遗失震天雷导致机密泄露,全军将领皆需承担罪责!诸位可明白?”

“末将明白!定不负主公所托!” 所有将领同时起身拱手,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震天雷的重要性众人皆知,自然不敢有半分疏忽。

安排完军务,陈宇的目光转向管仲、刘伯温等文臣:“接下来,说说地方治理之事。伯温先生,你仍需协助项家军,负责其粮草供应、情报传递,确保项家军镇守、备战无后顾之忧;管仲先生则继续坐镇凉州后方,统筹财政、手工业与外贸,保障前线粮草与新地治理的物资需求。”

“另外,况钟随霍去病南下、高士廉随岳飞北上后,西海郡与陇西郡的太守之位便空了出来。包拯、沈括,你二人暂代两郡太守之职,负责监管两郡政务,安抚百姓,不可出半点差错。”

包拯与沈括连忙起身躬身:“臣遵令!”

陈宇继续道:“待日后南北两路大军攻略的土地越来越多,现有的官员必然不够分配,因此,举荐凉州贤才之事,势在必行。除了此前已发掘的寒门子弟,你们各自联姻的家族中,若有真才实学、品行端正之人,也可推举出来,送入州府学堂深造,慢慢培养,待其具备治理能力后,再委派官职,逐步将凉州各郡太守之位,交予这些本土贤才手中。”

“我们先从武威郡开始试点。武威郡作为凉州州治,由我亲自坐镇,不设太守之职,但事务繁杂,正好作为历练之地。纪纲,人才筛选之事,你需与管仲先生多多沟通,严格把关,既要确保人才质量,又要避免任人唯亲,绝不可让无德无才之人混入官场!”

纪纲与管仲同时应道:“臣遵令!”

这场议事,从上午一直持续到夕阳落下,议事厅内的烛火换了一轮又一轮,才终于将所有事务安排妥当。待陈宇宣布议事结束,将领与文臣们陆续从议事厅走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希望与坚定,此次部署周密,若能顺利实施,凉州定能再上一个台阶,距离平定天下的目标,也将更近一步。

其中,霍去病与岳飞两支即将出征的军队将领,更是马不停蹄地赶回府中。他们深知时间紧迫,需尽快与家人温存片刻,交代后续家事,而后便要投入到出征准备中,三日后的誓师出征,容不得半点延误。

而会议结束后的陈宇,也拖着略显疲惫的身形,缓步走向后院。连续数个时辰的议事,既要统筹军务、安排政务,又要权衡各方利弊,纵使他精力充沛,也难免有些倦意。

后院的庭院里,夕阳的余晖洒在青石路上,映得满院暖意。此前陪着花木兰聊天的甄荣、麴瑶、黄月娥等女眷,早已各自回府,唯有花木兰抱着裹在软缎襁褓中的陈念凉,与甄宓还坐在藤椅上,低声说着话。

听到脚步声,两人同时抬头望去,见是陈宇回来,甄宓立刻起身,神色平静,看不出太多情绪,只是朝着陈宇微微拱手:“侯主,木兰姐姐。既然侯主已忙完公务,我便不打扰二位与念儿团聚了,先行告辞。”

陈宇心中明白,甄宓这是有意避开,给他们一家三口留出空间,他轻轻点头,语气温和:“多谢甄姑娘帮忙照顾木兰和念儿,让你费心了。天色不早,路上小心,也早些回府休息吧。”

甄宓点了点头,又朝着花木兰微微颔首,再次朝陈宇拱了拱手,便转身沿着青石路离开了,身影很快消失在庭院拐角。

甄宓一走,陈宇的目光便立刻落到花木兰怀中的陈念凉身上,快步走上前,在藤椅旁坐下,声音放得极轻:“念儿今天乖不乖?有没有闹你?”

花木兰看着他眼中掩不住的疲惫,却仍先关心女儿,心中一暖,温馨一笑:“可乖了,方才刚喂过奶,这会儿已经熟睡了,你看,小眉头还皱着呢,许是在做什么梦。” 她说着,轻轻拨了拨襁褓边缘,露出陈念凉粉雕玉琢的小脸。

陈宇小心翼翼地把脸凑到陈念凉面前,生怕气息惊扰了她,又伸出食指,轻轻在她软乎乎的脸颊上戳了戳 —— 触感温热细腻,像极了上好的羊脂玉。小家伙似乎被这轻微的触碰惊扰,小嘴巴无意识地动了动,发出一声细碎的 “咿呀”,却没醒过来,反而往襁褓里缩了缩,小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

“这小家伙,倒会享受。” 陈宇看着女儿可爱的模样,嘴角忍不住上扬,疲惫仿佛被这温馨的一幕冲淡了大半。他抬手揉了揉眉心,又看向花木兰,语气带着几分歉意,“今日议事太久,让你和念儿等久了。”

花木兰摇了摇头,伸手轻轻抚平他眉间的褶皱:“夫君为了凉州百姓,日夜操劳,我不过是单独照顾一会念儿,不辛苦,只是夫君也要多注意身体,别累坏了自己。”

陈宇握住她的手,心中满是暖意:“放心吧,我心里有数。等过几日,岳帅和去病率军出征后,事情或许能松缓些,到时候我多陪陪你和念儿。”

夕阳渐渐沉落,庭院里的光线慢慢变暗,花木兰轻声道:“天快黑了,风也凉了,咱们回屋吧,别让念儿吹着风。”

陈宇点了点头,小心翼翼地从花木兰怀中接过陈念凉,动作轻柔得仿佛捧着稀世珍宝,又扶着花木兰起身,一家三口缓缓朝着屋内走去。屋内的侍女早已备好温水与点心,见三人进来,连忙上前接过陈宇怀中的襁褓,轻手轻脚地抱到内室的摇篮里,又为陈宇与花木兰端上热茶。

花木兰看着侍女安置好女儿,才转身对陈宇道:“夫君先歇会儿,我去看看晚膳的情况,今日议事辛苦,得让厨房多做几道你爱吃的菜。” 陈宇笑着点头,目送她走出内室,才端起热茶浅啜一口,目光望向窗外,夕阳最后的余晖正慢慢隐没,凉州城的灯火渐次亮起,勾勒出一片安宁的夜景。

与此同时,岳飞的府邸,听闻侯府议事结束后的麴瑶正站在廊下等候,见岳飞一身戎装归来,连忙上前接过他手中的佩剑,又递上温热的帕子:“夫君今日议事到这么晚,定是累坏了,快擦擦汗,我让人备了你爱喝的羊肉汤,再温会儿就能喝了。” 岳飞接过帕子擦了擦额头的薄汗,牵着她的手走进厅堂,语气带着几分歉意:“让你久等了,今日商议出征之事,耽搁了些时辰。”

两人坐下后,麴瑶为他倒上热茶,轻声问道:“夫君此次北上,要去多久?” 岳飞道:“伯温先生估算,平定鲜卑需两年左右,不过你放心,我会时常传信回来。对了,今日主公在议事厅提及,要各州郡举荐贤才,充实官场,尤其是等大军新占之地需大量官员治理。你娘家麴氏乃凉州世家,族中若有品行端正、通晓政务的子弟,可举荐出来,送入州府学堂深造,日后也好为凉州效力。”

麴瑶眼中一亮,放下茶盏道:“夫君不说我也正想与你提此事!主公此举,既是为凉州选拔人才,也是让咱们这些世家与文武官员彻底绑定在一处。我有个堂哥,名叫麴文,自幼苦读,熟悉律法,此前还帮着族中处理过不少事务,是个可用之才。明日我便让人传信回敦煌,让他来姑臧应试,若能入选,也算是为家族、为凉州尽一份力。” 岳飞闻言欣慰点头:“如此甚好,不过选拔之事由管仲先生与纪纲负责,需严格考核,不可徇私。” 麴瑶笑道:“这是自然,若他无真才实学,即便举荐了也无用,反而会给夫君与家族丢脸。” 两人又聊了些家常与岳飞出征之后麴瑶的安排,厅堂里的灯火映着两人的身影,满是温馨。

不仅岳飞府邸如此,杨再兴、高长恭等收到出征或筹备任务的将领,回到府邸后也都上演着一幕幕叮嘱与不舍 —— 妻眷们为丈夫整理行囊、反复交代注意安全,将领们则轻声安抚家人,言语间满是对归期的期许与对家人的牵挂。

只有甄宓独自回到甄府,府中却显得有些冷清。侍女见她回来,连忙上前接过披风:“小姐,您回来了,要不要传晚膳?” 甄宓摇了摇头,摆手让侍女退下,独自走进书房。她坐在窗边,看着窗外凉州城的灯火,忍不住苦笑一声。今日在侯府,看着陈宇与花木兰一家三口的温馨,连麴瑶、甄荣都有牵挂的人、要做的事,唯独自己,似乎成了局外人。

想到陈宇此前独自与自己在黑楼的对话,她不仅黯然伤神,自己何尝不想为凉州,为陈宇做点事情,可陈宇的明令禁止和严肃的警告让自己生不由得放弃,她轻轻叹了口气,她从抽屉深处取出一方锦盒,打开后,里面平放着那张陈宇为她所作的《洛神赋》,宣纸早已泛黄,字迹却依旧遒劲有力。指尖拂过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的词句,陈宇当时在梅院为自己作诗的身影,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她就这样握着纸卷,怔怔地发起呆来。

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从走廊传来,是甄逸刚从县衙回来。他询问侍女得知甄宓已回府,却径直回了书房,连晚膳都没让人传,不由得有些担心,便想着过来看看。走到书房外,透过未关严的窗缝,正看见甄宓独自一人趴在桌案上,肩膀微微耸动,神色落寞。他轻敲了两下房门,不等里面回应,便推门走了进去:“宓儿?可是出了什么事?”

甄宓猛地回神,见是父亲进来,慌忙将《洛神赋》往袖中藏了藏,眼眶却还是红了,抬起头强装镇定应道:“父亲,没事,只是这几日在侯府帮忙照顾木兰姐姐与念儿,有些累了,休息休息就好。”

甄逸在她对面坐下,目光带着几分疼惜:“宓儿,你从小在为父身边长大,你的性子我还不清楚?若是寻常劳累,你只会好好歇着,绝不会这般魂不守舍。有什么事,便跟父亲说说,莫要独自憋在心里。”

听到 “独自憋在心里” 四个字,甄宓强忍了许久的委屈终于再也绷不住,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声音带着颤抖:“父亲,真的没事…… 只是有些事,女儿不能告诉您,您也不能打听…… 否则,甄家就完了。” 她死死攥着衣角,指甲几乎嵌进肉里,陈宇的警告犹在耳边,她不敢拿整个甄家的安危冒险。

甄逸闻言,重重叹了口气。他活了大半辈子,岂能猜不出其中关节?甄宓近来频繁出入侯府,情绪起落又总与靖安侯有关,这事定然牵扯着陈宇。他沉默片刻,才缓缓道:“隐晦之事,为父知道不该打听,便不追问了。只是看着你这般模样,为父实在心疼。” 说着,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桌案,见一角宣纸露在外面,便伸手拿了过来。

“父亲!” 甄宓想阻止,却已来不及。甄逸展开纸卷,刚读了开头 ,便被词句间的雅致意境吸引,越往下读,越觉得字字珠玑,尤其是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几句,将女子的美好写得淋漓尽致。他足足看了半柱香的时间,才放下纸卷,声音带着几分震惊:“这首诗…… 是何人所作?”

甄宓垂着头,声音轻得像蚊子哼:“是…… 是靖安侯。”

“靖安侯?” 甄逸瞳孔骤缩,愈发吃惊,“他何时为你作的这首诗?”

“去年冬天,” 甄宓慢慢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语气柔和了几分,去年冬天陈宇与自己还有花木兰在梅院赏梅时与自己比试诗词,突然给自己作了这么一首诗的事情说了出来。

甄逸这才恍然大悟,看着女儿泛红的眼眶,心中已然明了,自家女儿,是为情所困啊。他轻轻拍了拍甄宓的手背,语气带着几分怅然:“宓儿,这首诗里的心意,傻子都能看出来。侯主对你这般不同,你们相处也一年多了,你又时常去侯府帮忙,为何…… 为何到如今还是这般光景?”

“父亲,您别问了!” 甄宓猛地抬起头,眼泪又涌了上来,“女儿不能说,只能这样看着…… 看着他身边有木兰姐姐,有念儿,看着别人都能为他做事,可我什么都做不了。” 她不敢说陈宇的警告,只能将委屈咽进肚子里,化作一声声无奈的叹息。

甄逸看着女儿痛苦的模样,心中酸涩不已,却又无能为力。他知道陈宇的身份与手腕,有些事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县令能干涉的。他只能拿起《洛神赋》,重新递到甄宓手中,轻声道:“至少,侯主对你是有心的。这首诗,你好好收着。或许…… 或许日后会有不一样的光景。眼下若是实在难受,便少去侯府走走,眼不见,心也能静些。”

甄宓接过纸卷,紧紧抱在怀里,泪水无声地打湿了宣纸的边角。窗外的灯火依旧明亮,可她心中的孤寂,却怎么也散不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